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书房,林阳放下手中的财务报表,揉了揉发酸的肩膀。书桌右上角的相框里,女儿乐乐和儿子轩轩的笑脸格外灿烂。可最近,这两张笑脸却常常带着愁云——随着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教育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让这位在商海纵横的企业家也感到棘手。
“爸爸,我们班同学都在用最新款的学习平板,我也想要。”晚餐时,上初中的乐乐突然开口。林阳刚要回答,母亲却先一步接过话茬:“要什么要!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些东西,不也照样读书?”乐乐委屈地放下筷子,眼眶泛红。坐在一旁的轩轩默不作声,低头扒拉着碗里的饭,可紧握着勺子的手却暴露出他内心的不安。
当晚,林阳和妻子苏晴坐在阳台,望着城市的灯火长谈。“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我们小时候完全不同了,”苏晴轻声说,“孩子们接触的信息太多,攀比心也重。但一味拒绝,反而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林阳点头,想起上周家长会,老师提到乐乐最近成绩下滑,课堂上总是走神;轩轩虽然成绩不错,却越来越沉默寡言,不愿和同学交流。
第二天,林阳特意推掉了几个会议,带着乐乐来到电子产品卖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学习平板,他没有首接满足女儿的要求,而是耐心地讲解每款产品的功能差异:“这款虽然贵,但内置的课程资源确实更丰富;那款性价比高,适合基础学习。爸爸觉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最终,乐乐主动挑选了一款中端产品,还懂事地说:“其实我不需要最贵的,够用就好。”
解决了物质需求,林阳开始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他发现轩轩对编程很感兴趣,便悄悄联系了一位大学教授,每周带轩轩去实验室参观学习。当轩轩第一次独立编写出一个简单的游戏程序时,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林阳顺势引导:“真正的酷,不是拥有多少名牌,而是用知识创造价值。”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乐乐迷上了短视频,每天放学都抱着手机刷个不停,作业敷衍了事。林阳没有没收手机,而是和女儿约定:“每天可以看半小时视频,但前提是完成作业,并且分享一个有意义的内容。”渐渐地,乐乐开始主动推荐科普视频和励志故事,还和同学们组建了“短视频创作小组”,用镜头记录校园生活。
在学业压力上,林阳坚决反对“唯分数论”。轩轩某次数学考试失利,垂头丧气地回家,林阳却笑着说:“错题是进步的阶梯,咱们一起看看,这次又发现了哪些知识漏洞?”他特意在书房设置了“成长墙”,上面贴满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和进步记录,让他们明白,成长的价值远不止成绩这一项。
随着制作坊业务拓展,林阳常常需要出差。为了弥补陪伴缺失,他坚持每天和孩子们视频通话,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有次在国外参加展会,他凌晨三点爬起来,只为观看轩轩在学校科技节的展示首播。这份用心,孩子们都默默记在心里。
除了家庭教育,林阳也关注到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以公司名义向贫困山区学校捐赠了数百台学习设备,还组织员工志愿者定期去支教。他带着乐乐和轩轩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有些同龄人连像样的课本都没有。“原来我们这么幸福,”乐乐感慨道,“以后我也要帮助他们。”
一天深夜,林阳处理完工作,轻轻推开孩子们的房门。月光下,乐乐的书桌上摊开着复习资料,旁边放着她为山区孩子准备的礼物;轩轩的电脑屏幕还亮着,代码在光影中闪烁。看着这一幕,林阳心中满是欣慰。教育就像培育幼苗,既需要精心呵护,也得顺应天性。他终于明白,作为父亲,最重要的不是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在风雨中成长。
爱吃爱阅读的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G9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