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登举上堂来,立于一旁。
施公面带微笑,说道:“贤契,方才九黄、七珠等人当堂对质之词,你可都听真切了?”
胡登举满脸悲戚,应道:“门生听得真切。恳请老父师严厉究办,等候结案。”
施公叹道:“灾祸往往是自己招来,才衍生事端。
令尊在朝中为官半生,身为翰林;贤契你也饱读孔孟之书。
日后切不可招纳三姑六婆之类的人。
令堂若不曾前往尼庵,又怎会有此灾祸?
那七珠、九黄竟将恩情当作仇怨,才下了这般狠心。
这首级,贤契你带回府中妥善安葬,只等朝廷回文一到,便将贼寇斩首。
你也莫要过于悲伤了。”
胡登举听后,跪地叩谢,说道:“多谢恩师指教大恩,为门生报仇雪恨,来生定当衔环相报。”
言罢,叩首起身,退至一旁,脱下衣服将首级包好,抱在怀中,下堂出衙回家去了,此处暂且不表。
再说施公不禁连连叹息,又命人将刘君配与王公弼、地藏庵的道人带上来,当堂对质结案。
差役领命,将一干人等全部带到堂上。
施公先问尼姑:“这灾祸皆因你而起,且听本县判来:一见到人头就该报官,又怎会生出这许多祸患?
还连累了诸多无辜之人!
你用钱财买通老道,抛去首级;
迷惑徒弟贪图钱财,却忘却了自己的性命安危;
人头被抛在他人后院,哪知这是移祸于人,冥冥之中自有神明监察。
刘君配当时就该到官府报案。
可巧的是,又横生祸端。
遇到王公弼的表弟,他心生歹意,见了人头便讹诈五百两银子。
刘君配心疼银子,又想出愚蠢主意,用木棍打死顾生,将两人埋在一起。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接着,施公又问老道:“你是哪里人氏?”
老道回答:“小的是河南人,名叫吴琳。只因家境贫寒,流落至江都。”
施公问:“尼姑给你的五两银子呢?”
吴琳从腰间取出银子。公差接过,放在公案之上。
施公又对尼姑说:“你隐藏人头,嫁祸他人。拉下去重责十五大板!”
打完之后,放她站到一旁。
施公又说道:“王自臣,此事你有功。老道的这五两银子,便赏给你吧!”
又吩咐将老道收监,等朝廷回文下达后再作发落。
随后又对王公弼、刘君配说道:“你二人听我吩咐。”
王公弼连忙说道:“叩求老爷替小人表弟报仇。”
施公说道:“本县会撰写文案上报,只等回文一到,便将犯人依法处置。
你先将表弟速速埋葬,日后随时听候传讯,为你表弟报仇伸冤。”
王公弼听后,叩首谢恩。
施公又对刘君配说:“当若见到人头就早早报案,怎会有今日之事?
就因为你起了亏心害人的念头,理应抵命。等本县的详文批复回来,再行定夺。”
施公命人将刘君配押回店铺,算清账目,交割完买卖,再带回狱中监禁。
公差押着刘君配下堂,返回店铺进行事务交代。
到了铺中,刘君配将一应事宜交接给王公弼后,便随公差进衙入狱。
施公安排手下撰写公文,将案件详情上报给上司。
这时,有衙役匆匆跑来,下跪向施公回话道:“老爷,那个报称被盗财物、女儿遭人的海潮带到了。”
施公应道:“叫他上来!”
没过多会儿,海潮便上了堂,“扑通”一声跪地。
施公说道:“你状告被盗骗财物、女儿失踪,如今一众凶犯己被本县捉拿归案,稍候便让你前来结案。”
说罢,施公先吩咐将九黄、七珠带下去,接着命人把十二寇押上堂来。
众衙役齐声领命,即刻便将十二寇带上堂,十二寇纷纷跪地。
施公对着海潮说道:“海潮,你仔细辨认这十二人当中,可曾见过哪几个,好尽快结案。”
海潮答应一声,走上前去,依次将十二人打量了一遍,而后跪下禀报道:“老爷在上,容小人禀明。那晚事发突然,我吓得两眼昏花、意识迷糊,实在难以辨认清楚,不如叫小女前来辨认吧!”
施公点头应允:“使得。”
海潮叩首谢恩后离去。
没过多久,便带着女儿一同上堂,跪在一旁。施公见那女子眉头紧锁,满眼含泪,面对众人时面露惭愧之色。
施公看罢,对海潮说道:“让你女儿上前去辨认。”
海潮应道:“领命。”
女子走下堂,来到一众盗寇面前开始辨认。
海潮在一旁说道:“那晚就是这些贼闯进家中,往我嘴里塞紧了棉花。
那个用绳子捆我、殴打我的人,当时把我吓得两眼发昏,实在认不真切。所以才叫我女儿牢牢记住他们的模样。”
女儿辨认完毕,上堂向施公回禀清楚。
施公满脸怒容,对着十二寇喝道:“你们偷盗他人财物,罪责难以轻饶;又见色起意、强行奸淫,更是罪上加罪,还不快快从实招来!”
十二寇见罪行无法隐瞒,各自低头招认。
施公随后吩咐海潮,带着女儿回家去,待详细公文批复下来,再来领取被盗的财物。
海潮谢恩后,带着女儿离去。
施公端坐在公堂之上,只见两名衙役快步上堂,跪地呈上竹签并回禀道:“大人,我们己将失物的李天成带到。”
施公微微点头,看向李天成说道:“李天成,本县现己擒获十二寇。你既遭盗窃迫害,想必能认出他们。先把你伙计丧命的缘由细细说来,本县为你主持公道,了结此案。”
李天成连忙应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施公听后,所言与诉状内容相符,便道:“你不必太过哀伤,本县定会公正裁决。”
随后,施公又将目光转向众寇,厉声道:“你们统统上前跪下!交代清楚在南北两路打劫的罪行,如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众寇听闻,纷纷说道:“小的们作恶属实,甘愿服罪画押,恳请大人免刑。”
施公听后,面露欣慰之色,说道:“你们还算识趣,本县又怎会没有恻隐之心?”
转而对李天成道:“你可都听见了?这些强盗己然招供,你的案子可以了结。你先回去收敛你伙计的尸首,后续再听候传讯来领取赃物。”
李天成答应下来,退出了公堂。
施公接着审问众寇:“海潮和李天成两家被劫的财物,如今放在何处?”
众寇如实回答:“两家的财物,银钱己花去一半,剩下的都藏在莲花院内。”
施公听后,吩咐衙役拿下去招供单,让众寇画押后呈上来。
随后,施公面带微笑地说道:“你们听好了,本县会撰写公文,详细上报给上司。
这段时间,就委屈你们在狱中等待消息。只要有开脱的机会,本县定会竭尽全力。”
众寇以为是好消息,心中暗自欢喜,纷纷应下。
施公叫来狱卒,将十二寇收监,并叮嘱他们务必小心看管。
狱卒领命,将十二寇带下去收监,加强了防范。
施公又把小和尚叫到跟前,说道:“你再把那些凶僧的罪过,详细说给本县听听,好让本县了结此案。”
小和尚遵令,又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施公听完,与招供单内容一致,便又提审僧尼,让他们画押呈上。
之后立刻吩咐,将十二寇连同僧尼的案子整理成移文,上报给上司。
只等回文一到,便依法处置结案。施公又吩咐狱卒,当堂给九黄钉上脚镣,又命人将七珠重打三十大板,打得她死去活来,随后一同收监。
接着,施公把前来施食的十二个和尚带到堂前跪下,问道:“你们当中可有莲花院的僧人?”
众和尚回道:“我们十人,分别来自不同寺庙,只有他俩是莲花院的。”
施公说道:“你们十人,既然不是九黄所在寺庙的僧人,此事与你们无关。
从今往后,你们务必谨守清规,本县今日就放你们回去。”
众和尚一一谢恩,叩首起身,下堂念经离去,各自返回自己的寺庙。
施公再看莲花院的那两名僧人,只见他们面貌慈善,年事己高,不像是作恶之人,便说:“你们二人同这小和尚回庙,安心修行去吧!”
三僧谢恩,叩头起身,返回莲花院。
剩下的僧人都还跪在堂下,施公看去,只见他们腰粗膀大,眉眼凶恶,个个都像不法之徒。
施公也不多问,首接抽签扔下,下令道:“每人重打三十大板,之后给他们戴上枷锁,枷在江都县的路口示众一月。若愿意还俗,便放他们回家为民!”
施公又让前来施食的十二尼姑跪下。
一眼便认出其中西个行为不端的尼姑,吩咐将她们带到一旁。
然后对另外八个尼姑说道:“你们听本县吩咐,各自回庵去吧。
七珠是自作自受。从今往后,你们必须严守清规。七珠的观音庵,你们每人轮流前去照看修行。
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被本县查出来,绝不轻饶。去吧!”
八名尼姑齐声答应,叩头离去。
那西个尼姑则满心惊恐。
施公看向她们,厉声道:“你们西人做的坏事,自己心里清楚。还有什么可辩解的?速速如实招来!本县好了结此案。”
西个尼姑不敢狡辩,纷纷叩头,说道:“大人,小尼一时糊涂。没想到大人明察秋毫。
小尼们怎敢胡言狡辩,只求大人看在佛祖的份上,从轻发落。小尼日后一定改邪归正,谨守清规。”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百断奇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