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色的黎明并未带来希望,反而扯开了天幕,将冰冷的雨水无情地倾泻下来。转移的队伍像一条受伤的巨蟒,在泥泞中艰难地蠕动着,刚离开鹰嘴崖不到十里,便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迎头痛击。
雨水密集得如同帘幕,遮蔽了视线,冲刷着山路上本就松软的泥土,瞬间将其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沼泽。车轮陷入泥潭,徒劳地空转,溅起大片的泥浆。驮着物资的骡马哀鸣着,蹄子不断打滑,有几匹甚至失足滚下山坡,连同背上的药品箱一起消失在雨雾弥漫的深谷,引起一片绝望的惊呼。担架队更是寸步难行,每一步都深陷泥泞,抬着伤员的士兵们咬紧牙关,手臂和肩膀被粗糙的担架杆磨出血痕,雨水混着汗水浸透他们单薄的军装,寒冷刺骨。
伤员的处境最为凄惨。冰冷的雨水浸透了他们单薄的覆盖物,湿冷的绷带紧贴着伤口,引发阵阵抽搐和痛苦的呻吟。低温和潮湿如同无形的恶魔,疯狂侵蚀着他们本就脆弱的生命力,发烧、感染、休克……死亡的危险在雨中急剧放大。
苏青的白大褂早己湿透,紧紧贴在身上,沉重而冰冷。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流下,模糊了她的视线,但她毫不在意,用手背抹去脸上的水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混乱的队伍。
“车辆陷住的,所有人下车!警卫营,组织人力推车!担架队,两人一组,轮换休息,注意脚下!”她的声音穿透雨幕,虽然沙哑,却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挑战接踵而至,如同这永不停歇的雨。
“苏医生!三号担架不行了!”一个护士带着哭腔跑来,“王班长伤口崩裂,大出血!”
苏青立刻冲向所指的担架。伤员面色惨白,身下的垫褥己被鲜血染红大片。她毫不犹豫地跪倒在泥泞中,打开随身携带的、用油布紧紧包裹的急救包。雨水立刻打湿了纱布和器械,她用自己的身体尽可能挡住风雨,手指在冰冷和血污中快速操作,压迫止血,寻找破裂的血管,重新缝合。雨水和血水在她脸上混合流淌,她的动作却稳如磐石,仿佛置身于明亮的手术室,而非这风雨交加的泥泞山路。
“快!固定好!继续前进!”处理完毕,她立刻下令,甚至来不及擦拭一下手上的血污。
队伍后方传来骚动。几个年迈的难民和带着幼童的妇女体力不支,瘫倒在泥水中,绝望地看着队伍一点点远去。
“不能丢下他们!”苏青厉声道,她叫来负责断后警戒的士兵小队长,“分几个人,搀扶老人,背着孩子!告诉他们,我们是一个整体,要走一起走!”
她的命令被坚决执行。士兵们和一些尚且有力的青壮难民返身,将那些掉队者重新拉回队伍。一个士兵甚至将一名冻得嘴唇发紫的孩子裹进自己还算干燥的内衫里,用自己的体温为他取暖。
更大的危机悄然逼近——粮食。原本计划一天抵达青龙河,照目前的速度,至少需要两天,甚至更久。携带的干粮本就不多,在恶劣的天气和巨大的体力消耗下,迅速告罄。
“苏医生,粮食…只够维持今晚了,还是按最低配额…”负责后勤的管事脸色灰败地汇报。
苏青看着雨中一张张饥饿而疲惫的面孔,尤其是那些因饥饿而啼哭不止的孩子,心如刀绞。她沉默片刻,下达了艰难的命令:“从现在起,所有口粮优先供给重伤员和十岁以下儿童。其他所有人,包括我在内,减半配给。”
她顿了顿,补充道:“组织一些手脚利落、认识野菜的人,沿途搜寻一切能果腹的东西——野菜、野果、树皮…注意辨别,不能中毒!” 这是无奈之举,却是唯一的生路。
疲惫、饥饿、寒冷,以及对身后越来越近的追兵的恐惧,像瘟疫一样在队伍中蔓延。士气低落到了谷底,怨言开始出现,有人低声咒骂这该死的天气,有人质疑转移的决定,甚至有人绝望地想要放弃。
就在这时,人们看到了苏青。
她走在队伍最外侧,那里道路最泥泞,风险最大。她帮着士兵们一起推那辆陷得最深的卡车,纤瘦的身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泥浆溅满了她全身。她将自己的那份本就少得可怜的干粮,默默地塞给了一个饿得首哭的小女孩。每到一处稍微能避雨的岩石下或树林边短暂休整,她不顾自己几乎虚脱的身体,立刻抱起药箱,逐一查看伤员的情况,更换被雨水浸透的绷带,处理新出现的擦伤和冻疮。
她的脸色比伤员好不了多少,苍白如纸,嘴唇因寒冷和缺水而干裂,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清澈、坚定,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坚持住!”她会对每一个看向她的人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他们耳中,“我们不能停下!章少帅和他的弟兄们,正在鹰嘴崖用命为我们争取时间!我们多走一步,他们就少流一滴血!过了青龙河,我们就安全了!”
她的话语,没有豪言壮语,却像黑暗中微弱的火炬,点燃了人们心中残存的希望。是啊,他们不是独自在逃亡,他们的身后,有人在为他们负重前行,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铁蹄。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就在这时,从鹰嘴崖的方向,隐隐传来了沉闷而持续的轰鸣声。那不是雷声,是炮火!是远比他们离开时更加激烈、更加密集的炮火声!
那声音如同沉重的战鼓,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它带来了无边的担忧——章含之他们怎么样了?但也化作了一股无形的、残酷的驱动力。不能辜负!不能浪费用生命换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队伍在泥泞中,在风雨里,在饥饿和疲惫的折磨下,再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速度缓慢,却不再停滞。苏青走在队伍中,她的身影在雨幕里显得异常单薄,却又仿佛一根永不弯曲的脊梁,支撑着这支庞大的、脆弱的生命之舟,在死亡的波涛中,向着渺茫的彼岸,一寸寸地艰难前行。
身后的炮火声,是鞭策,是牵挂,也是他们必须活下去、必须抵达目的地的、最沉重也最坚定的理由。征途漫漫,生死未卜,但只要那抹白色的身影还在前行,希望,就未曾熄灭。
没想到取什么名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GH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