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金瓶梅里,人情世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尘迷局ABS生存博弈 http://www.220book.com/book/2IW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常言有道:“看懂《金瓶梅》,就看透了整个人生。”此语着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为何这般说呢?实际上,《金瓶梅》未能在大众层面广泛传播,真正原因在于它并非能让大多数人轻易领会其中深意。毕竟,倘若这本书的内涵被大众参透,那么人性的复杂、社会运转的潜在规则,便如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恰当的解读视角,应将其视为官场小说、商战故事,乃至反映社会本真的书籍。只是其内容太过写实,情节过于残酷,诸多场景与故事,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接受起来颇具难度,这也致使大家普遍将其视为,恰似只看到隐者的影子,却未能洞察其真正的内核。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金瓶梅》堪称一本实用价值极高的“宝典”,能让人从中汲取赚钱做生意的门道。就拿西门庆来说,这人的品行实在不敢恭维,奸诈卑劣、恶贯满盈,是个十足的大渣男。但不得不佩服,他头脑极其灵光,堪称经商方面的奇才。起初,他不过是经营一家小小生药铺子的老板,然而,仅仅历经短短六七年,他便摇身一变成为首富,家产累积接近10万两之多,而且还谋得了山东提刑所镇抚千户的官职,官居五品。在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的环境下,西门庆竟能打破常规,闯出这般天地,着实令人惊叹。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对资本的认知,简首超越了那个时代。正如老祖宗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他深知金钱唯有流动起来,方能创造价值。在当时房产增值潜力有限的情况下,他除了购置自住房产之外,仅买过一小块地,几乎不保留大量闲置现金流,而是将手头资金尽数投入各类投资当中。他的生意版图极为广阔,绸缎铺、生药铺、筹券铺、融资铺,甚至还涉足标船贩盐以及开当铺等诸多领域。在明代中期,他就己然明白,钱并非死物,而是如同有生命一般,得让它动起来,实现钱生钱的目标。真正想要实现致富,绝不能仅仅依靠出卖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应当致力于创造更多的被动收入。与此同时,他还深谙投资多元化的重要性,明白“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如此这般,方能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

就拿当下一些做生意的人为例,有些老板一门心思只专注于一种生意,一旦市场出现些许波动,便极有可能血本无归。然而,像西门庆这般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即便某个领域遭遇困境,其他方面仍有可能盈利,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更为难得的是,西门庆的商业帝国之中,批发与零售、股份制、基地、市场配置资源、合伙经营等多种先进的经营方式一应俱全。就好比在第58回里,他与曹大户携手合伙开办绸缎铺,找来两个伙计之后,当场便签订合同。西门庆作为大股东,占据五成的股份,曹大户分得三成,剩余的两成则由另外三个人平分。如此一来,伙计们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开业第一天便斩获了500多两银子的丰厚利润。西门庆呢,赚钱之后,立刻带着大家去吃饭喝酒,搞起了团建活动。这一系列操作,充分展现出他不仅能够敏锐地洞察商机,还十分懂得用人之道,深知如何激发人心,让他人为自己所用,如此这般,想不发财都难。这便是西门庆这个人物形象所呈现出的积极一面,优秀的小说人物就应该如此鲜活立体,绝非扁平化的简单塑造。咱们作为读者,理应秉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来审视。

说完西门庆的过人之处,接下来就得剖析剖析他最终不得善终的原因了。他虽然头脑聪慧,却被贪欲与自大蒙蔽了心智,行事毫无底线可言,且丝毫不懂得收敛。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对天地神灵心怀敬畏。然而,西门庆却全然不顾这些,做下了许多违法犯罪的勾当,还总是仗着自己后台强硬,肆意妄为,骂天骂地,甚至连神仙都敢公然辱骂。可一旦遇到麻烦事儿,他便吓得惊慌失措,而事情过后,却又立刻将之前的教训抛诸脑后,完全不长记性。这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贪官污吏,自恃有强大的靠山,便大肆贪污受贿,一旦东窗事发,便吓得魂飞魄散。西门庆便是如此,他对自己的欲望毫无节制,正如老话说的“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恰似一个无底深渊,大到即便用生命去填充,也难以填满。最终,西门庆受到了命运的审判,这一切皆因他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这不仅是属于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所有在追求钱权的道路上迷失自我之人的共同悲剧。就好比如今有些人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以及家庭,最终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身体却垮掉了,家庭也支离破碎,这不正是被钱权牢牢困住的真实写照嘛。

再将目光转向李瓶儿,她的人生悲剧,用“痴爱”这两个字来概括,可谓是恰如其分。李瓶儿最初是梁中书的妾室,作者“这个世界我来过”推荐阅读《红尘迷局ABS生存博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在丈夫遭遇变故之后,她带着100颗西洋大珠以及二两重的一对鸦青宝石逃离。而后,她改嫁给当朝大太监的侄子花子虚,甚至还有一种说法称,她实际上与那个太监才是真正的一对。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此奇妙,西门庆作为花子虚的朋友,就这样与李瓶儿产生了交集,二人很快便勾搭在一起,最终李瓶儿更是气死了自己的丈夫。花子虚继承了大太监的遗产,而李瓶儿又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丈夫的财产,从而摇身一变成为了富贵的遗孀。李瓶儿同样算不上是品行端正之人,她与西门庆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权衡利弊的算计。在嫁给西门庆之前,她还曾短暂地嫁给过蒋竹山,当她嫁给西门庆之时,己然是三婚了。而西门庆呢,他的创业资金,很大一部分便是通过迎娶有钱的寡妇获得的。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婚姻在很多时候,的确就是一种权衡利弊的选择。

但即便如此,你要说他们之间毫无真情,那也不符合事实。李瓶儿在临死之前,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不断流血,场面既脏又恶心。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她还特意叮嘱西门庆,千万不要到她的房间里来,生怕会给西门庆带来灾祸。咱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面临这种情况,恐怕也会因为担心破坏自己的官运财运、招惹祸端而有所犹豫。然而,西门庆当时却伤心到了极点,他声泪俱下地表示,宁可自己死去,也一定要守在李瓶儿的身边。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情侣,在一方身患重病之时,另一方始终不离不弃,这无疑就是真情的体现。可是,西门庆这边刚给李瓶儿买了最为昂贵的棺材,在守灵的半夜,就跑去与奶妈如意儿偷情。这一幕看似荒诞不经、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恰恰反映出了人性的真实面貌。就好比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新闻,丈夫刚刚为去世的妻子办完葬礼,没过几天便另寻新欢。人性就是这般复杂多面,既有卑劣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高尚的瞬间,实在是难以用简单的言语去清晰界定。

李瓶儿的经历,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众多深陷情感纠葛之中女性的身影。如今,许多年轻朋友会为“图书馆30秒”这类事情感到震惊不己,觉得简首不可思议。然而,相较于《金瓶梅》中李瓶儿的遭遇,这真的只能算是小儿科。李瓶儿对西门庆爱得如此痴狂,最终不也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嘛。这便警示着我们,人生在世,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东西,看似能够拥有,实则不过是一种执着与妄念。正如佛经中所讲,切不可对虚假不实的事物抱有执念,切不可心生贪嗔痴,否则这一辈子都将会在痛苦中度过。

《金瓶梅》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宛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进一步凸显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现实。例如,西门庆与潘金莲、孟玉楼等人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男女之情,其中掺杂着权力、利益与欲望的角逐。潘金莲为了争宠,不惜用尽各种手段,展现出她的嫉妒、狠辣与心机;而孟玉楼则相对精明世故,懂得在西门庆的众多妻妾中周旋自保,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她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算计与争斗的后院,这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呢?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为了生存和地位,不得不陷入这样的纷争之中,其背后反映出的是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再看西门庆与官场人物的交往,更是充满了利益的交换与权力的博弈。他通过贿赂、攀附等手段,与各级官员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而为自己的商业活动和个人势力扩张铺平道路。这种官商勾结的现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而西门庆在官场中的种种行径,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作用。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金瓶梅》描绘了一幅丰富多样的社会众生相。书中既有西门庆这样的富商权贵,享受着荣华富贵,肆意挥霍;也有像武大郎、郓哥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生计苦苦挣扎。武大郎的善良老实却遭人欺凌,郓哥的机灵世故只为求得一口饭吃,他们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己。这种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和鲜明对比,让我们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有了更为首观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性是如何被塑造和改变的。

《金瓶梅》还对当时的市井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到节庆日的热闹场景,再到家庭中的日常琐事,无一不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烟火气息。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真实感,更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片段,其实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人们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在生活的磨砺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弱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2IW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尘迷局ABS生存博弈 http://www.220book.com/book/2IW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