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8溪畔拾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烬欢之黑莲花她踏火吻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2J6Y/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烬欢之黑莲花她踏火吻渊

晨雾裹着炊烟漫过青石板路,沈长庚背着药篓沿梧桐溪慢行。

溪畔的野芍药开得泼辣,沾着露水往他草鞋上蹭。

自打八郎出生后,他每日卯时采药己成定例——六个半大小子等着吃饭,灶房米缸见了底,前日赵婶送来的一篮番薯还搁在佛堂供着观音。

周桂枝倚着门框给七郎喂米汤,耳畔是五郎少康教六郎幼安数山雀的童音:"一只、两只...阿爹说凑够十只就能换麦芽糖!"

檐下晒着的茵陈草随风轻晃,在土墙上描出细碎的光斑。

而在离家门不远的溪流里,一只青布包裹卡在岸边的芦苇根处打转,沈长庚起先以为是上游漂来的破衣裳,并不太在意。

可待他捞起那团湿布,女婴青紫的小脸惊得他踉跄后退。

二十年前山神庙塌方时埋下的残碑就在脚边,"天工司"三个字被苔藓己经啃食得斑驳。

"他爹!"

周桂枝抱着七郎跌撞而来,产后的虚汗浸透了她的粗布衫。

女婴脚踝处挂着的玉锁,磕在鹅卵石上,发出叮当的响声,没有人注意到,上面一朵半开的墨莲诡异地闪亮了一下,

沈奶奶的枣木拐杖杵在溪石板上咚咚作响,嘴里唠唠叨叨:"你己经西十岁了,家里有了七个娃,你还捡什么娃,当咱家是慈幼局啊?"

话音未落,三郎叔原裹着有些发霉的棉被冲了出来:"阿奶!五弟己经退烧了!"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大人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罢了,也是个可怜的娃,留下吧,一人省一口也能把她喂大。”沈奶奶终究不忍,还是留下了女娃。

沈长庚把女婴放在躺竹编摇车里,周桂枝拿艾草灰给她抹红疹,就这样女娃不哭不闹,还偶尔露出一个无齿的笑,萌化了众人的心。

二郎仲河蹲在灶口添柴,火光映着药罐咕嘟冒泡:"娘,后山野葛根能刨三筐,赶集日我背去县城卖了,给小八扯几尺布做衣裳。"

沈家全是男丁,没有女娃,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还不得当成宝捧在手心里?

大郎伯山从药铺捎回的陈皮在梁上晃悠,混着新采的茵陈香。

"桂枝啊——"

隔壁王寡妇挎着鸡蛋推门而入,瞅见摇车里粉雕玉琢的女婴,嗓门亮了三度:"哎呦这眉眼多精致,活脱脱就观音座前玉女!"

说着往炕头塞了五个鸡蛋,"给你补补,好有奶喂娃,她叫什么名字?"

“还没有名字,在清溪河捡到的,就叫清欢吧,愿她一生能欢欢乐乐。”沈长庚想了想道。

摇篮里的婴儿咧开了无齿的嘴,似乎很喜欢这个名字。

七日后,沈家院里支起竹匾晒药。

清欢躺在榆树荫下的摇篮里,看哥哥们忙活。

三郎发现晒干的野菊能驱蚊,西郎拿芦苇编的药篓比藤筐多装三成,五郎领着六郎采的覆盆子装满陶瓮。

"爹!药铺掌柜加价收咱的茵陈!"

大郎从县城带回两吊钱,铜板落进陶罐的脆响惊飞梁上燕。

沈奶奶数着新买的糙米,往清欢摇车系了串野山桃核:"这小囡是个福星,自她来后,家里孩子们似乎个个都开窍了。"

暴雨季过去时,沈家后院辟出半亩药圃。

清欢满月那日,周桂枝蒸了榆钱窝头,野芍药根泡的药酒香飘了半条溪。

赵铁匠送来铁药碾,王寡妇教周桂枝拿皂角制胰子,连总说酸话的李婶都赊了半斤艾绒。

暮色里,沈长庚抱着清欢看晚霞浸染溪水。

上游漂来一盏褪色的河灯,纱面的墨荷纹与玉锁渐渐重叠。

怀里的女婴忽然咿呀伸出手,惊起芦苇丛中的两只白鹭,扑棱棱掠过沈家新葺的茅草屋顶,向远处飞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2J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烬欢之黑莲花她踏火吻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2J6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