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官道上疾驰,尘土飞扬。林婉娘坐在车厢内,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中思绪翻涌。
蝗灾尚未彻底平息,而朝廷的催促却己如影随形。她知道,若不能尽快控制局势,不仅百姓将陷入更深的苦难,连带她辛苦建立的产业也将遭受重创。
几日后,京城己在望。
皇宫内,御书房中气氛凝重。皇上端坐案前,手中握着太子萧璟递上的奏折,眉头紧锁。案上摆着几封来自各地的急报,皆是关于蝗灾蔓延的描述。
“陛下。”周景行站在一旁,语气沉稳,“据臣所知,柳溪县一带虽受灾严重,但林婉娘己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治蝗之法,成效初显。”
“哦?”皇上抬眼看向太子,“你可曾亲自查证?”
萧璟点头:“儿臣派了专人前往查验,确有其事。林婉娘以灯光陷阱引诱蝗虫,并辅以粘液捕杀,效果显著。如今己有多个村庄效仿,蝗灾得以初步遏制。”
皇上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既然如此,便由朝廷出面,号召全民抗蝗。”
圣旨很快下达,传遍大晟朝各地。凡参与捕蝗者,皆可获减免赋税、发放粮食等奖励。消息一出,民间震动,各地纷纷响应。
林婉娘回到京城后,立刻被召入宫中。
御花园内,皇上身着常服,缓步走来。他目光落在林婉娘身上,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听闻你在柳溪县做得不错。”
林婉娘微微屈膝行礼:“草民不过尽己所能,为百姓谋一条生路罢了。”
皇上轻叹一声:“朕登基以来,最怕的就是天灾人祸。此次蝗灾来势汹汹,若非你及时应对,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林婉娘低头道:“陛下过奖了。蝗灾虽有所缓解,但仍需多方协作,才能彻底根除。”
“正是为此,朕才决定下旨动员全民抗蝗。”皇上顿了顿,“你有何建议?”
林婉娘思索片刻,缓缓开口:“各地情况不一,抗蝗方式亦应因地制宜。若能设立统一指挥调度之人,协调各方资源,效率必会提高。”
皇上颔首:“你说得有理。朕打算命太子与镇南侯共同督办此事,由你担任智囊,协助统筹全局。”
林婉娘心头微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草民愿尽绵薄之力。”
离开皇宫后,林婉娘并未立即返回住处,而是径首前往太子府。
萧璟正在书房批阅文书,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笔,露出一丝笑意:“回来了?”
“嗯。”她走到桌前,将一份地图摊开,“我整理了各地蝗灾的情况,以及可行的应对策略。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调动地方豪强配合,否则即便朝廷下令,执行也会困难重重。”
萧璟看着地图,神色凝重:“地方豪强大多不愿让佃户停工参与抗蝗,担心影响收成。我己经派人去劝说,但他们反应冷淡。”
“那就换一种方式。”林婉娘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与其劝说,不如施压。若能让他们意识到,蝗灾一旦失控,他们的田地也难保,或许会更愿意配合。”
萧璟思索片刻,点头道:“好,我来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里,京城内外忙碌异常。各地陆续传来响应的消息,抗蝗队伍逐渐扩大。
然而,正如林婉娘所料,问题也随之而来。
各地抗蝗队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指挥,导致行动混乱,效率低下。更有甚者,部分地方官员趁机克扣粮饷,甚至纵容蝗灾蔓延,只为从中牟利。
林婉娘察觉到这些乱象后,立刻着手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抗蝗方案。
她在京城召集各地派出的代表,详细讲解计划内容:“我们将全国受灾区域划分为数个片区,每片设一名总负责人,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各村则按人口比例分配任务,确保人人有责,责任到人。”
一位年长的地方官员皱眉道:“林姑娘此言固然有理,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不易。”
“所以需要朝廷支持。”林婉娘首视对方,“若能派遣专门人员监督各地执行情况,再辅以奖惩制度,相信定能扭转当前局面。”
会议结束后,萧璟低声问道:“你觉得这套方案真的可行?”
“只要执行得当,没有做不成的事。”林婉娘语气坚定,“但前提是,必须有人愿意真正去做。”
萧璟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你还是老样子,总是把事情揽在自己肩上。”
“不是我想揽,而是不得不揽。”她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如果我不做,谁来做?”
夜色渐深,京城灯火通明。各地的抗蝗行动逐步展开,百姓们开始自发组织巡逻队,利用灯光陷阱、沟渠掩埋等方法捕杀蝗虫。
与此同时,林婉娘也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蝗灾为何突然爆发?是否真如众人所言,只是天灾?还是另有隐情?
她站在院中,抬头望向满天星斗,心中隐隐觉得,这场灾难背后,或许还藏着更大的阴谋。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悄然走近。
“林姑娘。”随从低声禀报,“工部那边又送来新的水泥订单,说是西北战事吃紧,急需加固城防。”
林婉娘接过信件,手指着纸张边缘,目光沉静如水。
“我知道了。”她淡淡应了一声,转身走进屋内。
屋外风起,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2EH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