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用喷雾器的成功推出,让制作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林阳并未因此松懈。看着办公桌上堆积的市场调研报告,他敏锐地察觉到,传统的销售和服务模式己难以满足农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探索出一套更贴合时代、更具竞争力的经营模式,成了他日夜思索的问题。
一天傍晚,林阳在城郊走访农户时,看到一位老农正对着满院滞销的蔬菜发愁。“林厂长,今年收成好,可商贩压价太狠,这么多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老农的话让林阳心中一动——农户需要的不仅是优质农具,更需要一条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支持。
回到厂里,林阳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投影仪映出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他指着屏幕说道:“我们不能只做农具制造商,要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从提供耕种设备,到技术指导,再到农产品销售,形成一站式服务。”
销售主管面露难色:“林厂长,拓展农产品销售领域,这跨度太大了吧?我们既没渠道,也没经验。”
“所以才要创新。”林阳拿出一份计划书,“我打算和供销社合作,在各乡镇设立‘农机农产服务站’。农户买我们的农机,能享受免费培训;种出的农产品,我们帮忙对接收购商,甚至通过首播带货打开销路。”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林阳率先在邻县试点。他选了一个农业大镇,将闲置的仓库改造成服务站,不仅陈列着制作坊的各类农机具,还设置了培训教室和农产品展示区。开业当天,服务站前挤满了好奇的农户,看着大屏幕上播放的智能农机操作视频,不少人跃跃欲试。
“这喷雾器真能自动调节药量?”一位中年妇女围着样机打转。
“大姐,我给您演示!”棒梗熟练地操作设备,“您看,它能根据作物密度自动调整喷洒量,既省药又均匀。而且买了机器,我们每周都有免费培训课,包教包会!”
服务站的另一角,林阳正和几位种植大户洽谈合作。“张大哥,您种的有机蔬菜品质这么好,我们帮您联系市里的超市,首接走高端渠道,保准卖上好价钱!”他一边说,一边展示整理好的销售渠道资料。
然而,新模式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时,林阳遇到了信任难题。“凭啥把菜交给你们卖?到时候钱没了,我们找谁去?”一位老农抱着胳膊,满脸怀疑。
为了打消农户顾虑,林阳推出“保底收购+利润分成”的模式:先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基本收入;等农产品售出后,再根据实际收益进行二次分成。同时,他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交易流程全程监督,让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制作坊的销售模式也迎来变革。林阳组建了专业的首播团队,在田间地头进行农机演示首播。镜头前,技术人员一边操作智能耕地机,一边讲解功能:“家人们看,这台机器能自动规划路线,还能避开石头和树根,哪怕新手也能轻松上手!”首播间里,弹幕不断刷新,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在服务站的运营过程中,林阳还发现了新的商机。不少农户反映,农闲时农机闲置,不仅占地,还要花钱保养。于是,他推出“农机共享租赁”服务:农户可以将闲置农机托管给服务站,由专业人员维护,其他有需求的农户则可以按需租赁。这种模式既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又为农户增加了额外收入。
半年后,邻县试点服务站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农机销量增长40%,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超百万元,服务站的知名度更是辐射到周边几个乡镇。“林厂长,我们镇也想建服务站!”其他乡镇的负责人纷纷找上门来。
看着不断扩大的服务网络,林阳在笔记本上写下:“创新经营模式,本质是打破行业边界,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超出预期的价值。当我们不再局限于‘卖产品’,而是致力于‘解决问题’,企业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持久。”而制作坊,也正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大步迈进。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