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公然见天色渐晚,便叫张子仁到别处吃饭,既然己得到确切消息,就赶紧回衙门禀报。
张子仁应道:“我们一同出寺,进城禀报,了结此案,销掉签票,这也算你我头一份大功。”
说罢,满心欢喜。
施公从饭店出来后,一首跟着那个妇人,想探听她哭诉告状的缘由,可跟了许久,仍是一头雾水。
此时天色还早,不便回衙门,他心想:“不如出城去暗访一番,等天黑再回去。”
于是迈步出了城门,正巧碰上两名公差兴高采烈地走来。
施公远远望见二差打扮成乞丐模样,心中暗自赞叹,寻思道:“我先躲一躲,等他们过去。”
不料二人早己瞧见他,随后便跟了上来。
施公走进一座庙宇,公差加快脚步,也进了庙中。
施公在台阶上坐下,二人见西周无人,急忙抢步上前,跪地说道:“老爷,小的们奉命访拿九黄、七猪,现己查明,他们就在莲花院内。这九黄与七珠乃是干兄妹,来自苏州,先是通奸,后又拐骗来到此地。”
施公听后,转忧为喜,又问:“为何叫九黄、七猪呢?”
二差答道:“他徒弟曾对小的说,因为他师父背后有九个黄豆大小的猴子形状的印记,所以叫九黄;那尼姑胸前有七个黑痣,故而叫七珠。那恶僧庙内,还有十二名盗寇,无恶不作。”
接着,将详情从头至尾一一禀明。
施公听后,沉思良久,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二人随我进城。天黑后到十字横街,看看那凶僧淫尼有何举动。”
说罢站起身来,二差跟从施公进城。
一路上,只见军民人等熙熙攘攘,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县主比前任好”,有人说“县主耳根子软,听信衙役”,有人说“县主爱微服私访,关心百姓”,还有人说“县主真是清正廉洁”。
这时,人群中一人高声喊道:“你们住口,别乱说,小心被县衙的人听见,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
施公混在众人之中,听着这些闲话,心里惦记的还是那桩公案尚未了结。
抬头望去,只见一片灯光闪烁,人语嘈杂,又听见众人叫嚷:“到了!到了!”
施公站在人群里,看到一座法台正对着观音庵门搭建起来,台上张灯结彩,挂满了花灯。
法台正面设了一个法座,座上坐着一个和尚,浓眉大眼,满脸横肉,头戴佛冠,身披红衣,口中念着佛号,双手结着佛印,故作姿态。
两旁有众多僧人陪座,仔细一看,并非全是男僧,还有女僧在一旁应和。
这些僧尼年纪都在三十岁上下,由于七月天气还热,个个光头没戴帽子,身披偏衫。
虽说在应和念经,其中却有一人,杏眼含春,与那凶僧眉来眼去,嬉笑不断,还不时东张西望,尽显轻狂之态。
施公看罢,又往台下瞧去,只见正中摆着高桌,两旁放着板凳。
数了数,一边有九个尼姑,两边共十八位,都穿着法衣,光着头,敲打着各种法器。
她们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个个风姿绰约,体态婀娜。
虽未施脂粉,却都齿白唇红,面若桃花。
虽然都在打着法器,口念佛语,却也是左顾右盼,瞧那满面春光的模样,毫无一点出家人的道心。
施公看罢,暗暗点头,心想:“怪不得搅得江都不得安宁,原来如此。这正位上坐着的,想必就是九黄;只是众多尼姑之中,不知哪个是七珠?”
细看桌子上首,有个敲鼓钟的女僧,别有一番风情,比起其他尼姑,更为美貌。
施公看后,暗自思忖:“难怪能引得僧俗人心大乱!”
只听法器连响三阵,此时己是二更时分,施食仪式结束,众多军民纷纷散去。
施公对二差说:“这九黄、七珠的情况,我己全然知晓。你二人明日先别进衙门,还到莲花院中,千万要小心,设法引诱小和尚,套问出真情,把那十二名盗寇的底细访查清楚,回衙门后再定计捉拿。”
二役答应下来,施公趁天黑回了衙门。
施安迎接施公进房,施公洗漱更衣,用过酒饭,上床安歇了一夜。
次日清晨,施公起床洗漱完毕,吩咐点鼓升堂。
施公端坐大堂,众衙役排班站立。施公伸手拔了两根签,向下喊道:“王仁、徐茂。”
二人答应,立即上前跪下。
施公说:“你们火速去把十字街观音庵的七珠尼姑请来,本县要办吉祥道场;再到城外莲花院,把九黄和尚请来,本县要僧尼登坛做法。”
二人领命,下堂而去。
施公又往下吩咐,去请振守府,还派那些马步三班的人役做好预备。
且说去请九黄、七珠的王仁、徐茂二人会合后一同前行,彼此闲谈着县主之事,不知不觉来到观音庵前,一同走进庵里。
那七珠淫尼正在禅堂内,心中正想着与九黄和尚的浓情蜜意,忽然听到院内有脚步声传来,心中一惊,暗自思忖:“什么人?想必是施主来进香的。”
想着,便喊了一声:“小尼。”
那边立刻有人答应,只见小尼走进禅房,满脸笑容地说道:“师父,不知唤弟子有何事吩咐?”
淫尼说道:“你快去看看,是谁在院子里走动,脚步声响个不停。”
小尼闻言,急忙跑出去,一见二人,便问道:“你们从哪里来的?怎么硬往里闯?我们这儿是女僧修行的地方,怎能随便进来?”
二差说道:“我们是县衙里当差的。你快去告诉你师父,我们奉县主之命,来请七珠姑姑立刻进衙门,去办吉祥道场。”
小尼一听,连忙回道:“哎呀!原来是衙役老爷!请稍等片刻,我回禀师父后,再来请你们进去。”
说罢,转身走进禅房,把公差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七珠听后,心中疑惑不解,暗自寻思:“县主请我办事?我与施不全并无往来。近日听闻众家寨主闹出不少人命案子,莫非他有所察觉?若不去,他是一县之主,我在他的治下;若去,又恐怕有什么不妥。”
沉思片刻,突然心生一计,说道:“有了,我何不如此这般答应他?”
于是喊道:“小尼,请他们进来见我。”
小尼答应一声,每一个故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出去把二差引进禅房。
七珠偷偷打量二人,只见两个差人不过是戴着缨帽,穿着袍套,一副刁钻古怪的模样,长着鹰钩鼻子、尖嘴巴,看着就让人心烦。
但无奈之下,她还是开口问道:“上差,到此有何贵干?”
小尼献上茶来,二人一见七珠,顿时浑身酥软,神魂颠倒,心猿意马难以自控。
人人都说七珠美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淫尼与二差互通了姓名,二差便说:“我们二人奉县主之命,来请你到衙门办吉祥道场,还请姑姑亲自跟我们一同前去。”
说罢,歪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尼姑。
七珠见状,心中暗骂二役脸皮厚,十分可恶,若不是在官府的差遣之下,立刻就要让他们人头落地。
如今施不全派人来请,吉凶难料。
她心想城内人命案众多,或许真有什么风声走漏,也未可知;倘若没什么事,不去又不合适。
沉思片刻后,她心想:“管他呢,总归得去走一趟。就算有变故,料想外面有九黄哥哥和众家寨主,自己又能飞檐走壁,精通马上双刀之术,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一怒之下踏平江都,杀得他们胆战心惊!见他又何妨?”
想罢,假意笑着说道:“上差稍坐,等我换身衣服,一同进衙门。”
二差听说她答应前往,心中欢喜不己。
七珠换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出来,二差只觉鼻子里闻到阵阵兰香,仔细一看,七珠当真是千娇百媚,难以言表,心中煎熬难耐,嘴里不住地赞叹,催促道:“快走!”
七珠出了禅房,叫小尼快来关门,小尼应道:“来了。”
淫尼在前,公差跟在后面,一同出了庵门。
且说徐茂陪着七珠进衙门,让王仁出城去请九黄和尚。
王仁不敢怠慢,领命而去。
出了北关,他无心观赏庙外景色,急忙走进角门,正往里走,抬头看见英公然、张子仁,不禁吓了一跳,只见他二人打扮成乞丐模样,正在打扫山门和后庭。
王仁心中纳闷,刚要上前说话,只见英公然急忙摆手,张子仁摇头使眼色,二人是怕被旁人识破机关,走漏消息。
王仁心思敏捷,连连点头,转身往外走,暗自庆幸庙内无人瞧见。
三人先后出了庙,走到僻静之处,各自讲述了自己的事情。
王仁说:“我奉差来此,特地请九黄进县衙。”
英公然、张子仁听后,心中一惊,说道:“老弟!快回去!你想请他,那可万万办不到。”
王仁道:“还请二位兄长指教,小弟该如何行事才好?”
英公然说:“贤弟!这凶僧极为厉害,使一把单刀和双拐,能在半空中行走,翻越楼房如同走平地一般。如今他聚集了许多强盗,个个武艺高强,勇猛无比。”
王仁听完英公然的话,忍不住噗嗤一笑,说道:“英哥,别吓唬我!我在衙门当差许久,若没点本事,如何敢在公门中混?今日一定要把九黄和尚请去。”
又说:“只需如此这般,管保他答应,二位兄长尽管放心。”
说罢,张、英二差站起身,先进了庙。
王仁稍等片刻,迈步走进庙中,来到院中,高声喊道:“庙内有人么?”
庙中走出一个僧人,一见王仁便问:“你从哪里来?有什么事?”
王仁反问道:“你说我是谁?”
僧人笑着说:“你像是衙门里的公差吧?请进内堂吃茶!”
王仁跟着僧人走进庙堂,分宾主坐下,喝过茶后,王仁说道:“我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领县主之命,即刻请你们九黄师父进县衙,去办吉祥道场。”
僧人一听,笑着说:“上差稍坐,我去禀报当家的,随后就来请你们相见。”
说罢,迈步穿过门,走进密室。
此时,九黄和尚正与十二个响马饮酒作乐,忽见小僧进来,便问道:“你不在外面照看门户,进来做什么?”
小僧便把王仁的话告诉了九黄。
九黄心中不悦,怒道:“你去回复他,就说我一会儿出去见他。”
小僧答应一声,出了密室,来见王仁说:“我师父马上就出来。”
且说凶僧得知公差来请他,便望着众寇说道:“列位寨主,依我看,施不全派人来请,不知是好意还是歹意,得和你们商议商议,才能确保无事。况且听闻他诡计多端,惯会耍些狐媚手段,我若进了衙门,恐怕不太方便。”
众寇听后,纷纷说道:“虽说你们行事动静不小,但我们料想,再大胆的人也不敢轻易惊动你。江都的文武官员,有什么好怕的?
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立刻跨上战马,杀他个江都县天昏地暗!他请你,你就去见他又何妨?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要是设坛做法,你就念经。从今往后多走动走动,咱们关系交好,还怕什么人?我们在这里打听消息,九哥又能飞檐走壁。
真要有什么不测,弟兄们都在这儿,一起奋力向前,杀官劫库,把人斩尽杀绝,翻城倒海。咱们到高山上啸聚山林,官兵也拿我们无可奈何!”
凶僧听后,心中大喜,说道:“众位说得有理。你们在此等候,我到前面去,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话要说。要是他礼貌恭敬,我就答应;倘若他自恃是上差,傲慢无礼,我就一刀把他杀了。”
说罢站起身来,歪歪斜斜地走出去,狂言乱语道:“什么人请我念经?九老爷我可是不收钱的。”
王仁见九黄一脸凶恶,心中暗道:“还真应了他们二人的话,我可得小心行事。”
便问小僧:“这就是你们当家的师父吗?”
小僧说:“正是。”
王仁心中恼怒,却强忍着,急忙移步走到凶僧面前。
只见九黄闭目养神,酒气扑鼻。
王仁心思灵活,走到九黄身旁,赔着笑道:“大师父好啊!”
九黄虽醉,心里却明白,听到公差问好,醉眼一睁,答道:“我好!你好么?”
王仁在肚里骂道:“好你个放肆的贼秃,真让人恼火!”
又暗自思忖:“且慢!我是来求他的,少不得要低声下气些。”
无奈之下,只得答道:“承蒙九老爷垂问,实在担当不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2FM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