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青山村裹着层薄霜,林小溪掀开土灶上的蒸笼,糯香混着肉香扑面而来。顾明趴在灶台边,鼻尖上还沾着昨夜帮忙磨粉时的面粉:“溪姐,今儿镇里来的卡车能装多少糯米鸡呀?”
“二十笼。”林小溪笑着往竹篮里垫干净纱布,看顾兰在一旁认真地给每个糯米鸡系上野菊编成的细草绳,“兰兰手真巧,这草绳编得比我都好看。”
“那是自然,”林奶奶坐在屋檐下绣帕子,银针在阳光下闪着光,“兰兰这孩子,刺绣学得有模有样,连王婶都夸她能当小师傅了。”老人膝头放着块蓝印花布,上面歪歪扭扭绣着小龙虾,正是顾兰的新作。
院外传来牛车的轱辘声,柱子哥挑着两筐新鲜蔬菜进来,筐里的胡萝卜还带着晨露:“小溪,这是我家新收的胡萝卜,你瞧瞧能做啥点心不?”他身后跟着张婶,手里攥着把野山椒:“虎娃他爹说,水泥厂的工友都惦记你家的辣油呢!”
“张婶您来得正好,”林小溪从灶间端出刚烤好的胡萝卜糕,“试试这个,掺了蜂蜜和核桃碎,给虎娃带两块。”金黄的糕点上点缀着核桃仁,热气混着胡萝卜的甜香,惹得顾明首咽口水。
正说话间,村长带着几个外村村民走进院子,旱烟袋在腰间晃出声响:“小溪,这是邻村种柑橘的老周,听说你家辣油罐子缺盖子,特意送了些棕榈叶来。”老人身后的壮汉扛着捆棕榈叶,粗糙的手掌上还沾着新鲜的叶汁。
“太感谢了!”林小溪忙递上酸梅汤,看顾辰从柴房出来,深蓝布衫上沾着木屑——他正帮王婶家修鸡舍。少年接过棕榈叶时,指尖蹭过她围裙上的面粉,耳尖微烫:“我帮你编些叶盖,透气又防蝇。”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林奶奶在院角摆开绣绷,教几个婶子绣香囊。顾兰坐在旁边,细声细气地指导张婶穿针:“婶子,小龙虾的钳子要先绣深绿,再用金线勾边......”王婶们围坐在槐树下,针尖翻飞间,不一会儿就多出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龙虾香囊。
“溪丫头,”林爷爷从田里回来,裤脚沾着新泥,“后园的萝卜该收了,顾辰帮着犁了地,你说种些啥好?”老人身后的顾辰正擦着汗,手里的锄头柄上缠着块蓝布——那是林小溪旧围裙改的护手布。
林小溪蹲下身翻看爷爷编的竹筐,里面躺着几个紫皮萝卜:“种些甘蔗吧,”她想起食谱里的红糖糯米糕,“明年能做红糖,还能酿甘蔗酒。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顾辰闻言抬头,目光与她相撞,深蓝布衫的前襟上还沾着今早帮她摘菜时的露水。
暮色降临时,农家乐里飘出阵阵香气。林小溪站在灶台前炒辣油,顾辰默默添柴,火光映得他侧脸发烫。院外忽然传来喧哗声,十几个村民抱着竹筐涌进来——张婶家送了新腌的酸豆角,柱子哥扛来两袋新收的糯米,就连平时最保守的赵大爷都拎着一篮土鸡蛋:“小溪啊,尝尝我家鸡下的蛋,炒辣子肯定香。”
“大家快尝尝新酿的梅子酒!”顾母带着顾家弟妹过来,少年少女手里捧着 newly baked 的粟米饼。顾母往林小溪兜里塞了把炒瓜子,轻声说:“辰娃子他爹在世时,最爱喝你爷爷酿的梅子酒。”
月光漫过青山时,众人围坐在槐树下。林奶奶端出刚蒸的蟹粉包子,顾辰帮着给每人斟上野菊花茶。村长吧嗒着旱烟袋笑:“小溪啊,如今农家乐成了咱村的招牌,过些日子省里来考察,你可得露两手真本事。”
林小溪咬了口包子,鲜美的汤汁混着荷叶香在舌尖散开。她看着顾辰帮顾明挑出菜里的葱花,看顾兰给林爷爷添茶,听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扩建后的灶台该砌在哪里,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原来这就是她重生后最想守护的烟火气——不是一人独美,而是全村人围坐在一起,把日子酿成蜜,把苦难熬成糖。
这一晚,林小溪在食谱里夹入片棕榈叶,扉页写着:“十一月初三,村民们送来自家种的菜。顾辰编叶盖时,指尖被叶脉划破,却笑着说‘比后山的荆棘软和多了’。我偷偷用艾草给他揉伤口,他耳尖红得像灶膛里的火。”墨迹未干,窗外传来顾家弟妹的笑闹,还有顾辰沉稳的声音:“明早帮溪姐去镇上送辣油,别睡懒觉。”
土灶的余温烘着满室温馨,林爷爷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枝,噼啪声中腾起松香。林小溪摸着围裙兜里的炒瓜子,忽然明白,这世间最坚实的后盾,不是钢筋铁骨的壁垒,而是邻里间互送的一把菜、一杯酒,是清晨灶台上的一碗热汤,是暮色里共坐的一张桌。当所有人都把你的梦想当成自己的盼头,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呢?
顾辰起身添柴时,火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她的影子交叠在一起。远处的犬吠声中,不知谁哼起了小调,跑调的旋律里满是餍足的笑意。林小溪忽然轻笑出声,往辣油罐里撒了把晒干的野菊花——这一罐,是要给顾辰明日带去镇里的。有些温暖,不必言说,就像这辣油的香辣,早己融入每一个平凡却滚烫的日子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