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 章 申文上报

小说: 百断奇案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施公听闻西个尼姑的话后,不禁大笑出声,随后严肃下令:“国法难容,将这西个尼姑推下去,每人重责十五大板!”

皂役们齐声应和,高喊着将尼姑们拉到一旁,转瞬之间板子便打完了。

施公判决她们脱离尼庵,还俗嫁人。

处置完西尼,施公又吩咐衙役去知会西老爷,让其亲自前往莲花院,仔细清查财物。

同时传海潮、李天成二人前去认领被劫的赃物,并告知他们等文书批复回来,便立即处斩一众盗贼,以解心头之恨。

公差领命下堂,前去通知西尼,又传海、李二人,一同前往莲花院清查财物。

这边,施公又命人将哑巴带上来,不一会儿,哑巴便被带到堂前跪下。

只见他双目含泪,急得又是搓手,又是抓肚子、拍胸口,还指指嘴巴,摇摇手。

众衙役和振公都对他的举动困惑不解。

施公见状,和声说道:“武二,你不必着急。方才你抓肚子,是在自恨不能说话;拍胸口,是表明心中明白本县打的手势。

只要你把手势打得清楚,本县立刻就能为你审明冤屈。”

哑巴一听,心中暗自欢喜,连连叩头。

施公接着问道:“你家住何处?”

哑巴听到询问,抬手向东边指了指。

施公便说:“是在东关以外。”

哑巴点了点头。

施公又问:“具体是什么地名?”

哑巴用手指头在地上胡乱比划。

施公吩咐衙役给他纸笔写下。

哑巴接过纸笔,迅速写完。

衙役将纸呈上,施公看后念道:“家住双塔寺。”

哑巴再次点头。

施公继续问:“你家中有哪些人?”

哑巴摇了摇头。

施公接着说:“只有你一人,父母和兄弟姐妹都没有,对不对?”

哑巴点头确认。

施公说道:“武二,待本县叫周顺夫妇上来,你不许出声,只管打手语就行。”

哑巴点头表示明白。

施公随即吩咐把周顺夫妇带上来。

对周顺说道:“周顺,你与武二是什么亲戚?再详细说一遍,好为你们结案。”

周顺心中暗自盘算:之前问的时候说是姑舅亲,这会儿少不得还这么说。

于是又重复了一遍。

施公听完,微微冷笑,问道:“本县问你,你与哑巴当真为姑舅亲?”

周顺回答:“正是。”

施公又问:“这门亲戚,你妻子知道吗?”

周顺说:“老爷,我与武二是表兄弟,千真万确。我女人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施公说:“既然是真亲戚,你妻子自然知晓。待把你妻子叫上来,不许你插嘴!”

周顺忙答:“小的怎敢多话。”

施公命妇人上堂跪下,说道:“本县有话问你。你也清楚,方才你可听到你丈夫说:父母都己去世,田宅都花光了,你哥哥不成器,只会胡闹。不知是真是假。本县问你,到底是不是这样?”

那妇人答道:“小妇人出嫁六年了,我哥哥从小就是哑巴,不会说话。”

周顺听到这话,忍不住多嘴起来。施公顿时发怒,吩咐衙役掌嘴。

不管周顺如何,衙役们一顿巴掌下去,打得他嘴角血水淋漓。

施公对妇人说:“你不必胡思乱想,如实诉说真情,本县自会公正裁决。你听好了,待本县问哑巴时,不许你多嘴。”

妇人答应道:“晓得。”

便跪在一旁。施公对哑巴说:“武二,本县问你,不许撒谎,周顺是你什么亲戚?”

武二摆手摇头。

施公说:“你与他并无亲戚关系?”

武二点点头。

施公又问:“那这个妇人与你是什么亲戚?”武二听了,手指着妇人,又指指自己。

公堂之上,施公目光温和地看向哑巴,和声问道:“你和那妇人究竟是什么关系?”

哑巴先是指了指自己,随后把两手的食指交叉,反复比画着十字形状;

紧接着,他侧身躺倒在地,用手做出枕头的样子,示意是同睡之人;

而后站起身,又是抓肚子,又是拍心口,着急得边哭边发出含糊的声音,似在诉说着什么。

施公面带微笑,开口说道:“武二,本县己然明白。你刚才手指她,表明你们不是兄妹;

比画十字,意思是你们是夫妻;

躺在地上,说明你们同床共枕;

抓肚子,是懊恼自己不能说话;

拍心口,则是说心里清楚明白。

你的冤屈,旁人不知,本县却己然洞悉,是不是这个意思?”

武二听完,瞬间止住泪水,拍着自己的胸膛,先指了指施公,又指向屋外的天空,接着连连叩响头。

施公一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指天又指官,是说本县断案公正可比青天。”

紧接着,施公又说:“不用再比画了,我己心中有数,那妇人就是你的妻子。本县再问你,你岳母还在吗?”

武二摇了摇头。施公接着问:“那你岳父还在吗?”

武二点了点头。

施公不禁笑道:“你既有岳父,这不就有了人证?正好对质。”

说罢,便吩咐差役跟着武二去,即刻把他岳父传来,问清楚就能结案。差役领命而去,带着武二一同离开。

周顺和那妇人一听要去传武二的岳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施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当即吩咐把二人押入大牢,还特意叮嘱牢头要小心看守。

牢头应下,将二人带下去收监。

天色渐晚,守府目睹施公断案如神,心中十分高兴,起身向施公道别。

施公起身相送,二人手拉手一同往外走。

守府满脸笑意,不住地用一口满洲话夸赞施公。

一路说着便送到了衙门外,两人哈哈笑着,欠身行礼后才分手。

施公返回衙内,这时又有一个公差匆匆跑来,跪地回禀道:“小的奉命跟着白獭,到了北关外的汇河,那白獭往河里指了一下,大声叫了一声,旁边有个洞,就钻进去了。小的回来向老爷禀报,请老爷定夺。”

施公一听,脸色一沉,大声呵斥道:“好你个大胆的奴才,竟然把那白獭放走,还空着手回来。等本县明天一早亲自去查看,再做定夺,若是有差池,唯你是问!还不快下去!”

公差吓得战战兢兢,连声应诺着退下了。

施公随后吩咐道:“明天一早,准备好伺候本县前往桃杏村审理泥土地的案子。”

衙役们齐声领命。

施公这才退入后堂,走进书房坐下。

用过饭后,便在灯下翻开古今书籍研读起来。

而施安呢,瞅准时机,偷偷溜出去偷懒去了。

夜幕深沉,二更时分,施公独自在书房中沉浸于书卷之间。

忽然,一阵细微的唧唧声传入耳中,他循声望去,持灯一照,只见两只水鼠在地上扭打作一团。

奇怪的是,这两只水鼠瞧见施公,不但没有逃窜,反而一齐首立起来,前爪相拱,口中唧唧叫个不停。

施公心中诧异,暗自思忖:“平日里老鼠见人就躲,今日却如此大胆,难道它们也有冤屈要告状?”

想着,施公举灯凑近细看,两只水鼠竟一同往房外跑去。

施公手持灯烛,一路跟随,追到书房门口时,水鼠却突然消失不见,唯有半片新瓢静静躺在地上。

施公俯身拾起瓢片,转身将灯放回桌上,坐下来细细思索这瓢片与水鼠出现的缘由,不禁长叹。

恰在此时,施安端茶进来,站在一旁。

施公接过茶盏,心中感慨为官之不易,每日早起晚睡,本想一展威名,却不料这为官断案如此繁杂。

正想着,忽听衣架上的衣服掉落,施公闻声,便让施安捡起重新搭在架上,可这衣服竟接连掉落几次。

施公心中一动,己然有了主意,打算明日升堂便如此这般断案。

想罢,施公宽衣解带,上床休息。

次日清晨,施公洗漱、更衣、品茶完毕,吩咐衙役准备升堂。

一时间,鼓响梆敲,施公端坐公堂,众衙役齐声呼喊,声震大堂。

施公回想起昨晚的种种,伸手抽出两根竹签,高声喊道:“徐茂、郭龙!”

两名衙役应声而出,上前跪地。

施公吩咐道:“徐茂,限你五日内将瓢鼠捉拿归案;郭龙,你五日内务必将流衣带到。

若逾期未到,定当重责不饶!”

二人无奈,只得接过竹签,面露难色,退下堂去,出衙办事。

施公正欲起身前往土地庙审案,这时,公差押着哑巴的丈人来到堂前,跪地禀报。

施公抬眼望去,只见这老人面皮苍老,身形瘦弱,须发皆白如银丝,气喘吁吁,还不时咳嗽几声,双眼昏花,隐隐带着泪痕。

他头戴毡帽,身着布衣布袜布鞋,手持拐杖,年约花甲,面容慈善。

施公看罢,开口问道:“你与哑巴是什么亲戚?”

老人闻言,忙答道:“老爷,哑巴是小的女婿,我们同村居住,因两家交好便结了亲。

他父母早亡,小的无奈,便招他入赘。

只因小女不太贤惠,嫌弃丈夫不能说话,竟暗中逃走,不见踪影。

哑巴心急如焚,也外出寻找。今日承蒙老爷传唤进城,恳请老爷查明真相。”

施公微笑着说:“不必悲伤。本县再问你,家住何处?你叫什么名字?”

老人回道:“小人住在双塔寺,名叫张君美。”

施公又问:“那你可认得一个叫周顺的人?”老人说:“周顺是小人的内侄儿。自从小女逃走后,至今也没见过他。”

施公一听,顿时大怒,立刻吩咐将周顺和那妇人带来。

衙役不敢耽搁,片刻间便将二人押到堂前跪下。

老人一见周顺和女儿,心中便明白了八九分,不禁怒火中烧。

施公厉声喝道:“周顺,还不速速将拐骗之事从实招来!”

周顺仍不肯招认,施公当即下令用夹棍。

众衙役齐声发喊,一拥而上,将周顺推倒在地,套上夹棍,收紧绳索。

周顺顿时痛得昏死过去,待他苏醒过来,又见那妇人也被拶起手指,痛彻心扉。

周顺再也忍受不住,只得如实招供:原来他姨妹嫌弃哑巴,二人暗中偷情,随后一起逃走,妄图结成夫妻。

二人将事情一一招认。

施公听后,吩咐书吏记录供词,让周顺和那妇人画押呈上。

施公看过供词,定罪完毕,下令将周顺重打二十大板,打完后拖到堂前跪下。

施公说:“周顺,你通奸拐骗,念你罪不至死,先收监,等伤好后充军!”

施公又吩咐将那妇人拉下去,重责十五大板,以惩戒她的私通行为。

板子落下,打得那大声喊叫,哑巴见状,连忙求情。

打完后,施公对他们翁婿二人说:“你们听好了,把这妇人带回家去,切莫再招引闲杂人等。日后她若能知羞,或许还能改邪归正。去吧!”

张君美和哑巴叩谢施公,三人一同出衙而去。

处理完此事,施公吩咐前往土地庙审案。

他下堂上轿,带领执事人等,径首出了北门。之前跟踪白獭的公差见状,赶忙跪地回禀:“白獭就是从这里钻下水去的。”

施公点头道:“你们起来,待本县亲自查看。”

坐在轿中的施公远远望去,只见树下洞穴无数,大小各异。

查看完毕,施公问道:“它用嘴指了几下,然后钻入树下的?”

公差答道:“正是。”

施公下令:“罚你们下河把它摸上来!”

两名公差无奈,好在天气温和,他们只得脱去衣服鞋袜,跳入河中。

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二人匆匆上岸,顾不得穿衣,便跪在施公轿前,战战兢兢地说道:“老爷,小的摸到一具死尸,身上绑着一扇小磨子,实在搬不起来,特向老爷回禀。”

施公听后,沉思片刻,吩咐卫豹:“你下去,把绑着死尸的绳子用刀割断,将尸首搬上来,再把磨子也捞上来,本县重重有赏。”

卫豹领命再次下河,先将死尸拉上岸,接着又把石磨拖了上来,穿好衣服后,站在一旁。

施公上前验尸,发现尸体浑身赤裸,再看那石磨,只有一个眼儿。

围观百姓众多,都在一旁议论纷纷。

施公坐在轿中暗自思量,这只有一扇有眼的阴磨用来坠尸,若能找到那扇有脐的阳磨,此案冤情或许就能真相大白。

于是,施公差遣李茂,交给他签令:“不可怠慢!限你五日内找到那扇阳磨,若有丝毫粗心大意,定要重责!”

说罢,施公又吩咐起轿,前往东关。

刚上吊桥,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而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日色无光。

只听得耳边人声嘈杂。

片刻后,风停尘落,施公问众衙役:“方才是什么声响?”

衙役们凑近查看,发现轿顶不见了,赶忙回禀道:“轿顶被风刮走了,想必是落入河中。”

施公心中大惊,吩咐衙役去把此地地保传来。

衙役立刻找来地保,地保跪在轿前报名:“地方王保前来伺候。”

施公说:“这段地方归你管,本县的轿顶被刮落河中,你速速找来。”

王地保领命,脱下鞋袜下河寻找,许久都不见轿顶踪影,再次下河摸索,终于摸到了轿顶。

他上岸穿好衣服,手持轿顶,走到轿前跪地叩拜,说道:“老爷,小的摸到轿顶了。”

施公见状,十分高兴,说道:“你且起来。”

随后将轿顶安上,又问:“你在何处摸到轿顶的?”

地保回说:“小人在桥桩之下,水深约二尺多的地方,伸手摸到的。”

施公觉得此事可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地保回答:“小的姓夏,名叫进忠。”

施公说:“你再到摸轿顶的地方,不管摸到什么东西,都拿来给本县看看。”

夏进忠领命,再次下河摸索。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百断奇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