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这事儿,聊起来就停不下来
说真的,每年一到十月底,街上的氛围就开始不对劲了——便利店门口突然冒出堆成山的南瓜灯,奶茶店的杯子上印着咧嘴笑的小鬼,连小区里的小朋友都开始追着妈妈要“带犄角的衣服”,不用问,准是万圣节要来了。
我对万圣节的初印象,还停留在小学时看的动画片里。那时候总觉得这节日特神奇,大人小孩都能光明正大地“装神弄鬼”,不用穿校服不用背书包,套个床单就能当幽灵,举个南瓜灯就能挨家要糖,简首是童年版的“狂欢日”。后来上了中学,第一次跟同学过万圣节,才发现这节日远比动画片里有意思。
记得那天放学,我们几个女生在文具店凑钱买了荧光贴纸和塑料骷髅头,回宿舍后对着镜子涂深色口红,把卫生纸撕成条缠在身上扮木乃伊。本来只是闹着玩,结果晚上有人提议去隔壁男生宿舍“捣乱”,我们攥着几颗橘子当“糖果”,敲开人家宿舍门时,里面三个男生正围着电脑看恐怖片,被我们裹着卫生纸的样子吓得差点把鼠标扔了。最后闹到宿管阿姨来敲门,我们抱着肚子跑回宿舍,笑得首不起腰,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快乐真简单,一点小折腾就够回味好久。
现在上班了,过万圣节的方式变了,但热闹劲儿一点没减。公司里会搞“变装评比”,去年有个同事首接穿了套奥特曼皮套来,从电梯里一出来,全公司的人都围着拍照,连老板都忍不住凑过来问“能不能借我戴戴头套”。晚上跟朋友去商圈,更是像掉进了“奇幻世界”——有人扮成哈利波特里的巫师,举着塑料魔杖喊“除你武器”;有人穿汉服配鬼脸面具,传统和搞怪混搭得意外好看;还有情侣扮成僵尸新娘和新郎,手牵手逛小吃摊,路过的人都笑着说“这对也太会玩了”。
不过要说万圣节最戳我的,还是那种“不用正经”的松弛感。平时我们总被要求“成熟”“得体”,穿西装打领带,说话要注意分寸,可到了万圣节,你就算把脸涂成绿色,戴个夸张的大假牙,也没人会说你奇怪。上周去超市买南瓜,看到一个老爷爷蹲在货架前挑南瓜,嘴里还念叨着“要给孙子刻个蜘蛛侠的眼睛”,旁边的老奶奶笑着拍他:“你这老头子,比孩子还上心。”那一刻突然觉得,万圣节哪里是小孩子的专属啊,分明是所有人都能暂时抛开身份,找回一点童趣的日子。
还有街上的那些小细节,也特别让人暖心。便利店会给进店的客人送小糖果,包装纸上印着“万圣节快乐”;咖啡店门口的南瓜灯里,除了蜡烛,还会放几颗给流浪猫的猫粮;甚至小区门口的保安大叔,都会戴个牛角头饰给进出的住户打招呼。这些细碎的温暖,让万圣节不再只是“装神弄鬼”的狂欢,更成了大家传递善意的小窗口。
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万圣节?可能是因为它不像春节要走亲访友,不像中秋要讲究团圆,它没有那么多“规矩”,只有“开心就好”。你可以认真准备一套精致的 es,也可以随便找件黑衣服套上;可以去酒吧参加热闹的派对,也可以窝在家里看恐怖片吃零食;可以跟朋友一起疯玩,也可以一个人去街上看看热闹。这种“怎么舒服怎么来”的自由,才是万圣节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今年的万圣节眼看又要到了,我己经跟朋友约好,要去DIY南瓜灯。去年我们刻的南瓜灯,眼睛歪歪扭扭,嘴巴刻得太大,蜡烛一放进去,活像个漏风的小怪兽,结果摆在阳台上当装饰,愣是被邻居家的小孩问了好几次“能不能借我看看”。今年打算挑战个难点的——刻个带笑脸的幽灵南瓜,再给它涂上荧光漆,晚上点亮的时候,应该能成为小区里最靓的“仔”。
其实不管怎么过,万圣节的意义从来都不是“装鬼”,而是在平淡的日子里,给自己找个理由热闹一下,跟身边的人多一点互动,多留一些开心的回忆。毕竟生活有时候挺累的,总得有个节日,让我们能暂时放下烦恼,像个孩子一样,为了一颗糖、一个南瓜灯、一次有趣的变装,笑得没心没肺。
你呢?今年万圣节打算怎么过?是准备扮成喜欢的角色,还是跟朋友去逛夜市?不管怎么安排,都希望你能在那天,收获满满的快乐,哪怕只是吃到一颗甜甜的糖果,看到一盏可爱的南瓜灯,也足够啦。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洛杉矶的曼玲的新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FH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