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的晨雾裹着桂花香,林小溪蹲在老灶台前揉面,新学的“辣椒花卷”要卷进林奶奶新晒的干辣椒碎。顾辰抱着捆新砍的毛竹从后院进来,深蓝布衫的前襟别着枚竹制胸针,那是顾明用边角料刻的“绣娘护卫”,说是要保护林奶奶的刺绣摊子。
“镇里的客车还有半个时辰到。”顾辰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蹭过她发间的桂花,正是她今早插在发髻上的。“王主任说今儿来的客人点名要看‘会开花的帕子’。”他说话时,林小溪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红绳,绳头系着颗晒干的花椒,那是她昨夜编的“防虫结”,给编竹筐的顾明戴着。
土炕上,林奶奶正戴着老花镜整理绣绷,红布上的小龙虾绣到了尾巴尖,银顶针在晨光下晃了晃:“溪丫头,把太姥姥传下的‘锁边绣’拿出来瞧瞧?”老人指了指墙角的樟木箱,“当年她走街串巷卖辣油,就用这针法在帕子上绣辣椒,针脚密得能防水。”
林小溪从箱底翻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太姥姥的绣样,边角还沾着辣油痕迹。顾兰凑过来看,小辫上的红头绳扫过绣样:“溪姐,这辣椒叶子上的纹路跟真的一样!”少女的围裙上别着新绣的“传习”徽章,是顾辰用松木板刻的,打算发给来学刺绣的村民。
顾辰在院子里支起竹架,把林奶奶的绣品挂成帘子:“王婶她们的刺绣帕子挂这儿,客人一进门就能看见。”他说话时,林小溪正往土陶碗里调绣线染料,用的是后山采的茜草和苏木,“顾大哥,把你编的竹绷子拿出来,让客人试试手?”
午后的晒谷场成了临时作坊,林奶奶坐在老槐树下飞针走线,银顶针在红布上划出细响:“看好咯,这叫‘掺针’,先绣梗,再挑叶,最后用金线勾边。”城里姑娘举着绣绷手抖,针尖差点扎到手,王婶在旁笑:“当年我学刺绣时,你奶奶拿针敲我手呢!”
顾辰蹲在溪边洗竹篾,看顾明领着游客往竹编区走。少年举着红旗晃悠:“顾大哥编的筐能装十斤辣椒!”游客们围在竹篾堆旁,看顾辰用破篾刀将毛竹劈成细条,指尖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光。“编筐先编底,”他拿起竹篾示范,“交叉成十字,再顺时针绕圈……”
林小溪端着辣油酥饼路过,看见顾辰袖口沾着竹屑,伸手替他拂去:“手又划了?”少年腕间新添了道细痕,是破篾时不小心划的。他往她兜里塞了颗野山楂:“不碍事,昨儿教虎娃编了个小龙虾篓子。”
土灶旁的刺绣摊前,林奶奶正在教客人绣辣椒。“线要劈成西股,”老人捏着绣花针,“太姥姥说,绣辣椒得用三种红,朱砂红打底,石榴红勾边,最后用金线挑出辣油光。”城里姑娘瞪大眼睛:“辣油也能绣出来?”王婶在旁插话:“可不!你溪姐的辣子鸡,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咱林奶奶能绣出热气来!”
顾辰抱着新编的竹匾过来,匾沿刻着“青山手作”西个字:“把绣好的帕子放在竹匾里卖,客人还能带走个盛菜的家伙。”他说话时,林小溪注意到他虎口处的淤青,那是今早帮李叔家修织布机时撞的,“李叔说他那台老机子能织‘辣椒纹’,下午搬来给客人瞧瞧?”
暮色降临时,手工艺展示区点起了马灯。林爷爷坐在石磨旁演示编斗笠,竹篾在他布满老茧的手里翻飞;顾兰蹲在一旁教游客绣香囊,针脚间的野山椒图案活灵活现;顾辰则在调试老织布机,纬线是他用染了辣油的棉线搓的,织出来的布泛着暖红。
“这是太姥姥传下的‘辣油染布法’。”林小溪往游客手里塞了块新染的红布,“用辣油渣子煮水,布晒干后又香又耐脏。”顾辰在旁补充:“做围裙最合适,油点子一擦就掉。”他深蓝布衫的前襟就别着块这样的布,上面用白线绣着“辰”字。
深夜的灶台前,林小溪在食谱里夹入片染了辣油的布样,新写的一页画着绣绷和竹篾,旁边注着:“顾大哥说,老手艺像灶膛里的火,得有人不停添柴。今儿个城里姑娘问,为啥刺绣里藏着辣油香?我说啊,那是太姥姥把日子熬进了针脚,把烟火绣进了布纹。就像林奶奶的银顶针,磨得发亮不是因为巧,是因为守着灶台绣了五十年。”
灶膛里的火塘噼啪作响,顾辰正在院子里给织布机上油,木轴转动的声音混着远处的蛙鸣。林小溪望着窗外的星空,忽然懂得:所谓文化传承,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花样,是林奶奶纳鞋底时哼的山歌,是顾辰编竹筐时藏的防滑纹,是太姥姥染布时往水里撒的那把辣油渣,把日子过成诗,把手艺熬成香,让每个针脚、每道竹纹都沾着人气儿。
夜风掀起门帘,露出堂屋新挂的“青山手作”木牌,那是顾辰用老织布机的废木做的,边缘还缠着林奶奶的绣花线。远处的竹林里,游客们打着手电筒找顾明藏的“刺绣彩蛋”,偶尔传来虎娃的叫嚷:“溪姐的辣油饼配刺绣,香得能把针吸过来!”
林小溪轻笑出声,太姥姥的食谱里没写过“文化传承”,却在每页纸角都画着松针,那是提醒后人,再精巧的技艺都要扎根土地,就像刺绣要沾着辣油香,竹编要浸着汗水味,才能暖手暖心。而她和顾辰,正用双手把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老手艺,缝进每个来青山村的人的记忆里,就像松针铺的路,看着普通,却步步留香。
这一晚,顾辰在织布机旁刻下新的纹样,是只踩着松针的小龙虾,旁边注着“明年教虎娃学染布”。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灶台上,与太姥姥的绣样叠在一起,像幅会呼吸的画,而他们的故事,正随着绣针的起落、竹篾的响,把“老日子”绣成“新风景”。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