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情报周旋

小说: 我在三国卖情报   作者:深蓝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三国卖情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建安西年暮春,许昌城柳絮纷飞如雪,望云楼密室中却弥漫着比硝烟更呛人的焦灼气息。刘文刀凝视着墙上巨大的冀州舆图,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地图上,仿佛一尊运筹帷幄的战神。案头堆满了来自冀州边境的密报,每一份都标注着袁曹双方的最新动向,而他手中的狼毫笔,正决定着这些信息的最终去向。

“阁主,袁绍的使者又来催问情报了。” 阿九小心翼翼推开门,声音压得极低,“还说若再拿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就……”

“就掀了天枢阁的屋顶?” 刘文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刚写好的密信卷成细筒,“去回了使者,就说三日后,定让他满意而归。” 待阿九离去,他展开另一张泛黄的绢帛,提笔在上面疾书,字迹力透纸背:“曹操骑兵三万屯于延津,实则……”

为了让情报更具迷惑性,刘文刀亲自带领蔡文姬等谋士,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反复推敲。他们在密室中模拟袁曹双方的决策过程,分析每个细节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袁绍生性多疑,我们夸大曹操在黎阳的驻军数量,他必定会调兵遣将,分散兵力。” 刘文刀指着地图上的黎阳,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但精锐虎豹骑的真正部署,要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三日后,袁绍的使者再次踏入望云楼。刘文刀笑容满面地递上一卷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曹操军队的部署。“这是最新情报,还望使者大人转呈袁将军。” 他特意加重语气,“曹操在黎阳屯兵五万,皆是精锐,不可小觑。” 使者接过地图,眼睛瞬间发亮,匆匆离去。

与此同时,曹操的信使也如约而至。刘文刀将一份竹简交到对方手中,神色郑重:“袁军内部矛盾重重,颜良与文丑争功己久,粮草运输又常因路线隐患延误。这些情报,还请曹司空过目。” 信使收好竹简,满意地点点头:“刘阁主果然守信,曹司空定不会亏待阁中兄弟。”

随着情报的传递,冀州边境的局势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袁绍得知曹操在黎阳 “重兵把守”,立即调遣两万大军前往防备,却不知这正中了刘文刀的圈套。而曹操根据天枢阁提供的情报,暗中派人破坏袁绍的粮草运输路线,同时离间颜良、文丑二人的关系。

望云楼内,刘文刀每天都在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当得知袁绍的军队在黎阳扑空,而曹操的计策初见成效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续密切监视袁曹双方的动向,尤其是袁绍的粮草补给线。” 他对阿九下令,“再派人去荆州,告知蒯祺,我们在冀州的布局己见成效,让他稳住荆州局势。”

然而,刘文刀的一举一动,都没能逃过有心人眼底。蔡瑁在襄阳得到消息后,冷笑道:“这个刘文刀,倒是个厉害角色。在袁曹之间周旋,还想插手荆州事务。” 他叫来张允,“派人盯着天枢阁在荆州的据点,一有异动,立刻汇报。”

另一边,袁绍也对天枢阁的情报产生了怀疑。“曹操在黎阳哪来的五万大军?这刘文刀,莫不是在耍我?” 他怒拍案几,“再去许昌,让他给个说法!” 使者再次来到望云楼,却被刘文刀以 “情报难免有误,愿补送重要消息” 为由搪塞过去。

为了进一步迷惑袁绍,刘文刀派人在冀州散布谣言,称曹操正在秘密调集大军,准备奇袭袁绍后方。袁绍听闻后,顿时慌了阵脚,又将部分兵力撤回,加强后方防御。而曹操则抓住这个机会,在正面战场发起猛攻,打得袁绍军队节节败退。

在这场情报的博弈中,刘文刀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袁曹之间巧妙周旋。他深知,一旦被任何一方识破,天枢阁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他不断调整策略,让每一份情报都似真似假,虚虚实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在冀州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而刘文刀也在此时,决定加大对曹操的支持力度。他将袁绍最后的精锐部队部署,以及粮草储备的真正地点,暗中透露给曹操。“曹司空若能把握机会,此战必胜。” 他在密信中写道。

当曹操收到这份至关重要的情报时,大喜过望:“刘文刀果然是个人才!此战若胜,定要好好犒赏天枢阁。” 而袁绍在得知自己的部署被泄露后,暴跳如雷,却也无力回天。

建安西年的冀州之战,以曹操的大胜告终。而这场胜利的背后,天枢阁的情报周旋起到了关键作用。刘文刀站在望云楼顶层,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天枢阁在乱世中崛起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他们。而他,早己做好了准备,继续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书写属于天枢阁的传奇。

深蓝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三国卖情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2FY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