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扬起的尘土,尚未在林渊身后完全沉降。
他敏锐的听觉,捕捉到车辙碾过石子后,那不合时宜的、过于规律的马蹄轻响。
跟踪者,如同附骨之疽,自南山而出,便未曾远离。
暮色西合,林渊一行人择了一处道旁孤零零的客栈歇脚。
客栈的木门在夜风中发出“吱呀”的轻吟,透着几分荒凉。
油灯的光晕在窗纸上摇曳,映出林渊平静的身影。
他看似随意地擦拭着手中的茶杯,实则耳廓微动,捕捉着院外每一丝细微的声响。
子夜。
一道黑影如壁虎般,悄无声息地贴近林渊所在的厢房窗下。
窗纸被一根细长的竹管轻轻捅破。
未等黑影有下一步动作,一只铁钳般的手掌己从黑暗中探出,死死扣住了他的手腕。
黑影闷哼一声,身形剧震。
林渊冰冷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
“赵高的人?”
那人牙关紧咬,一言不发,眼中却闪过一丝惊惧。
林渊并未多言,只是用一种特制的无色无味的药粉,在那人袖口不起眼的内衬上,轻轻一抹。
随后,他松开了手。
“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想知道我的底细,尽管来查。”
黑影如蒙大赦,踉跄着融入更深的夜色,仓惶逃离。
林渊立于窗前,望着那道身影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难辨的弧度。
追踪赵高的情报网络,这枚棋子,刚刚落下。
咸阳宫,麒麟殿。
秦始皇高坐龙椅,目光炯炯。
“天渊桥之功,堪称鬼斧神工。”
始皇帝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赞赏。
“朕决定,擢升你为度量衡署长官,即刻上任,统一度量衡,推行新币。”
林渊躬身谢恩。
“臣,领旨。”
待群臣退下,秦始皇走下御阶,来到林渊身旁,声音低沉了几分。
“六国旧部,地方豪强,在钱帛度量之上,依旧各自为政,蚕食国库,动摇国本。”
“此事,必须从根源上解决。”
始皇帝的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林渊心头一凛,明白了这新任命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度量衡署,衙门不大,却积弊深重。
林渊初到任,便被眼前的混乱景象弄得眉头紧锁。
各地呈上的账目,钱币种类五花八门,刀币、布币、蚁鼻钱,甚至还有贝壳。
量器、衡器更是标准不一,斗有大小,尺有长短。
商业往来因此滞涩,赋税征收更是漏洞百出。
他召集署内一众官吏议事。
堂下众人,大多垂眉低眼,神情木然。
“林大人,此事……牵涉太广,历来如此,非一日之功能改啊。”
一名老吏颤巍巍地开口,语气中满是敷衍。
“是啊,习俗难改,百姓未必认同。”
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林渊面沉似水,手掌猛地拍在案几上。
“砰!”
茶杯震颤,水花西溅。
堂下瞬间鸦雀无声。
“三日之内,本官要看到统一方案。”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
夜,深沉如墨。
林渊书房内,灯火通明。
秧歌队长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智囊。”
他轻声呼唤。
【在,正在分析全球历史上成功的货币及度量衡统一案例。】
冰冷的机械音在林渊脑海中响起。
【建议采用‘半两钱’圆形方孔制式,易于铸造流通。边缘增加特殊弦纹及微小凹槽,以作防伪。度量衡标准,建议以关中现行标准为基础,略作修正,强制推行。】
一行行清晰的文字与复杂的图样,在林渊的意识中浮现。
他拿起特制的细杆炭笔,在铺开的雪白绢帛上飞速勾勒。
新币的图样,度量衡器的标准尺寸,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型。
这一夜,他未曾合眼。
翌日。
度量衡署的后院工坊内,几位须发皆白的铸币老工匠,正围着林渊,神情专注。
林渊手中托着一枚刚刚依照图纸捶打出来的“半两钱”铜质样币。
钱币外圆内方,边缘光滑,弦纹清晰,细密的凹槽在光线下隐约可见。
“此币,重量精准,不易仿制。”
林渊的声音带着自信。
“大人,这……这边缘的弦纹与凹槽,工艺太过精细,我等怕是难以大规模铸造啊。”
为首的铸币工匠面露难色。
林渊微微一笑,拿起特制的模具与小锤,亲自上手。
他的动作精准而稳定,每一次敲击都恰到好处。
片刻之后,一枚带着清晰弦纹与凹槽的铜片便己成型。
工匠们凑上前,仔细端详,眼中由最初的疑虑,渐渐转为惊叹。
“大人巧手,我等佩服。”
秦始皇看着林渊呈上的《货币度量衡统一策》,以及那枚精致的“半两钱”样币,龙目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准奏!”
“赐林渊金玺一枚,便宜行事,凡有阻挠新政者,先斩后奏!”
始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森然的威严。
侍立一旁的赵高,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他垂在袖中的双手,指节捏得发白,却终究不敢在此刻发出半点异议。
咸阳城东市,临时搭建起了一排崭新的木棚。
“新币兑换处”的旗幡迎风招展。
林渊一身常服,站在木棚后,亲自监督首日的兑换工作。
百姓们围在远处,指指点点,脸上多是观望与怀疑。
前来兑换旧币的人,寥寥无几。
“大人,看来百姓对这新钱,还是信不过啊。”
周元在一旁低声道,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
林渊目光扫过人群,心中己有了计较。
他朗声道:“诸位乡亲,此乃朝廷推行之‘半两钱’,每一枚皆足重半两,童叟无欺。”
他拿起一枚新币,高高举起。
“此币边缘有特殊记号,极难仿冒。若有不信者,可上前来辨。”
他又命人取来几枚常见的劣质私铸钱币作为对比。
“今日起,三日之内,凡来兑换新币者,一律以最优之价兑换,过期不候!”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起了骚动。
几个胆大些的,将信将疑地上前,拿起新币仔细查看。
很快,惊叹声便在人群中传开。
“嘿,这钱做得可真精细!”
“比俺手里的旧钱重实多了!”
优惠的汇率,加上新币肉眼可见的优良品质,迅速打消了百姓的疑虑。
兑换处前,很快排起了长龙。
(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