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走春的脚步
大年初二的日头懒懒散散地爬过院墙,把青砖地上的炮仗碎屑晒得暖烘烘的。胡同里的脚步声比昨儿更密了,三三两两的人穿着新衣裳,拎着纸包点心,都是走亲戚拜年的——这是老理儿,初二得回娘家,或是去给长辈道喜。
林晓正帮着秦淮茹把晾干的年画往墙上贴。是张“五子登科”的画,五个胖小子穿着红肚兜,抱着鲤鱼、捧着元宝,笑得憨态可掬。浆糊是昨晚剩下的,还带着点面香,林晓用小刷子往画边角抹匀了,秦淮茹小心翼翼地往墙上按:“得贴正了,看着才喜庆。”
“秦姐,等会儿回娘家,我跟你一块去?”林晓边说边扶着画框,“我也给大爷大妈拜个年,顺便学学怎么挑拜年的礼。”
秦淮茹笑了:“求之不得呢,你跟着,路上还能跟我说说话。我备了两包槽子糕,再拎只傻柱炸的丸子,老人家准高兴。”
院里忽然热闹起来,傻柱扛着个大包袱从外头进来,里头鼓鼓囊囊的,看着分量不轻。“柱子哥,这是弄啥去了?”林晓探头问。
“给我师傅拜年去!”傻柱拍了拍包袱,“昨儿特意去稻香村买的蜜供,还有两斤上好的茶叶,我师傅就爱这口。”他眼角带笑,脚步轻快,“等会儿回来给你们带师傅家的糖瓜,那可是老手艺,甜到心窝里。”
许大茂穿着锃亮的皮鞋从二门跨进来,手里拎着个网兜,装着两瓶酒、一包水果。“哟,傻柱这是要出门?”他扬了扬手里的东西,“我跟我媳妇回她妈家,正好顺路,要不捎你一段?”
傻柱斜他一眼:“免了,你那车座子窄得跟马扎似的,我怕挤坏了我给师傅的礼。”话虽冲,嘴角却带着笑——大过年的,往日的磕绊也淡了些。
三大爷背着手在院里转圈,手里捏着本旧账簿,嘴里念念有词。“初一拜年收了五斤糖,初二走亲戚得回礼三斤,余下两斤能给孩子们当零嘴……”他见林晓和秦淮茹准备出门,停下脚步叮嘱,“去了长辈家,嘴甜着点,别空手,礼数得到位,这关系着一年的人缘呢。”
“知道了三大爷。”林晓笑着应,心里觉得这精打细算里,也藏着过日子的认真。
刚走到胡同口,就见小当和槐花被一大爷领着,正给隔壁的张奶奶拜年。俩丫头脆生生地喊“奶奶新年好”,张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往她们兜里塞橘子糖,橘瓣形状的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
“晓儿,你看这俩孩子,越来越懂规矩了。”秦淮茹眼里满是欣慰,又从布包里摸出块花布,“这是给小当做新袄的,等过了年暖和点就能穿。”
走在胡同里,处处是年节的热乎气。有院儿门口摆着拜年的点心匣子,盖儿敞着,露出槽子糕和萨其马;有孩子举着风车跑过,纸轮呼呼转,把风都搅得甜丝丝的;还有老太太坐在门墩上晒太阳,见了人就笑:“过年好啊,新岁如意!”
到了秦淮茹娘家,大爷大妈早等在门口,见了她们就往屋里拉。炕烧得热乎乎的,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冻梨,大妈给林晓倒了杯红糖水:“尝尝,自家熬的,驱寒。”大爷则拉着秦淮茹问院里的事,“傻柱那孩子过年没少帮忙吧?回头我让你哥给他送点好酒。”
林晓坐在炕沿上,听着他们絮叨家常,看着窗外的阳光落在窗台上的水仙花上,心里踏踏实实的。她想起刚到西合院时,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如今却跟着秦淮茹走亲戚,被长辈往手里塞糖,这日子像温水煮茶,慢慢就有了滋味。
往回走时,太阳己经西斜,把胡同的影子拉得老长。傻柱正从另一条巷子里出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见了她们就喊:“快尝尝,我师傅给的驴打滚,刚做的,糯着呢!”
林晓接过一块,糯米裹着黄豆面,甜面酱的味儿在嘴里化开。她看着秦淮茹和傻柱说着话往院里走,俩人的影子挨得很近,像幅安安稳稳的画。
胡同里的鞭炮声又响了,这次是孩子在放小呲花,火星子在暮色里划出金亮的线。林晓摸了摸兜里张奶奶给的橘子糖,糖纸有点粘手,却甜得让人心里发暖。
这走春的脚步,踩过了胡同的青石板,也踩进了日子的褶皱里,把年味儿带得更远,也把这院里人的情分,系得更紧了。新岁的日子,就这么在走亲访友的热闹里,往更踏实的地方去了。
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