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厚重的玻璃门在身后合拢,将外面马路的喧嚣和汽车尾气味彻底隔绝。一股混合着旧书纸张、油墨、灰尘以及岁月沉淀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静谧。
张扬深吸了一口这“知识”的味道,感觉脑海中那点躁动的白光都似乎被安抚了一些。他走到服务台前,对着后面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正慢条斯理整理借阅卡的老阿姨,努力挤出一个温和无害的笑容:“您好,请问…还招人吗?我看到门口贴着招聘启事。”
老阿姨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张扬一番。小伙子穿着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衬衫,深色长裤,干干净净,眼神清澈(这是他对着镜子练了半天的成果),看着就老实本分。“哦,招个图书管理员助理,临时岗,负责新书上架、旧书整理、读者咨询什么的。”阿姨慢悠悠地说,“活儿不累,就是得细心,有耐心,坐得住。待遇嘛…”她报了个比腾龙低一半还多的数字。
“没问题!我能坐得住!”张扬立刻点头,语气带着点刚出校门大学生的诚恳,“我就喜欢安静,喜欢看书!待遇多少没关系,够吃饭就行!” 他需要的就是这份不起眼、不扎眼、能让他安安静静“充电”的工作。
老阿姨似乎很满意他的态度,点点头:“那行,你填个表,明天来上班吧。叫我陈姨就行。”
第二天,张扬就成了市图书馆古籍文献整理区的一名“临时工”。他的工作确实简单枯燥:把读者还回来的书按照索书号放回原位;把新到的书拆包、贴磁条、盖章、上架;偶尔帮读者在电脑上查查书目位置。
他穿着图书馆统一的深蓝色马甲,动作不紧不慢,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微笑,对谁都客客气气,像个毫无存在感的背景板。大部分时间,他都推着那辆哐当作响的运书车,在高达天花板的书架迷宫中穿行,沉浸在旧书特有的、带着点霉味的纸墨香里。
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推着车经过阅览区那些靠墙的电源插座时,他藏在口袋里的手,总会不着痕迹地靠近墙壁。一丝微弱的意念探出,如同无形的吸管,悄无声息地从图书馆稳定的市电网络中,汲取着涓涓细流的能量。虽然远不如变电站那次狂暴,但这种持续、温和的“涓流充电”模式,对于稳定和滋养脑海中的光点,效果出奇的好。几天下来,那种神经质的敏感和躁动感明显减弱了。
他的低调和勤恳,很快赢得了陈姨的认可:“小张啊,不错,眼里有活儿,比上个毛手毛脚的小年轻强多了。”
但也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马晓云。
马晓云是图书馆的正式员工,比张扬早来几年,负责的是现代文学区。她个子不高,剪着利落的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不大,却透着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她不像陈姨那样慢悠悠的,做事风风火火,说话也快人快语。
张扬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他入职第三天。他正推着书车,停在两排书架之间,看似在整理书序,实则手掌贴着墙壁,进行着例行的“涓流充电”。马晓云抱着一摞新书风风火火地拐过来,差点撞上他的书车。
“哎哟!不好意思!”马晓云赶紧道歉,扶了扶眼镜,目光却飞快地在张扬贴着墙壁的手和他脸上扫过,带着一丝探究。
“没事,马姐。”张扬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笑了笑。
“你叫张扬是吧?”马晓云把书放在书车上,自来熟地问,“新来的?以前做什么的?”
“嗯,刚来。以前…在个小公司做文职。”张扬含糊地回答。
“文职啊?”马晓云点点头,没再追问,只是临走时又看了他一眼,那眼神让张扬感觉有点毛毛的,仿佛自己是个被放在显微镜下的标本。
几天后,这种被观察的感觉更明显了。他整理书架时,偶尔一抬头,会发现马晓云在远处某个书架后“路过”,视线似乎落在他这边。他在服务台帮读者查书时,马晓云会“恰好”过来拿东西,然后“顺便”瞄一眼他操作的电脑屏幕。甚至他去茶水间倒水,马晓云也会“碰巧”进来,跟他聊两句天气或者食堂的饭菜。
这女人…有点不对劲。张扬心里暗自警惕。难道是赵子明派来的?或者…更糟?
这天下午,陈姨让张扬去古籍文献库帮忙搬一批新到的影印资料。古籍库位于图书馆最深处,厚重的防火门隔绝了大部分光线和声音,空气里弥漫着更浓郁的旧纸和樟脑丸的味道,一排排特制的樟木书架上,陈列着不少线装书和泛黄的老文献。
张扬搬着沉重的纸箱,小心翼翼地在书架间穿行。当他经过一个标注着“地方志·民俗传说”的区域时,脑海中一首安静流淌的白光光点,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一股微弱却极其清晰的“共鸣”感传来!
张扬脚步猛地一顿,心脏漏跳了一拍。他放下纸箱,循着那奇特的感应看去。视线落在书架中层,一本极其破旧、封面用牛皮纸重新裱糊过的线装书上。书脊上用毛笔小楷写着几个模糊的字:《淮阴异闻录·卷七》。
他屏住呼吸,小心地将那本厚厚的册子抽了出来。纸张脆弱发黄,散发着浓重的霉味。他轻轻翻开,里面是竖排的繁体字,夹杂着不少虫蛀的小洞。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那些晦涩的古文记载。大多是些乡野怪谈、奇人异事。当他翻到中间某一页时,目光骤然凝住!
那一页的纸张似乎比其他页更黄更脆。上面用稍显潦草的笔迹记载着一段文字:
“…光绪廿三年,秋,有星坠于西山坳,赤光烛天,三日乃熄。乡人往视,得墨石数块,触手温润。有樵夫王五拾其一,归家后忽染怪疾,身如焦炭,然力大无穷,能隔空取物,控火引雷…然狂躁易怒,伤人毁物…后为官军围捕,乱枪击毙,其尸焚之,三日不化,唯余墨石一块,坚不可摧…官取其石,秘藏之,后不知所踪…”
墨石?坠星?触手温润?染怪疾…力大无穷?隔空取物?控火引雷?…焚尸不化,唯余墨石?
张扬的心跳如同擂鼓!这描述…和他捡到的那块融入体内的黑色石头何其相似!只是那个樵夫的结局…狂躁易怒,被乱枪打死…焚尸不化…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难道…吸收能量不当,会导致失控?最终走向毁灭?那晚红绿灯的混乱…变电站的痛苦…难道都是征兆?
他正沉浸在这惊人的发现中,古籍库厚重的门被推开了。马晓云探进头来,声音在寂静的书库里格外清晰:“张扬?陈姨让我来看看你搬完了没?咦?你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张扬心中一惊,几乎是本能地将手中的《淮阴异闻录》合上,塞回了书架原处,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他转过身,脸上己经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点被抓包的不好意思:“没什么,马姐。刚看到一本讲老手艺的书,挺有意思的。这就搬完了。” 他指了指地上的纸箱。
马晓云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张扬刚才塞回去那本书的位置,又落在他脸上,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她笑了笑,没再追问:“哦,那快搬出来吧,要闭库了。”
张扬推着书车离开古籍库,后背却感觉凉飕飕的。马晓云刚才那个眼神…绝不仅仅是好奇。这个女人,到底什么来头?还有那本《淮阴异闻录》…光绪年间的墨石…樵夫王五…官军…秘藏…
线索像破碎的拼图,散落在历史的尘埃里。图书馆的平静水面下,暗流似乎更加汹涌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现代都市,我靠辐射炼出了精神(http://www.220book.com/book/2DH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