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金黄的稻浪在风中翻涌,林阳站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田埂上,看着自家生产的智能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机器精准地完成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一系列工序,引得围观的农户和专家频频点头。这是制作坊首次受邀参加省级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会,而这次展示,也将成为制作坊获得行业认可的重要转折点。
“林厂长,这台收割机的自动避障功能太实用了!”一位来自农业大学的教授握着林阳的手,眼中满是赞赏,“我们研究了多年,都没能解决复杂地形下的精准作业问题,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林阳笑着解释:“我们在机器上加装了多个传感器,配合自主研发的算法,能实时扫描地形,遇到障碍物就自动调整路线。而且,操作界面非常简单,普通农户经过培训就能上手。”
展示会现场,制作坊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智能喷雾器、微型遥控耕地机、多功能播种机等产品整齐陈列,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操作,耐心解答疑问。不少外地企业的负责人主动递上名片,希望能达成合作;农业部门的领导也对这些创新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然而,就在展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个意外插曲差点让制作坊陷入被动。一家老牌农机企业的代表当众质疑:“这些设备看着花哨,但实际耐用性怎么样?我们做农机几十年,最清楚田间作业环境有多恶劣,光靠这些电子元件,根本撑不了多久!”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林阳却不慌不忙,他走到展示区,启动一台己经使用了两年的智能喷雾器:“这位先生说得对,农机的耐用性至关重要。这台喷雾器我们在多个农场进行过实地测试,累计工作时长超过2000小时,除了正常的滤网更换,没有出现过任何核心部件故障。”说着,他打开设备外壳,展示内部的防水、防尘设计,“我们采用军工级密封技术,电路板经过特殊涂层处理,就算泡在水里也能正常运转。”
这番展示彻底打消了众人的疑虑,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下午,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来到展位,详细了解了制作坊的创新成果和经营模式。“小林啊,你们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模式很有前瞻性,”领导拍着林阳的肩膀,“省厅打算把你们列为重点扶持企业,推广你们的经验。”
展示会结束后,制作坊的名声迅速传遍整个农机行业。林阳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邀请,甚至有海外客商表达了引进产品的意向。更让他惊喜的是,行业协会邀请制作坊参与多项农机国家标准的制定,这意味着制作坊的技术和工艺得到了权威认可。
“阳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一大爷易中海激动地说,“参与标准制定,以后咱们在行业里说话就更有分量了!”
但林阳清楚,荣誉背后是更大的责任。在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将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严谨的技术参数。面对其他企业的不同意见,他总是耐心沟通,既坚持自身优势,又兼顾行业整体利益。最终,制作坊提出的多项技术指标被纳入国家标准,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年底,在全国农机行业颁奖盛典上,制作坊一举斩获“年度创新企业”“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大奖。当林阳站在领奖台上接过奖杯时,他的目光越过闪光灯,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在西合院小屋里,为了改善生活而努力打拼的自己。
“这份荣誉属于制作坊的每一位成员,也属于一首支持我们的农户。”林阳在获奖感言中说道,“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研发更多适合中国农业的好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回到厂里,员工们自发组织了庆祝活动。西合院的老槐树下,灯笼高挂,热闹非凡。聋老太太摸着获奖证书,笑得合不拢嘴;傻柱在厨房忙前忙后,为大家准备丰盛的宴席;棒梗举着奖杯,逢人就说:“这可是全国大奖!”
看着眼前的景象,林阳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到如今获得行业认可的领军企业,这条路上有过挫折,有过质疑,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制作坊不断成长。而他也明白,获得认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制作坊必将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向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前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