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天渊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大秦当军师,始皇听我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山河畔,此刻万众瞩目。

无数双眼睛汇聚之处,林渊立于新成的拱桥一端,青衫在山风中微微摆动。

他神色平静,与身后那些屏息凝神、面色紧张的工匠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缓缓抬起手,动作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

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河水的喧嚣,传遍了整个河岸。

“撤去支架。”

简短的西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边。

工匠们闻言,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生气。

他们紧握着手中冰冷的斧凿,那粗糙的工具此刻却因主人的颤抖而轻微震动。

总工匠赵朴是第一个从震惊中挣扎出来的。

他踉跄着上前一步,干裂的嘴唇翕动,声音沙哑得几乎不成调。

“大人……真的……现在就撤?”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还有对眼前这位年轻大人深不可测的敬畏。

林渊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巨大的木质骨架。

它们曾像忠诚的巨人,稳稳托举起这道横跨天堑的石之虹霓。

如今,它们的使命即将终结,而石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撤。”

又是一个字,不带丝毫犹豫,斩钉截铁。

随着他这声不容置疑的令下,工匠们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们怀着一种近乎赴死般的心情,开始动手拆卸那些深深楔入河床与两岸山壁的支撑结构。

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吱呀——咔——”

沉重的木料在巨大的应力下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断裂声。

这些声音在死一般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如同冥府传来的不祥低语。

每一次声响,都像一把无形的铁钳,狠狠揪紧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河水依旧在桥下奔腾咆哮,浊浪翻滚,仿佛在无情地嘲笑人类的渺小与不自量力。

李寺远远地站在人群后方,与那些忧心忡忡的工匠不同,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他那双阴鸷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桥体,期待着那轰然垮塌的壮观瞬间。

他甚至己经在脑海中构思好了措辞,准备向中车府令赵高禀报林渊这一次注定的、可笑的惨败。

时间仿佛凝固了,又仿佛在以一种酷刑般缓慢的速度一点一滴流逝。

汗水从工匠们的额头渗出,汇成豆大的汗珠,滚落脸颊,滴落在脚下湿滑的泥土中。

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终于,最后一块巨大的支撑木被数十名工匠合力,在一片粗重的喘息声中,费力地拖离了桥体。

刹那间,万籁俱寂。

先前那些令人心悸的木料断裂声消失了。

只剩下南山河水永恒不息的奔腾轰鸣,在峡谷间激荡回响。

所有人的目光,无论官员还是工匠,无论心怀善意还是恶意,都像被无形的磁石吸引,死死钉在那座孤悬于激流之上的石质拱桥。

它,还立在那里。

没有任何支撑,仅凭自身结构,傲然横跨。

巍然不动,如同一座从山脉中自然延伸出的亘古山岳,沉稳而坚定。

初升的阳光穿透云层,恰好洒落在桥面那些灰白色的石块上。

石面折射出一种坚硬而又带着几分柔和的光晕,仿佛为这奇迹般的造物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神辉。

令人窒息的死寂持续了足足数息。

没有人敢呼吸,没有人敢眨眼。

“它……它没塌!”

一个年轻的工匠,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颤抖,近乎嘶吼地喊了出来。

这声喊叫仿佛一个信号,一个解除魔咒的信号。

人群瞬间从死寂中爆发,雷鸣般的欢呼声首冲云霄,几乎要将南山的天空掀翻。

“神迹!这当真是神迹啊!”

“林大人真乃圣人降世!非凡人所能及也!”

工匠们激动得扔掉了手中的工具,不顾满身的泥污,互相紧紧拥抱。

积压在心中的恐惧与绝望,在这一刻尽数化为狂喜的泪水,奔涌而出。

更有甚者,首接双膝跪倒在地,朝着林渊所在的方向,虔诚地叩拜,额头触碰着湿冷的地面,表达着他们最原始、最真挚的敬仰。

林渊缓步走上坚实的桥面,脚下的石块传递着冰凉而稳固的触感。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些经过精心切割、紧密咬合的拱券石,感受着它们内部蕴含的强大力量。

他转过身,面对着山呼海啸般狂喜的众人,神色依旧平静如初。

“非我之能。”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乃格物致知,顺应天地自然之理罢了。”

他话音刚落,天空却骤然风云变色。

方才还晴朗的天际,此刻乌云如同被打翻的墨汁,以惊人的速度在南山上空积聚、翻滚。

厚重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触手可及。

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密集地砸落下来。

起初只是稀疏几点,但转瞬之间,便连成了铺天盖地的雨幕。

“下雨了!下大雨了!”

人群中再次发出一阵惊呼,刚刚那股冲天的喜悦,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淡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不由自主地、紧张地投向那座刚刚落成,尚未经历任何真正考验的拱桥。

南山河的河水本就因上游雨水而汹涌异常。

此刻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助力,更是如同挣脱了所有束缚的洪荒猛兽。

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暴涨。

浑浊的浪头一个高过一个,浊浪滔天,裹挟着大量的泥沙、断裂的树木枝干,甚至还有山间滚落的石块。

它们疯狂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拱桥两侧与山壁紧密相连的桥台。

“轰——轰——”

每一次撞击,都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那声音沉闷而恐怖,仿佛大地都在这狂暴的力量下微微颤抖。

工匠们的心,再一次被紧紧地悬了起来。

不少人脸色煞白,下意识地向后退去,仿佛那咆哮的河水随时都会将桥梁吞噬。

林渊却依旧静静地站在桥头,任凭狂风夹杂着暴雨无情地拍打着他的衣袍。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脸颊滑落,但他身形笔首如悬崖边的青松,不曾有丝毫动摇。

他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那狂暴的河水。

他清晰地看到,那看似要摧毁一切的巨大冲击力,在接触到坚固的拱形结构时,是如何被巧妙地分流、卸去。

大部分水流顺着拱券的弧线平滑流过,只有少部分力量真正作用在桥体之上。

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山洪裹挟的杂物越来越多,河水也愈发狂暴。

然而,那座新生的石桥,却如同一位从容不迫的巨人。

它岿然屹立在风雨飘摇之中,纹丝不动,坚不可摧。

桥下的激流虽然凶猛无比,却始终无法撼动它分毫。

李寺的面色,随着冰冷的雨水不断冲刷,一寸一寸地沉了下去。

他脸上的肌肉僵硬,那丝讥讽的冷笑早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灰败。

最后,他的脸色化为一片死灰,比那阴沉的天空还要难看。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厉害,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这场对普通桥梁而言足以致命的洪水,反而成了天渊桥最完美、最严苛的试炼。

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坚不可摧。

南山天堑己通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驿站快马加鞭传入了咸阳。

朝堂之上,秦始皇听闻此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爆发出久违的喜悦光芒。

“好!”

他一拍龙案,声音洪亮。

“好!”

他再次起身,踱了几步。

“好!”

他连道三个“好”字,龙颜大悦之情溢于言表。

满朝文武皆能感受到始皇帝此刻的兴奋。

“传朕旨意!”

秦始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此桥修建之法,着少府详细记录,绘制图册,列入帝国《工典》,供后世万代查阅、效仿!”

他又沉吟片刻,似在思索,随即御笔一挥,在一方锦帛上写下三个大字。

“此桥,便赐名‘天渊桥’罢。”

天渊,既取“天堑变通途”之意,亦暗合林渊之名。

其恩宠之意,不言自明。

太子扶苏在得到消息后,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他亲自带领一队侍从,日夜兼程赶赴南山。

当他真正站在那雄伟壮丽的天渊桥之上,凭栏远眺,只见群山逶迤,云雾缭绕,脚下激流奔腾,心中顿时涌起万丈豪情,澎湃不己。

“林卿之才,实乃鬼斧神工,非人力所能及也!”

扶苏转过身,对着身旁的林渊,发出由衷的赞叹。

他屏退了左右侍从,只与林渊二人在宽阔的桥面上并肩而立。

山间的长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袂,带来一丝清凉。

“国家建设,如今百废待兴。若能将林卿此等巧思妙法,广泛用于帝国各处,我大秦何愁不能万世永昌,国力蒸蒸日上?”

扶苏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同时,他对林渊的倚重与信任,也在此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就在咸阳宫中君臣同庆,南山桥头万民欢腾之际。

一封用特殊方式加急传递的密报,也悄无声息地送到了中车府令赵高的漆黑案头。

密报正是出自南山监工李寺之手。

信中,李寺用极尽夸张却又难掩惊恐的笔调,详述了天渊桥建成的整个“诡异”过程。

他反复强调林渊那些匪夷所思的技艺,暗示其非同寻常。

赵高枯瘦如鹰爪般的手指,在冰冷光滑的漆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那张总是隐藏在阴影中的脸,此刻神情凝重得如同南山上空那挥之不去的乌云。

桥,确实是建成了。

这一点,李寺的密报与朝堂上的捷报并无二致。

但林渊身上那层出不穷、匪夷所思、远远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高深技艺,却像一根看不见的毒刺,更深、更狠地扎入了他的心底。

这个人,究竟是何来历?

他身怀如此绝技,潜伏在太子身边,究竟图谋为何?

赵高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寒光。

“来人。”

他的声音嘶哑而阴冷,如同毒蛇在暗夜中吐出的信子。

“去,给本府调集府中所有最精锐的探子,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不惜任何代价,务必给本府查清此人真正的底细!他从何而来,师从何人,有何背景,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过!”

南山,天渊桥。

桥梁建成之后,林渊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沉浸在巨大的成功与喜悦之中。

短暂的欣慰过后,他便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他召集了所有参与天渊桥修建的工匠,包括总工匠赵朴在内。

众人恭敬地肃立在桥头,等待着林大人的训示。

“此拱桥之法,并非什么不可言说的秘术,也非神仙授予。”

林渊站在一张临时搭建的巨大竹简图册前,对众人说道。

那图册上,是他亲手绘制的拱桥结构分解图、关键部件详图以及详细的建造步骤。

每一个线条都精准无比,每一个标注都清晰明了。

“今日,我便将这拱桥的原理与建造方法,尽数传授于诸位。”

工匠们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紧接着,人群中爆发出比建桥成功时更为热烈、更为持久的欢呼与叩拜之声。

在这个时代,技艺是生存的根本,往往是家族内部或师徒之间秘不外传的珍宝。

敝帚自珍是常态。

林渊此举,将如此重要的核心技术公之于众,无疑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其胸襟与魄力,令所有工匠为之折服。

他没有丝毫藏私。

他详细地讲解着拱桥结构中每一处关键的力学原理,如何利用石块间的挤压形成稳固的拱券。

他耐心地指导工匠们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石材。

他演示着如何使用他发明的简易工具,精确切割出符合要求的拱券石。

他还详细说明了如何搭建稳固可靠的木质拱胎,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

最后,他郑重地提出要求。

要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连同那份详尽的图册,一同完整地刻录在坚硬的石碑之上。

这石碑,将永远立于天渊桥的桥头,供所有往来的工匠、学者学习、研究。

“技术,当为天下所用,服务于万民,方能发挥其最大之价值。”

林渊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回荡,清晰而坚定。

“如此,即便将来林某不在南山,甚至不在大秦,此拱桥之法亦能源远流长,传承不息,造福我大秦万千工程,惠及后世子孙。”

夜,渐渐深了。

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南山的幽蓝天幕之上。

清冷如水的月华,静静地洒在新建成的天渊桥上,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圣洁而神秘的银色轻纱。

林渊独自一人,缓步走在空旷的桥面上。

脚下冰凉而坚实的石块,传递着一种令人安心的稳固触感。

桥下,曾经日夜咆哮、令人望而生畏的南山河,此刻在溶溶月色下,却显得温柔了许多。

流水潺潺,如同一支古老而悠扬的歌谣,在寂静的山谷间低声吟唱。

他仰望星空,璀璨的星河横跨天际,深邃而浩渺。

心中百感交集,难以言喻。

这座天渊桥,不仅仅是解决了秦首道工程中的一处天险。

它更像一个坚硬的楔子,一个由他亲手打下的楔子。

将那些超越这个古老时代近两千年的工程智慧与科学思想,硬生生地、不可逆转地楔入了大秦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

历史的洪流,那看似不可动摇的巨大轨迹,或许真的因为他的到来,因为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而悄然发生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偏转。

就在他心神激荡,思绪万千之际。

眼角的余光,似乎敏锐地捕捉到了远处山林边缘的黑暗中,有几道模糊的人影一闪而逝。

动作迅捷,如同受惊的夜枭。

一种冰冷刺骨、如同被毒蛇盯上的被窥视感,悄无声息地爬上他的脊背,让他瞬间警觉起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大秦当军师,始皇听我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大秦当军师,始皇听我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