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青山村被新修的公路分成两半,压路机的轰鸣盖不住村口的鞭炮声。林小溪站在农家乐新铺的青石板路上,看顾辰穿着深蓝布衫站在路中央,手里攥着红绸子——那是待会通车仪式要用的。少年的后颈被晒得微黑,却仍戴着她编的红绳,绳结上串着颗新收的野山椒。
“溪姐!”顾明举着红旗跑过来,裤兜里露出半截辣油罐子,“虎娃说要把第一车辣油埋在路口当镇路宝!”林小溪笑着摇头,往他兜里塞了块辣油饼:“去帮林奶奶摆手工艺品,县城的客车马上就到了。”少女的围裙上绣着新设计的辣椒纹样,针脚间还沾着今早调试新菜品时的辣油。
通车仪式结束后,满载游客的客车缓缓驶入。林奶奶带着几个婶子在晒谷场展示刺绣,顾兰乖巧地给客人递上绣着辣椒的帕子;林爷爷领着几个壮汉往车上装新收的辣椒,顾辰站在一旁指导搬运,深蓝布衫的衣襟别着村长送的“致富能手”徽章。
“这批辣椒要送去镇里的罐头厂。”顾辰擦了擦汗,指了指田埂上的塑料大棚,“新种的甜椒下个月就能收,王主任说罐头厂想签长期订单。”林小溪看着他袖口露出的红绳,想起昨夜他在煤油灯下算账本的模样——扩建的腌菜池、新打的水井、还有给顾明顾兰攒的学费,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午后,农家乐的新分店在镇里开业。林小溪站在灶台前演示香辣蟹的做法,看顾辰在门口招呼客人,偶尔回头冲她笑。土灶上的蒸笼热气腾腾,新招的厨子是村里的张叔,正跟着顾兰学绣辣椒图案的围裙。“婶子们的刺绣订单排到年底了。”顾兰擦着手跑过来,小辫上的红头绳换成了银铃铛,“王主任说省城的百货大楼都想要咱们的辣油礼盒。”
黄昏时,村长拄着拐杖来到后厨,吧嗒着旱烟袋:“小溪啊,县里头批了咱们村的旅游规划。”老人指了指远处的青山,“以后游客能坐着汽车来,吃你的流水席,住顾辰盖的竹楼。”林小溪往锅里撒了把野山椒,看顾辰正在院外和建筑师讨论图纸,少年的侧脸被夕阳染成暖橙色,像极了灶膛里跳动的火苗。
晚饭后,村民们围坐在晒谷场听村长念文件。作者“初雪纸鸳”推荐阅读《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林奶奶往火塘里添了把松枝,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红扑扑的脸。“农家乐要招二十个帮工!”村长的声音混着辣油香飘向远方,“辰娃子说还要办辣椒种植培训班,教大伙科学施肥。”顾明蹭地站起来:“我要当辣油工坊的小掌柜!”惹得虎娃跟着举手:“我要当试吃员!”
林小溪靠在顾辰肩头,看他手里握着的笔记本,上面记着明天要去镇里谈的三个合作项目。远处的辣椒田在晚风里沙沙作响,像在为这场无声的会议鼓掌。她忽然想起太姥姥食谱里的最后一页:“日子要像辣油,越熬越香。”如今看来,这香里有顾辰编竹筐的背影,有林爷爷侍弄辣椒苗的侧影,有全村人围在灶台前的笑影。
夜深人静时,她在食谱里夹入片新路通车时捡的石子,扉页写着:“五月初五,新路通车的鞭炮声里,顾辰说要在山顶建个观景台,让客人能看见咱们的辣椒田。林奶奶的刺绣作坊挂起了招牌,顾明数钱时把舌头都伸出来了。原来村庄的未来不是空话,是顾大哥丈量土地时的脚步,是婶子们飞针走线时的笑声,是每个清晨灶台前多出来的那双手。”
土灶上的辣油罐码得整整齐齐,顾辰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往她兜里塞了块水果糖:“王主任说咱们的辣油上报纸了。”少年的眼睛在星光下亮晶晶的,像两汪盛着辣油的小罐子。远处的稻田里,蛙鸣与蟋蟀声此起彼伏,林小溪忽然轻笑出声——这大概就是太姥姥说的“人间烟火”,有辣油的辛辣,有蜜糖的清甜,更有身边人滚烫的心跳。
她抬头看向星空,发现顾辰正指着银河方向:“你看,那是咱们的辣椒田。”林小溪顺着他的指尖望去,却看见漫天星斗都落进他眼底,比任何菜谱都更让人着迷。灶膛里的余火还在跳动,像极了他们初次相遇时,她转身看见的那个穿深蓝布衫的少年,眼里盛着的灼灼目光。
这一晚,青山村的土炕上,林小溪枕着顾辰编的竹枕,听着窗外的蛙声渐次入眠。她知道,在这片充满辣味与温情的土地上,每个梦想都像埋下的辣椒籽,只要有人用心浇灌,终会破土而出,长成遮天蔽日的希望。而她与顾辰,还有整个村子的人,正在用双手烹饪着最壮阔的食谱——那是属于青山村的,热气腾腾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