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转向面如死灰的钱主簿,声音不带一丝温度:“钱主簿,你说名册齐备,参与修渠之人也己点清?”
他抬手,示意噤声。“既如此,当众点卯。”
钱主簿额角冷汗滚落,那份胡乱涂抹的竹简名册在他手中微微发颤。“林……林舍人,天寒地冻,流民体弱,我看……从长计议……”
“不必。”林渊截断他的话,接过那卷散发霉味的竹简。目光掠过潦草字迹,抬头望向蜷缩在寒风中的流民。“名册所记,流民一百三十七人。青壮男子,七十二人。”
他转向钱主簿:“如今,愿修渠者几人?”
钱主簿双腿发软,囁嚅着:“大约……二、三十人……”
林渊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他走向人群边缘一个瘦弱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可愿修渠换粮?”
少年身体抖得更厉害,结结巴巴:“小……小人王二狗……愿意……只要有吃的……”
林渊微微颔首,又问了数人,答案大同小异。他转身面对钱主簿:“你口中的‘刁民’,与我所见颇有不同。身为朝廷命官,敷衍塞责,欺上瞒下,该当何罪?”
“噗通!”钱主簿跪倒在地,叩首不止:“舍人饶命!下官一时糊涂!”
林渊无动于衷。“太子殿下与陛下托付关中民生于‘都府’,是要我等为民解困。尔等尸位素餐,视民生如草芥!”他转向一名“都府”属吏,此人以铁面无私著称:“传我将令!”
“钱禾,县主簿,玩忽职守,欺上瞒下!即刻革职收印,押送县衙大牢,听候‘都府’处置!其事务由‘都府’暂管!”
“遵命!”属吏应诺。
两名秦军士卒上前,架起的钱主簿,拖向牛车。哭喊求饶声很快被寒风吹散。
在场小吏无不噤若寒蝉。流民眼中麻木渐退,被惊异取代。
林渊扫视众人,声音沉稳:“‘都府’在此设工赈,便是要给诸位活路。以工代赈,多劳多得,今日做工,今日结粮,绝不拖欠!”他指向钱主簿被拖走的方向:“再有克扣盘剥者,下场如此人!”
他一挥手:“愿用双手换活路的,出来登记,领取工具!”
短暂沉默后,王二狗第一个走出人群:“我……我愿意!”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流民们蹒跚走出,眼中燃起希望。
【脑海中,一道无形的数据流迅速整合:初步威慑完成,目标群体顺从度提升73%,潜在劳动力激活率预计可达85%。警告:周边区域粮价出现异常波动,疑似大宗囤积行为加剧。】
林渊眉峰微蹙。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粗陋的工具分发下去。郑国渠早己淤塞的支渠旁,响起断续的挖掘声。
日头升高,当第一批完成劳作的流民,从林渊亲设的粮台处领到足额粟米麦粉时,人群中爆发出低低的欢呼。捧在手中的粗粮,无比真实。他们看向林渊的目光,多了感激与依赖。
消息迅速传开:郑国渠旁,太子舍人林渊,真肯给流民活路。
千里之外,咸阳城。
一间幽暗厅堂内,鲸油大烛摇曳。几张阴鸷面孔在烛火下忽明忽暗。
“这个林渊,竟敢动我等在关中的粮脉?”须发花白的老者声音嘶哑。他们数家豪强,在先前粮价风波中,借机操控市场,囤积居奇,赚得盆满钵满,尤其在几个关键的郡县,几乎垄断了粮食流通。林渊的“以工代赈”,首接冲击了他们通过控制粮源进而控制廉价劳动力的图谋。
“以工代赈?哼,他以为那些贱民能翻天?”另一人冷哼,但眼中多了警惕。“此人能得扶苏信任,怕有些手段。”
中年文士眼神阴沉:“他这是要断咱们的财路,坏咱们控制流民人力的大计!若让他在郑国渠站稳脚跟,我等先前投入,岂不打了水漂?”
那锦袍老者缓缓开口:“派人,盯紧他。若他只是沽名钓誉,便罢了。倘若……他真敢撬动我等的根基……”老者做了个隐晦的手势,指尖在颈前一划。
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黑影微微颔首,悄无声息地融入更深的黑暗。
渠边,林渊刚看着最后一批流民领完粮,心口的弦略松。一名亲信属吏匆匆上前,压低声音:“舍人,刚收到咸阳急报,城内几家大粮商……突然开始大量抛售陈米,同时高价收购新粮,动作很是诡异。”
林渊眸光一凝。
作者“秧歌队长”推荐阅读《我在大秦当军师,始皇听我的》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F6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