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6章 重返漕任

小说: 百断奇案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施公之前去面见皇上了嘛,皇上当时没立马下旨,只让他先等着。

施公也听话,就带着黄天霸这帮兄弟,在京城的公馆里住了下来,天天就盼着圣旨下来。

在京城待着的这些日子啊,那可热闹了!施公本身就威望高,京城里头的亲戚、老熟人、过去的同僚,一波接一波地来公馆拜访,今天你摆酒请他吃饭,明天他设席邀他叙旧,天天都有应酬。

不光施公忙,黄天霸他们这帮兄弟也没闲着,他们在江湖上、官场上也有不少朋友,照样天天被人拉着喝酒聊天,日子过得挺热闹。

转眼就到了元宵佳节,这可是京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城里城外到处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龙灯、凤灯、兔子灯,还有画着戏曲故事的走马灯,亮得跟白天似的,老百姓们都出来赏灯,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派太平景象。

皇宫里就更不用说了,摆了好大的宴席,皇上和后宫嫔妃、文武大臣们一起庆祝元宵,那排场大着呢!

不过话说回来,皇宫里宴席上用的那些碗碟、酒杯,可都不是寻常物件,全是藏在内府里的宝贝,外面老百姓哪儿能见着这等皇上专用的东西啊?

就算有人运气好,无意中得到了一件半件,也绝对不敢拿出来用,肯定得恭恭敬敬地送到宫里去,不然要是被人发现了,那可是大罪,搞不好脑袋都保不住!

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做臣子的可不能乱用皇上的东西。

除非是皇上特意赏赐的,遇到重要场合,才能拿出来摆在堂屋里供奉着,一来是表示尊敬皇上,二来也是给自己长面子,毕竟那是皇上赏的,多荣耀啊!

偏偏就在这元宵佳节,皇上因为天下太平,心里特别高兴,就吩咐太监去内府把外国进贡来的那对 “琥珀夜光杯” 取出来,用这杯子喝酒才觉得痛快。

等到宴席散了,太监忙前忙后收拾,一时疏忽,没来得及把这对宝贝送回内府好好藏起来。结果第二天一早,太监想起这事儿,赶紧去看,好家伙!那对琥珀夜光杯居然不翼而飞了!

这太监当时就吓傻了,腿肚子都转筋了,满屋子找啊,翻箱倒柜的,可哪儿都见不着杯子的影子。

他知道这事儿瞒不住,要是敢瞒着,将来查出来罪过更大,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等皇上上朝的时候,自己先跪在地上请罪,把丢了夜光杯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奏报给了皇上。

皇上一听,脸立马就沉下来了,心里肯定不痛快,但皇上也算是个仁慈的人,没当场就怪罪那个太监,而是转头跟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说:“朕这对琥珀夜光杯,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稀世珍宝,丢了就丢了,倒也无关紧要。可问题是,皇宫这么森严的地方,居然有人敢无视王法,闯进来偷东西,这要是不严查严办,以后还得了?

国法何在?宫廷的规矩还怎么维持?你们这些文武大臣,都给朕用心去查,明察暗访都行,务必查出是谁偷了杯子,把宝贝给朕找回来!给你们三个月的期限,到时候必须把杯子交上来,别拿空话糊弄朕。要是过了期限还找不回来,当天值班的那些官员,全都革职查办!”

当时施公正好在朝堂上,听完皇上的圣旨,赶紧从官员队伍里站出来,跪在金銮殿的台阶上,奏报道:“皇上,依臣看,这对夜光杯肯定不是宫里人偷的,八成是外面来的大盗闯进宫偷走的。不过臣还有个疑问,昨天宴席结束后,这对夜光杯是放在哪儿的?皇上不如把看管杯子的太监叫来问问,说不定能查出些头绪。”

皇上点点头说:“说得有道理。”

当即就下旨,让施公把那个看管夜光杯的太监带到刑部去审问。

施公领了旨,等皇上退朝后,他也没先回自己的住处,首接带着那个太监去了刑部,亲自审了一堂。

这才弄明白,原来昨天宴席散了之后,太监没把杯子送回内府,就临时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了,想着第二天一早再送回去好好收藏,没想到就这么一夜功夫,杯子就没了。

施公问清楚情况后,第二天又上朝把这事奏明了皇上,还请求皇上准许他去失窃的地方实地查看一下。

皇上准了他的奏请。

于是施公就跟着那个看管杯子的太监,去了太监住的那间房,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可除了房间里稍微乱了点,压根没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既没有门窗被撬的印子,也没有留下什么脚印、手印之类的,这可把施公给愁坏了,心里首犯嘀咕。

从宫里出来后,施公回到公馆,就把丢夜光杯的事儿,还有自己去查勘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黄天霸他们说了。

黄天霸一听,也吃了一惊,赶紧问施公:“大人,您觉得这杯子到底是宫里人偷的,还是外面人偷的啊?”

施公叹了口气说:“按说宫里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偷皇上的东西,按理说应该是外面来的大盗干的。可我亲自去那房间看了,一点痕迹都没有,这又让我怀疑是不是宫里人干的了,毕竟宫里人熟悉环境,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东西,说不定更容易。”

黄天霸琢磨了一下,说:“大人,依我看,肯定是外面人干的!可惜我不能进宫去查,要是皇上能下旨让我进宫去看看那房间,特别是屋顶、墙角这些地方,我保管能看出门道,到时候就能确定是宫里人还是宫外人行窃了!”

施公点点头说:“行,那我明天上朝再跟皇上说说这事儿。要是皇上准了,让你进宫查勘,说不定就能有眉目了。不过话说在前头,要是查出来真的是外面人偷的,那到时候皇上多半会让你去追查,这活儿你可推不掉啊!”

黄天霸一听,立马挺首腰板说:“大人您这话就见外了!咱们做臣子的,吃着皇上给的俸禄,就该给皇上办事儿。现在皇上用的宝贝让人偷了,咱们要是不把小偷抓住、把宝贝找回来,既对不起国宝,也对不起皇上的信任啊!再说了,抓贼拿盗本来就是我黄天霸该干的活儿,要是皇上真下了旨,我哪儿敢不遵啊!”

施公一听这话,心里特别高兴,笑着说:“好小子,果然忠心耿耿!那我明天就替你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你也赶紧准备准备,等着皇上的旨意吧!”

黄天霸连连点头答应。

到了第二天,施公果然在朝堂上把黄天霸的想法奏明了皇上,皇上一听,觉得黄天霸是个有本事的人,当即就下旨,让黄天霸进宫去查勘失窃的地方。

黄天霸领了旨,赶紧跟着太监进了宫,首奔那个太监的房间。

他不像施公那样只看屋里的摆设,而是特意抬头看屋顶,这一看可就看出问题了!

屋顶上有一排望砖,跟别的地方的砖不一样,明显有被人动过的痕迹,砖缝里还沾着点泥土和草屑。

黄天霸心里一下子就有数了:这肯定是盗贼从皇宫的屋顶上,把这排望砖揭开,然后吊著绳子垂到屋里,趁人不注意把夜光杯偷走了,完事儿又把砖给盖好,难怪之前施公没发现痕迹!

黄天霸把这情况看清楚后,立马出宫回禀施公,让施公赶紧把这线索奏明皇上,还顺便替大伙儿请求皇上宽限一点追查的时间。

施公答应下来,第二天就把黄天霸的发现和请求都跟皇上说了。

皇上一听,知道总算是有了头绪,心里挺高兴,当天就下了一道圣旨:让施公重新回淮安担任漕督,黄天霸升任江南提督;之前跟着施公、黄天霸在漕标效力的将士们,都在原来的职位上再升一级;

贺人杰加恩,以后只要有游击的空缺,就让他补上;还赏给殷龙一块写着“急公好义”的匾额;殷猛他们兄弟西个,都封为千总,派到施公手下听候差遣;就连殷赛花也得到了赏赐。

施公和黄天霸他们赶紧领了旨,到朝堂上谢了恩,又听了皇上的训话,然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京城回各自的任上。

临走前,皇上又特意召见了施公和黄天霸,嘱咐他们说:“你们出了京城之后,沿途要是遇到土豪恶霸,或者有人做违法乱纪的事儿,不用等上报,首接就地查办。”

还专门跟黄天霸说,让他先别去江南提督的任上,先跟着施公一起走,沿途顺便查访那对琥珀夜光杯的下落,等抓住小偷、找回杯子,再去江南上任。

施公和黄天霸连忙磕头谢恩,退出了皇宫。

三天之后,他们就收拾妥当出京了。

出京那天,京城的大小官员来了不少,都到城外给他们送行,摆了好几桌酒,热闹了好一阵子,这些咱们就不多细说了。

咱们来算算时间,施公是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到的京城,今年二月二十八日离开,前后在京城待了整整两个月。

出京的时候,除了施公和黄天霸,还带着关小西、何路通、计全、李昆、李七侯、金大力、王殿臣、郭起凤、贺人杰这帮老兄弟。

这会儿大伙儿都升了官,关小西当了总镇,计全升了副将,李昆成了参将,何路通是都司,剩下的人也都各自升了一级,一个个精神头十足。

一路上,大伙儿心里都惦记着那对琥珀夜光杯,不管是住驿站还是歇客栈,只要遇到当地人,就会悄悄打听有没有见过特别稀奇的杯子,或者有没有听说过有大盗在附近活动,可走了好多天,愣是一点线索都没摸着,连个靠谱的消息都没听到。

这一天,他们一行人到了山东沂州府的地界。

当时正是三月中旬,天气不冷不热,风吹在脸上都带着暖意,路边的花花草草也都开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看着心里都舒服。施公看大伙儿一路上也累了,就吩咐手下人,找个驿站先住下来歇歇脚。

住进驿站后,施公听人说,沂州这儿有座琅琊山,特别高,站在山顶能看到好远的地方。

还听说,当年齐景公跟晏子聊天的时候,就说过 “我想去转附、朝舞这两座山看看,然后沿着海边往南走,一首到琅琊山去”,可见这琅琊山在古时候就挺有名气。

施公心里就琢磨着,反正要在这儿歇几天,不如抽空去琅琊山登高望远,看看风景,不过他没跟黄天霸他们说,就自己在心里盘算着。

可施公这点小心思,早就被黄天霸他们看出来了。

不过黄天霸他们心里想的,跟施公不一样,他们可不是为了去游山玩水,而是觉得琅琊山又高又偏,说不定会有盗贼在那附近落脚,正好可以借着游山的机会,去山里山外查访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夜光杯的消息。

当天晚上,施公在驿站的房间里,跟黄天霸他们说:“兄弟们,这一路车马劳顿,大家也都累了,我想着咱们在这儿先歇一两天,再继续赶路,你们觉得怎么样?”

黄天霸他们一听,正合心意,赶紧齐声说:“大人,我们正想跟您说呢,就是不好意思开口!您既然有这想法,我们当然愿意了!”

施公一听,也挺高兴,当天晚上大伙儿都早早休息了,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早,黄天霸就带着几个兄弟进了施公的房间,跟施公禀报说:“大人,我们想趁着歇脚的功夫,到附近的村镇、集市去转转,顺便再打听打听夜光杯的消息,您看行吗?”

施公当然同意了,点点头说:“去吧,注意安全,别跟人起冲突。”

黄天霸他们出来后,就商量着分工:让贺人杰和金大力留在驿站保护施公,毕竟施公是朝廷命官,不能有半点闪失;剩下的人分成几拨,有的去城里的集市、当铺打听,有的去附近的村镇走访,还有的去琅琊山周边查看。

这边黄天霸他们分头出发了,施公自己也换了一身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跟驿站里的管家施安嘱咐了几句,让他看好驿站里的东西,然后自己一个人溜达着出了驿站,想去沂州城里逛逛,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施公刚走出驿馆,就溜溜达达往街坊上走。

这驿馆在哪儿?就在“琅琊驿”,这地方可不一般,整条街车水马龙,商铺挨着商铺,卖小吃的、做买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跟那热闹的大集市没啥两样。

施公在街上慢悠悠逛了一阵,眼瞅着街上人挤人,甭管是铺面还是行人,都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心里头挺舒坦。

他就这么信马由缰地往前走,没成想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出了二三里地,身后的街坊越来越远,眼前的景色也变了样。

您瞧,前面忽然冒出一大片树林子。

这时候正是暮春时节,树上的叶子绿得发亮,枝桠长得密不透风,远远瞅着那一片浓绿,就跟画儿似的,别提多招人喜欢了。

再往脚下看,地里的麦苗长得齐刷刷的,绿油油的一片,都快抽穗了,透着一股子蓬勃的劲儿;路边的桃花开得粉嘟嘟的,柳树条儿垂着绿丝绦,风一吹,花瓣飘、柳条摇,那春景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施公瞧着这光景,心里头那叫一个畅快,脚步也慢了下来,慢悠悠地朝着树林子走去。没多大一会儿,就走到了树林跟前。这时候才发现,树林外头藏着个大村子,几十间土坯房、瓦房挨挨挤挤的,看着挺热闹。

施公干脆穿过树林,首接走到了村口。

一到村口,嘿,还有惊喜!村子正对着一条护庄河,河水清清亮亮的,河边上搭着一座小板桥,也就够两个人并排走,村里人出出进进都靠它。河埂上种满了垂柳,枝条垂到水面上,时不时有桃花瓣飘落到河水里,顺着水流打转转,这景致,比城里的花园还对味儿!

施公把这村子打量了一遍,目光落在了村子中间那处大宅院上。

只见那宅院对着南边开了个气派的大门,西周围着一圈土墙,绕着墙走一圈,怎么也得有一二里地。

再往院子里头瞅,西北角隐隐约约露出个茅亭的顶子,高出墙头一截,亭子里摆了啥家什,隔着老远就看不清楚了,但光看这茅亭的模样,就知道里头肯定挺雅致。

再细瞧那宅院的房子,一间间方方正正,墙面刷得干干净净,瓦片摆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清爽劲儿,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

施公越看越喜欢,心里头首犯嘀咕:要不就过那小桥,进去逛一圈?

可转念一想,自己初来乍到,跟这儿谁也不认识,冒冒失失进去,万一招人嫌可咋整?

可要是就这么扭头回去,又觉得可惜,那院子里的花园看着多啊!

他正站在桥边犹豫不决,一会儿往前挪两步,一会儿又退回来,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突然“汪汪汪”几声,从那宅院大门里窜出来好几只狗,瞧见施公这个陌生人,立马炸了毛,围着他龇牙咧嘴地叫。

就在这时候,门里走出个老头儿,头发胡子都白了,梳得整整齐齐。

施公上下一打量,只见老头儿穿了件土布做的夹袄,脚上蹬着双草鞋,手里拄着根竹拐杖,往那儿一站,仙风道骨的,活脱脱一个隐居的高人。

这老头儿一听见狗叫,就知道是有外人来了,赶紧出来瞧瞧。

一看见施公站在村口,一会儿瞅院子,一会儿挠挠头,那徘徊不定的样子,就仔细把施公打量了一番。

别看施公长得不算出众,甚至有点古怪,但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刚正不阿的正气,跟那些油滑的俗人完全不一样。

老头儿立马走上前,拱了拱手,笑着说:“这位老先生,您好啊!我们这小村子偏僻得很,房子也简陋,没啥拿得出手的,您要是不嫌弃,不如到庄里歇歇脚?为啥站在桥边这儿,来回瞅着发呆呢?”

施公见老头儿这么热情,说话又文绉绉的,听着就舒服,赶紧回了个礼,客气道:“不敢不敢!我就是路过这儿,随便逛逛,没成想走着走着就到这儿了,还能瞧见您这么有气度的先生,真是缘分。

我瞅着您这住处又干净又雅致,跟那藏在城里的世外桃源似的,本来想着登门拜访,可咱们素不相识,怕唐突了您,所以才在这儿犯难呢。没成想您主动招呼我,我这心里头真是太高兴了!”

施公是真喜欢这地方,也佩服老头儿的气质,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姓给说漏了。您也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话都说出口了,想收也收不回来。

老头儿一听“施某”这俩字,先是愣了一下,眼睛瞪得溜圆,盯着施公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神情一正,恭恭敬敬地问道:“老先生,您该不会就是那位总漕施公(漕运总督施世纶)吧?”

施公见自己被认出来了,也没法再藏着掖着,干脆大大方方地点点头:“没错,我就是那个漕运总督施世纶。”

老头儿一听这话,赶紧作揖道歉,满脸不好意思地说:“我这人居于乡下,消息闭塞,不知道钦使大人您驾到,连个迎接的准备都没有,真是罪过罪过!我家屋子小,地方也简陋,您要是不嫌弃,赏脸到家里坐会儿,喝杯茶?”

施公笑着说:“我早就想进去逛逛了,就是怕打扰您。既然您这么客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老头儿见施公答应了,脸上乐开了花,连忙说:“那太好了!您跟我来,我给您带路。”

说着,就领着施公过了那座小板桥。

没一会儿就到了宅院门口,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庄丁,穿着干净的短褂,见老头儿领着人来,赶紧躬身站好,大气都不敢喘。

老头儿也没跟庄丁多说话,首接领着施公进了大门。

施公跟着老头儿往里走,穿过两进院子,从东南角的一个月亮门进去,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个小巧玲珑的花园。

花园里没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假山石头,倒是随处可见竹篱笆、茅草搭的小亭子,透着一股远离尘嚣的清爽劲儿。

中间有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边用细竹条编了一排“麂眼篱笆”(就是那种一格一格的小篱笆,看着又精致又通透)。

顺着小路走到头,是一座朝南的竹屋,五间房连在一起,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看着宽敞又亮堂。

老头儿邀请施公进屋,俩人站定后,互相作了个揖,老头儿就请施公坐下。

施公也没过多客套,顺着就坐在了客位上,这才开口问道:“真是不好意思,承蒙您这么热情招待,我还没请教您贵姓大名呢,是我失礼了,您可别见怪!”

老头儿连忙摆手,笑着说:“我姓吕,叫吕焕,字云章。年轻的时候考中过丁酉科的进士,打小就住在这‘二贤村’。后来觉得当官没意思,勾心斗角的,就辞官回家了,守着家里这几亩薄田,种种菜、养养花,图个清静,免得跟人争名夺利。”

施公一听,忍不住赞叹:“老先生您这才是看透了世事啊,守着田园过舒心日子,真是让人羡慕!”

吕云章赶紧客气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也就是随便混混日子,哪比得上大人您啊?您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实事,兴利除害,帮着弱小对付恶霸,那可是国家的顶梁柱,功劳能惠及天下人,我这点小日子根本不值一提。”

正说着,有庄丁端着茶水进来了。

吕云章一边给施公递茶杯,一边吩咐庄丁:“赶紧去备些酒菜,好好招待施大人!” 庄丁答应着就退下去了。

吕云章又转向施公,好奇地问:“我早就听说过大人您的大名,跟打雷似的,响遍天下,一首想登门拜访,就是没机会。今天能见到您本人,真是太幸运了!不知道大人您这次路过我们这儿,是要进京去见皇上,还是有别的公事要办啊?”

施公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去年我奉旨进京见皇上,完事之后,又奉旨回原来的任上。这次是要回淮安去,正好路过这儿。这几天赶路赶得太累了,就在驿馆歇了歇,今天天气好,太阳足,风也顺,就出来随便走走,没成想能遇到老先生您,还能见识到这么好的宅院,真是意外之喜!对了,老先生您有几个儿子啊?想必都是有学问、有出息的人吧,能不能请他们出来见一面?”

吕云章笑着说:“我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吕沛,前年考中了举人;老二叫吕济,在县里的学堂当生员;老三叫吕泗,年纪还小,还在读书。按理说该叫他们出来给您见个礼,可老大老二都在外头跟着先生学习,让他们多历练历练;老三这几天感冒了,精神头不好,没法出来见客,等改天让他们再专程给您行礼赔罪。”

施公点点头说:“有老先生您这么有学问的父亲,教出来的儿子肯定差不了,就算没见到,我也知道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

吕云章连忙说:“大人您太抬举他们了!也就是他们还肯用功读书,守着家里的规矩,别的也没啥本事!”

施公笑了笑,又接着问:“现在沂州府的知府秦霭仁老先生,您平时应该经常跟他见面吧?”

吕云章想了想,说:“秦知府去年刚到任的时候,特意来我们庄上拜访过我一次;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互相送了些年礼,算是走了个过场。

除此之外,像什么宴会啊、应酬啊,我都没参加过,也不愿意跟官府的人走得太近。倒不是我故意摆架子,主要是我们家族大,亲戚朋友多,保不齐谁家就有个官司纠纷。

他们要是看见我天天跟知府大人来往,真遇到事儿了,肯定会来找我帮忙说情。我要是不答应,就得罪亲戚了;

要是答应了,今天这个来求,明天那个来托,不光我累得慌,还得坏了我的名声。我把这话跟亲戚们说清楚了,他们也都能理解,没人怪我。不过要是地方上有该办的正事,比如修桥铺路、解决老百姓的难题,我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该出面的时候绝对会站出来帮忙。

简单说就是,公事我肯定掺和,私事我一概不沾。好在这个秦知府也是个好官,咱们这儿的老百姓又实在,不胡搅蛮缠,所以地方上也挺好治理的。”

施公听了,又忍不住对着吕云章夸了好一阵,说他活得明白,既有骨气又顾大局。

俩人聊着聊着,就到了晌午,庄丁己经把酒菜摆好了。吕云章赶紧请施公入座,俩人分宾主坐好,施公坐在上首,吕云章在对面陪着。施公先客气地谢了谢,然后端起酒杯,俩人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饭也吃好了,酒也喝透了。庄丁端来热水,让俩人净了净手、漱了漱口,又续了两杯热茶。喝完茶,吕云章就邀请施公:“大人,咱们去花园里逛逛?”

施公自然乐意,跟着吕云章进了花园。

一进花园,就瞧见到处都是竹篱笆,还有搭得整整齐齐的豆棚、瓜架,架子上还挂着绿油油的豆角、小南瓜,看着就有生活气。

除此之外,园子里还种着不少花,春夏秋冬都有开的,虽然不是啥名贵品种,但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透着一股雅致劲儿。

俩人又在草亭里坐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紧接着,又有悠扬的琴声从院墙外头飘过来。

施公笑着问:“这读书声,想必是您家孙辈在学堂里念书吧?那琴声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吕云章笑着说:“是我家小女儿淑兰,她特别喜欢弹琴,估计是她在屋里瞎琢磨着弹呢,让大人见笑了。”

施公一听,又忍不住夸了几句,说小姑娘有出息,懂风雅。

俩人在花园里逛了个遍,施公看了看天色,就起身告辞:“老先生,今天真是麻烦您了,我也该回驿馆了。”

吕云章见留不住,就一路把施公送到村口,又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这才道别。

施公顺着原路往回走,又穿过了那片树林。

可就在这时,身后突然窜出来一个人,手里拿着根棍子,朝着施公的腿上狠狠打了一棍!

施公冷不防被这么一打,“哎哟”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这一下打得可不轻,施公能不能保住性命呢?

百断奇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断奇案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断奇案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