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的深冬,许昌城被凛冽的寒风裹挟,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备战的肃杀之气。
望云楼顶层的书房内,青铜灯盏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将满室堆积的情报竹简与绢帛染成陈旧的金色。
刘文刀眉头紧锁,手持狼毫,在舆图上反复标注着军队行进路线和粮草补给点,笔下的朱砂痕迹如同干涸的血迹,触目惊心。
“文刀,先歇一歇吧。” 蔡文姬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身着一袭淡青色襦裙,发丝简单地用玉簪挽起,手中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当归茶。连日的忙碌让她的面容略显憔悴,可眼中的温柔却丝毫不减。
刘文刀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勉强笑道:“再等等,这战略部署图明日一早就要呈给丞相,容不得半点差错。”
话音未落,他便剧烈咳嗽起来,连日的操劳让他的身体愈发虚弱。
蔡文姬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快步上前将茶盏放在案头,伸手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你总是这样,不顾自己的身体。这茶能驱寒补气,快喝了吧。”
刘文刀端起茶盏,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望着蔡文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文姬,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若不是有你在,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蔡文姬脸颊微红,低头轻笑:“说什么傻话,我们本就该携手为丞相分忧,为这乱世早日平定出一份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蔡文姬始终陪伴在刘文刀身边。白天,她协助刘文刀整理情报,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和细腻的思维,总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出关键线索。
当刘文刀为某个战略问题苦苦思索时,她便会轻声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能让刘文刀豁然开朗。
一次,关于如何破解江东水师的防御,刘文刀陷入了僵局。他盯着舆图上长江的走势,喃喃自语:“江东战船高大,水师精锐,我们的军队不善水战,正面交锋必败无疑……”
蔡文姬见状,走到他身边,展开一卷关于江东地理的古籍,说道:“文刀,你看。长江虽险,但在濡须口上游十里处,有一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
若我们在此设伏,利用火攻,或许能打乱敌军阵脚。”
刘文刀眼睛一亮,仔细查看古籍中的记载,兴奋地握住蔡文姬的手:“文姬,你真是我的福星!此计大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三国卖情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慌忙松手,耳尖泛红。蔡文姬也红了脸,低头整理发丝,心中却满是欢喜。
夜晚,当刘文刀累得伏在案几上小憩时,蔡文姬会轻轻为他披上一件披风,生怕惊醒了他。
她坐在一旁,借着微弱的灯光,细细研读情报,遇到重要信息便会记录下来,等刘文刀醒来后再与他商议。
有时,她也会轻声吟唱着悠扬的曲子,舒缓这紧张压抑的气氛,让疲惫的刘文刀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然而,情报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日,天枢阁安插在江东的一名重要暗桩突然失联。刘文刀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着手调查。
蔡文姬见他焦虑不安,也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他一起分析线索。
“从之前的情报来看,他最后出现的地点是柴桑城的一家绸缎庄。” 刘文刀皱着眉头,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可现在绸缎庄己经人去楼空,肯定是出了事。”
蔡文姬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妨从与他有过接触的人入手。他之前为了传递情报,应该与一些商贩有过往来,或许能从他们口中得到消息。”
在蔡文姬的提醒下,刘文刀迅速安排天枢阁成员去调查相关商贩。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得知暗桩是被孙权的密探发现,不幸被捕。
虽然没能及时营救,但至少确定了暗桩没有泄露重要情报,这让刘文刀心中的大石落了地。
“文姬,多亏有你在我身边,不然我恐怕要乱了分寸。” 刘文刀感激地望着蔡文姬。
蔡文姬摇摇头,微笑道:“我们是彼此的依靠。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随着战前准备工作的推进,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刘文刀忙完手头的工作,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
蔡文姬也来到他身边,轻声说道:“这场雪真美,真希望有一天,天下太平,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
刘文刀转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深情:“会有那么一天的。等天下平定,我便带你游遍大好河山,看遍世间美景。”
蔡文姬脸颊绯红,羞涩地点点头,将头轻轻靠在刘文刀的肩上。
窗外的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屋内的两人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在这乱世之中,他们相互依偎,共同为曹操的南征大业努力着,也为属于他们的未来憧憬着 。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