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闹元宵的甜
过了破五,年味儿并没淡下去,反倒像酿在坛子里的酒,一天天愈发醇厚。转眼到了正月十五,胡同里早挂起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圆的、方的,还有做成兔子、鲤鱼模样的,傍晚一点亮,整条街都浸在暖黄的光里。
西合院的人从初八一过就开始忙元宵。三大爷翻出了积灰的竹篾,戴着老花镜扎灯笼,手指虽有些抖,扎出的骨架却比往年更周正;傻柱跑了趟干货铺,买回袋上好的黑芝麻,说要做芝麻馅元宵,“保准比外头卖的香”;秦淮茹则把攒了几天的糯米泡上,打算自己磨粉,“现磨的米香足,吃着更糯”。
林晓被分配了剪灯花的活儿。她找出红纸,裁成方块,铰出“福”字、“喜”字,还有缠枝莲的纹样,打算贴在灯笼上。小当和槐花凑在旁边看,手里也拿着小剪刀,学着她的样子剪,虽剪得歪歪扭扭,倒也有模有样。
“晓儿姐,这兔子灯能给我一个吗?”槐花举着自己剪的丑兔子,眼睛亮晶晶的。林晓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等会儿让你柱子叔扎个大的,比胡同口那家的还威风。”
许大茂不知从哪儿弄来盏走马灯,灯壁上画着“八仙过海”,点上蜡烛,里头的人影就转起来,引得孩子们围着看。“这是我托朋友从琉璃厂捎的,”他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火柴,“晚上挂在院里,保准咱院最热闹。”
傻柱正蹲在院里捶糯米粉,石臼里的米粉被捶得细细的,扬起的粉雾在阳光下像层薄雪。“许大茂,别光摆弄你的灯,过来捶两下!”他喊了一声,额角的汗珠滚下来,砸在米粉里,“这活儿得使劲,不然粉不够细,元宵包不圆。”
许大茂撇撇嘴,却真的走过去接过木槌:“谁怕谁?论力气,我可不比你差。”两人你一下我一下地捶着,木槌撞在石臼上,发出“咚咚”的响,倒像在给这年节敲着节拍。
秦淮茹把磨好的米粉和好,揉成光滑的面团,又把傻柱炒香的黑芝麻拌上白糖和猪油,做成馅儿。“晓儿,来试试包?”她捏起一小块面团,搓圆了按扁,放上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 两手一拢,就成了个滚圆的元宵,“得捏紧了,不然煮的时候会散。”
林晓学着她的样子包,可面团总不听话,不是捏破了皮,就是馅露出来。傻柱在旁边看得首乐:“你这手剪窗花灵巧,包元宵咋跟捏泥巴似的?”说着,从她手里拿过破了皮的元宵,三下两下就补救好了,“看,得这样拢,力道匀着点。”
天擦黑时,院里的灯笼都亮了。三大爷扎的六角灯挂在门楣上,林晓剪的灯花贴在上面,烛光透出来,红得格外喜庆;许大茂的走马灯转得正欢,八仙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傻柱扎的兔子灯被小当牵着,耳朵上还挂着红绸,在院里跑着转圈,引得一片笑。
厨房里,元宵己经下锅了。白胖的元宵在沸水里浮浮沉沉,芝麻的香气顺着锅盖缝往外钻。秦淮茹盛出第一碗,给聋老太太端过去:“您尝尝,热乎的,甜丝丝的。”老太太舀起一个,咬了小口,黑芝麻馅流出来,烫得她首咂嘴,眼里却笑出了泪。
大家围着石桌坐,每人手里都捧着碗元宵。汤里飘着桂花,喝一口,甜香从舌尖暖到胃里。一大爷看着满院的灯火,叹道:“往年总觉得元宵是年的尾巴,过了就冷清了。今年倒觉得,这热闹劲儿,才刚到好处。”
院外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是胡同里的孩子提着灯笼串门。许大茂喊了声:“进来玩啊!咱有芝麻元宵!”孩子们呼啦啦涌进来,院里顿时更热闹了,灯笼撞在一起,光影摇摇晃晃,像片会发光的海。
林晓咬着元宵,看傻柱正给孩子们分糖,秦淮茹在收拾碗碟,三大爷和一大爷在说笑着什么,许大茂则举着走马灯,教小当怎么让灯转得更快。芝麻馅的甜混着桂花的香,在空气里漫着,连风里都裹着蜜意。
她忽然明白,这年节的热闹,从来不是哪一天的事,是从腊月里的第一笼馒头,到三十晚上的鞭炮,再到这元宵的甜,一点点攒起来的,像这碗里的元宵,滚着滚着,就滚成了满院的暖。
灯笼的光映在每个人脸上,亮堂堂的。这院里的故事,也像这闹元宵的灯火,明明灭灭里,全是过日子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