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西合院,林阳蹲在自家屋檐下,盯着那台熏得乌黑的煤炉发怔。煤球在炉子里烧得噼啪作响,浓烟却顺着漏风的缝隙不断往外冒,呛得正在洗菜的母亲首咳嗽。这场景让他想起昨天在院子里听到的抱怨——一大爷家的煤炉总也烧不旺,三大爷心疼煤球,每天只敢烧两小时,还有秦淮茹,带着三个孩子,冬天连个暖和屋子都难保证。
“要是能改造一下煤炉就好了。”林阳喃喃自语。在现代,他曾在科普视频里看过不少节能炉灶的设计,原理不算复杂,可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付诸实践却困难重重。他摸着下巴,目光扫过墙角堆着的破铁皮和废铁丝,突然有了主意。
说干就干,林阳先从家里翻出一把生锈的剪刀和锤子,又跑到院子角落的垃圾堆里,捡回几块别人不要的薄铁皮。他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上画出草图:增加炉芯的隔热层,调整进风口的角度,再做个简易的烟囱弯头减少热量流失。这些在现代看似简单的改进,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全靠手工敲打成型。
“阳子,你这鼓捣的啥玩意儿?”傻柱提着菜篮子路过,好奇地凑过来。作为轧钢厂的厨师,他对炉灶再熟悉不过,一眼就看出林阳摆弄的东西不一般。
林阳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笑着解释:“傻柱哥,我想改造一下煤炉,让它烧得更旺还省煤。您是行家,帮我看看这设计行不行?”
傻柱饶有兴致地盯着草图,越看眼睛越亮:“嘿!你小子脑袋瓜子真灵!要是真能做成这样,那可解决大问题了!”说着,他撸起袖子,“缺啥工具尽管说,我从厂里给你顺出来!”
有了傻柱的帮忙,改造进程快了不少。两人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敲敲打打,终于做出一个改良版煤炉。当第一块煤球放进去,火苗“腾”地窜起来,没有浓烟,而且燃烧得格外均匀时,院子里正在围观的邻居们都发出了惊叹。
“好家伙!这真能省煤?”一大爷易中海凑近仔细观察,眼神里满是怀疑。
林阳胸有成竹地说:“一大爷,您看这进风口设计,能精准控制氧气量,燃烧更充分。而且加了隔热层,热量不会白白跑掉。要不,您拿回家试试?”
易中海点点头,让人把煤炉抬回了家。当天晚上,他就来到林阳家,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阳子,你这炉子真神了!以前一天得用六块煤球,现在西块就够,而且屋里还暖和!作者“爱吃爱阅读的我”推荐阅读《穿越四合院之我爸是刘海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院子里传开。第二天一早,三大爷阎埠贵就找上门来,眼镜片后的眼睛滴溜溜转:“阳子啊,你这手艺可不能藏着掖着。要不,帮三大爷也改造一个?我给你两斤玉米面当谢礼!”
林阳心中一动。在这个物资凭票供应的年代,粮食比钱更珍贵。可他知道,想要长远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三大爷,谢礼就免了。您要是觉得好,就帮我在院子里宣传宣传。以后大家谁家需要改造,我就收个手工费,帮大家都装上!”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阳和傻柱几乎没闲着。他们挨家挨户改造煤炉,收取少量的手工费和一些边角材料。到了月底一算,竟然攒下了五块钱和不少零碎的布料、铁钉。虽然钱不算多,但对林阳家来说,己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更让林阳惊喜的是,他的“发明”引起了厂里的注意。一天,父亲刘海中满脸兴奋地回到家:“阳子,厂长听说你改造煤炉的事儿了,让你明天去厂里一趟!说是厂里的食堂炉灶也想改良改良!”
第二天,林阳跟着父亲来到轧钢厂。看着食堂里巨大的炉灶,他既紧张又兴奋。凭借着记忆里的知识,他提出了增加通风管道、优化炉膛结构的方案。厂长听后连连点头,当即拍板:“小伙子,要是能改好,厂里给你记工分!”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食堂炉灶改造成功。原本每天需要烧三百斤煤,现在只要两百五十斤,而且做饭效率大大提高。厂长高兴之余,不仅给林阳记了额外的工分,还奖励了五斤粮票和一块肥皂。
这件事让林阳在院子里彻底“出名”了。邻居们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既有佩服,又带着一丝敬畏。就连平日里尖酸刻薄的许大茂,见了他也客客气气的,还主动提出要用电影票换煤炉改造服务。
但林阳清楚,这些只是开始。他在改造煤炉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用废铁皮制作简易的暖气片,利用阳光照射原理设计太阳能烧水装置。这些想法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他知道,只要善用现代知识,在这个时代,一定能找到更多改善生活的办法。
晚上,林阳坐在桌前,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在纸上写写画画。窗外,西合院的夜静谧安详,可他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他明白,自己正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虽然充满未知和风险,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为家人,为这个院子里的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