A | A | A

第五十章 幽灵重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谍影重袭:猎鼠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2D8P/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黑色潜艇的舱门缓缓打开,伸出对接通道。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通道尽头,背光中只能看出轮廓——高大,略微佝偻,手中似乎握着什么武器。

"准备见面吧,孩子们。"安娜斯塔西娅解开安全带,"历史正在我们眼前重写。"

对接通道传来气压平衡的嘶嘶声。舱门即将打开的瞬间,周雨桐突然抓住栾江龙的手臂,指甲几乎陷入他的肌肉:

"我认识那个站姿...是谢尔盖!"

门开了。站在通道里的老人白发苍苍,左眼戴着黑色眼罩,右手中的不是武器,而是一瓶伏特加。他咧嘴一笑,露出熟悉的金牙:

"好久不见,小乌鸦们。欢迎回家。"

谢尔盖的金牙在潜艇昏暗的灯光下闪烁。七年不见,这个曾经魁梧如熊的俄国人瘦得几乎脱形,左眼处的黑色眼罩下延伸出狰狞的伤疤,但右眼中的神采依旧锐利如刀。

"怎么,不认识老谢尔盖了?"他咧嘴笑着,浓重的伏特加气息扑面而来。

周雨桐僵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抓紧栾江龙的手臂。七年前莫斯科的雪夜,谢尔盖的"尸体"被发现在克格勃总部外的小巷,太阳穴中弹——至少档案是这么写的。。。。。。。

莫斯科的雪总是下得毫无预兆。

1983年12月17日的夜晚,克格勃总部卢比扬卡大楼的尖顶隐没在纷飞的雪花中。谢尔盖·伊万诺夫少校竖起军大衣的领子,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他左手紧握着公文包,里面装着足以改变冷战格局的文件——"曙光计划"的完整副本。

"该死的天气。"谢尔盖低声咒骂,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这场雪会掩盖所有痕迹。

他本该在半小时前就离开总部,但沃尔科夫将军的临时召见打乱了一切计划。老将军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在昏暗的办公室内闪烁:"谢尔盖,今晚的行动只有你知道真相。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相信任何人。"

现在,谢尔盖穿过总部后方的狭窄小巷,靴子在积雪上留下深深的脚印。他的目的地是三个街区外的老教堂,那里有个代号"夜莺"的线人在等他。至少档案里是这么写的。

拐角处的路灯忽明忽暗,雪花在黄色的光晕中狂舞。谢尔盖突然停下脚步,右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手枪。

"出来吧,安德烈。"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阴影中走出一个高个子男人,同样穿着克格勃制服,金发上落满雪花。"你总是这么敏锐,谢尔盖。"安德烈·彼得罗夫,他的副手,脸上挂着谢尔盖从未见过的冷漠笑容。

"档案室值班记录显示你今晚休假。"谢尔盖的手指己经扣在扳机上。

"就像档案也显示你只是去送普通文件一样。"安德烈向前一步,月光照亮了他手中的马卡洛夫手枪,"把'曙光计划'交出来,谢尔盖。为了更大的利益。"

谢尔盖的瞳孔微缩。知道文件真实名称的人不超过五个。

"谁派你来的?"他慢慢后退,后背贴上冰冷的砖墙。

安德烈没有回答。枪声在狭窄的巷子里炸响,谢尔盖感到太阳穴一阵灼热。他看见自己喷溅在雪地上的鲜血,那么红,那么刺眼。公文包被夺走时,他的手指还保持着痉挛般的抓握姿势。

"为了祖国。"安德烈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谢尔盖倒在雪地里,雪花温柔地覆盖他的脸庞。最后的意识里,他听见靴子踩雪的声音渐渐远去,然后是沃尔科夫将军的低语:"第二阶段开始。"

当克格勃的验尸官赶到时,他们看到的是一具太阳穴中弹的尸体。子弹从右向左贯穿,典型的自杀角度。公文包不知所踪,现场只有一把注册在谢尔盖名下的手枪。档案记录显示:克格勃少校谢尔盖·伊万诺夫,1983年12月17日23:47分,自杀身亡。

"完美的射击。"沃尔科夫将军在停尸房对验尸官说,"子弹擦过颞骨,刚好造成致命伤的表象而不伤及大脑核心区域。"

白布下的"尸体"突然睁开眼睛:"您的演员己经就位,将军。"

三天后,莫斯科郊外的一处安全屋内,谢尔盖对着镜子抚摸太阳穴上缝合的伤口。镜中人与档案里的死者有着相同的灰蓝色眼睛,但黑发取代了原先的棕发,下巴上多了一道疤痕。

"米哈伊尔·索科洛夫。"沃尔科夫将新证件放在桌上,"冶金工程师,乌拉尔人,妻子死于难产,没有其他亲属。这个身份我们准备了六年。"

谢尔盖——现在是米哈伊尔——翻开护照,里面的照片是他现在的模样。"安德烈知道多少?"

"足够让他相信亲手杀了你。"沃尔科夫倒了杯伏特加,"但不够让他怀疑'曙光计划'是饵。"

谢尔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酒精灼烧着喉咙:"谁是真正的'夜莺'?"

"这就是你要找的答案。"沃尔科夫展开一张照片,上面是克里姆林宫某个办公室的模糊轮廓,"过去八个月,北约获得的七份绝密情报都经过这个办公室。范围缩小到五个人——"

"其中西个是我的导师和朋友。"谢尔盖打断他。

沃尔科夫的眼神变得锐利:"正因如此,只有'死去'的你才能接近真相。明天你去东德,从那里转到巴黎。两年内,你要让西方相信米哈伊尔·索科洛夫是他们最宝贵的叛逃者。"

窗外,新一轮暴风雪正在酝酿。谢尔盖想起倒在雪地里的那一刻,雪花落在脸上像无数个冰冷的吻。死亡是完美的伪装,而重生后的他将成为最危险的幽灵。

"为了祖国。"他轻声说,这次不是疑问句。

沃尔科夫点点头,将"谢尔盖·伊万诺夫"的档案投入壁炉。火焰吞噬了那个曾经存在过的男人,就像莫斯科的雪掩盖了所有痕迹。

东德,德累斯顿

1984年1月15日

米哈伊尔·索科洛夫在公共浴室的镜子前刮胡子,剃须刀在结霜的玻璃上刮出刺耳声响。热水供应不足,他的下巴上还留着肥皂泡沫。镜中人眼神疲惫,黑发因为营养不良显得干枯——完美符合一个丧妻的乌拉尔工程师形象。

"索科洛夫同志,再不出门要迟到了。"隔壁隔间传来同事的催促。

"马上好。"米哈伊尔用西伯利亚口音回答,这口音他练了三个月。牙膏沫子混着血丝吐进水槽,牙龈出血是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沃尔科夫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德累斯顿钢铁厂的班车像往常一样晚点。米哈伊尔裹紧人造革夹克,在站台跺脚取暖。呼出的白气里飘着劣质烟草的味道——他改抽东德产的"俱乐部"牌香烟,比苏联烟更呛,但符合他现在的经济状况。

"又没赶上第一班?"莱娜·霍夫曼拎着网兜站到他旁边,里面装着两颗蔫了的卷心菜。这个三十出头的寡妇住他隔壁,丈夫死于柏林墙边的枪击事件。

米哈伊尔点点头,把烟递过去。莱娜熟练地磕出一根,就着他的火柴点燃。这是他们半个月来形成的默契。

"厂里今天有西德来的考察团。"莱娜吐着烟圈说,"听说带了不少资本主义的糖果。"

米哈伊尔肌肉绷紧一瞬,又强迫自己放松。计划开始了。

钢铁厂的礼堂挤满了人。米哈伊尔坐在倒数第三排,用工程师特有的潦草字迹记录着西德专家讲解的连铸技术。当克劳斯·贝克尔展示西门子新型轧机照片时,他故意让钢笔"不小心"掉在地上。

"您对这套系统有研究?"弯腰捡笔时,克劳斯注意到米哈伊尔笔记本边缘的计算公式——那是故意露出的,对西德技术的改进设想。

"业余爱好。"米哈伊尔用德语回答,特意带上乌拉尔口音,"在《金属学报》上见过类似设计。"

克劳斯蓝眼睛亮了起来。米哈伊尔知道为什么——东德工程师不该看到西德的专业期刊。

茶歇时,克劳斯"恰好"站在咖啡机旁。"您计算中的摩擦系数考虑得很特别。"他递来一块瑞士巧克力。

米哈伊尔接过巧克力时手指微颤,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理论上可行,但我们的材料..."他欲言又止,低头啜饮劣质咖啡。

"或许您该看看这个。"克劳斯塞给他一张对折的传单,上面印着下周在莱比锡举行的冶金研讨会信息——西方情报机构常用的钓鱼手段。

回程班车上,米哈伊尔把传单折成纸飞机给邻座小孩玩。莱娜若有所思地看着他:"那个西德人和你聊了很久。"

"技术问题。"米哈伊尔望着窗外积雪的松树。沃尔科夫的警告在耳边回响:真正的夜莺可能就在日常接触的人当中。

公寓门锁有细微划痕。米哈伊尔停在楼梯转角,摸出裤兜里的回形针——早上夹在门缝的头发丝不见了。他轻轻放下公文包,从鞋跟取出薄刀片。

推门时故意弄出响声。"又停电?"他对着黑暗抱怨,同时嗅到空气中淡淡的皮革味——不是他的皮鞋。

抽屉里的袜子叠放顺序变了;《真理报》合订本第二页有指纹油渍;床底的手提箱重量少了17克。米哈伊尔打开冰箱,借光检查窗台灰尘——有人动过他的望远镜。

他瘫坐在掉漆的餐桌前,拧开伏特加灌了一大口。酒瓶在月光下泛着蓝光,照出他太阳穴上己经淡化的疤痕。监视是计划的一部分,但不确定是谁在监视才要命。

"米哈伊尔?"莱娜敲门,"我煮了土豆汤。"

开门时,米哈伊尔己经换上疲惫的微笑。莱娜端着搪瓷锅,围裙下露出纤细的脚踝。她丈夫死后三个月被发现,据说冻僵的手指还抠着墙砖缝隙。

"你又在看照片。"莱娜瞥见床头柜上的相框——沃尔科夫提供的道具,一个叫娜塔莎的姑娘,死于难产的"妻子"。

米哈伊尔适时地让眼神黯淡:"七年了。"他舀起一勺汤,蒸汽模糊了镜片。这招对中年妇女尤其有效。

"下周厂里组织去柏林参观。"莱娜突然说,"你报名吗?"

勺子停在嘴边。柏林意味着更多接触机会,也意味着更严密的监控。"看生产安排。"他含糊地回答。

夜深时,米哈伊尔用自制的石墨条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扉页写密报。明天这本会"偶然"留在厂图书馆。他写下克劳斯的接触企图,省略了莱娜的反常关注——沃尔科夫不需要知道这个。

窗外传来汽车熄火声。米哈伊尔从窗帘缝隙看到两个黑影走进对面楼房。其中一人左腿微跛——安德烈·彼得罗夫在基辅行动中留下的旧伤。

他轻轻放下窗帘,太阳穴的疤痕隐隐作痛。安德烈应该以为他死了,除非...米哈伊尔摸到床垫下的马卡洛夫手枪。金属的冰冷触感让他想起莫斯科雪夜,安德烈的枪口对准他时,雪花落在睫毛上的重量。

计划正在偏离轨道。沃尔科夫没说安德烈会出现在东德。除非安德烈就是夜莺,或者——更糟的是——沃尔科夫在玩双面游戏。

凌晨三点,米哈伊尔从噩梦中惊醒,俄语梦话还挂在嘴边。他冲到卫生间用冷水冲脸,镜中的黑发男子眼神狂乱。谢尔盖·伊万诺夫己经死了,他在心里重复,你现在是米哈伊尔·索科洛夫。

早餐时,收音机播放着勃列日涅夫去世两周年纪念报道。米哈伊尔嚼着黑面包,计划着如何在莱比锡研讨会上给克劳斯下钩。他需要表现出对西方技术的渴望,但又不能太急切——好的鱼饵要自己游向鱼钩。

"米哈伊尔同志!"楼下传来喊声。厂里的青工彼得举着封信,"有您的挂号信!"

信封上是乌拉尔机械厂的抬头。米哈伊尔签收时,注意到邮戳模糊不清——真正的密信藏在邮票背面的微点胶片里。沃尔科夫有紧急指示时才会启用这个渠道。

拆信刀划开信封的瞬间,米哈伊尔闻到淡淡的苦杏仁味。他瞳孔骤缩——这不是沃尔科夫的手法,是克格勃特别行动处的标准配置。

信纸只有一行字:"娜塔莎喜欢紫丁香吗?"

米哈伊尔的血液凝固了。他虚构的亡妻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正式档案中,只存在于他和沃尔科夫的私下对话里。除非有人监听了那些谈话,或者...

或者沃尔科夫根本就是夜莺。

作者“爱吃焦熘肉段的柳清香”推荐阅读《谍影重袭:猎鼠行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D8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谍影重袭:猎鼠行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2D8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