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灶火染针篾:青山手作里的烟火传承结局[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月上中天时,顾辰推开灶屋的门,手里捧着个竹编托盘,盘里码着林小溪新烤的辣油千层饼,饼边还沾着烤焦的花椒碎。他蹲在织布机旁,看林小溪将最后一道金线绣进帕子角落,那是太姥姥的辣油壶图案,壶嘴处用茜草染的丝线勾出袅袅热气,针脚间竟真沁着若有似无的辛香。

“县文化馆的张馆长回信了。”顾辰从布衫里摸出封信,信纸边缘还留着竹篾压过的纹路,“说要把咱们的‘辣油染布法’申报非遗,下个月带电视台来拍纪录片。”他说话时,林小溪正用细针挑开帕子上的一处线结,针尖忽然顿住,帕子中央的辣椒纹样旁,不知何时多了行极细的竹刻小字:“以针为笔,以布为纸,烟火入画”。

院子里忽然传来顾兰的惊呼,众人提着马灯涌到晒谷场,只见老槐树下的竹架上,不知谁用荧光线绣了满架“会发光的辣椒”。顾明举着竹梯晃悠:“是我用夜明砂调的颜料!溪姐你看,跟你教的‘掺针’纹路一模一样!”虎娃举着个竹编灯笼凑过来,灯笼面是林奶奶新绣的“五谷丰登”,灯芯竟是用辣油浸过的棉线,燃起来有种暖烘烘的甜香。

“李叔把老织布机修好了。”顾辰领着众人到作坊角落,那台漆皮斑驳的机子上正织着新布,纬线是顾明用野山椒籽磨粉染的橙红,经线则缠着林小溪捻的桂花线,织出的布面泛着金红交错的波纹,像极了灶膛里跃动的火苗。李叔摸着胡子笑:“我照着太姥姥的笔记,在布纹里藏了‘辣椒籽’暗花,客人摸上去能感觉到凹凸呢。”

夜深人静时,林小溪在樟木箱底翻出太姥姥的旧账本,最后一页用褪色的辣油写着:“手艺若要长久,需得三分巧思,五分烟火,两分留给后来人。”她抬头看向窗外,顾辰正坐在竹篱下刻新的竹模,月光落在他腕间的红绳上,那是她用辣油染的线重编的,绳尾系着颗虎娃送的、用松针串起的干花椒。

“明早该去后山采苏木了。”林小溪把账本放进绣绷,忽然看见顾辰刻的新模子,是对背靠背的绣针与竹篾,初雪纸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底下刻着“青山传习”西个字,边缘还雕了圈细密的辣椒籽。顾辰放下刻刀,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晒干的辣油渣子:“我跟张馆长说,要在溪边建个‘辣油工坊’,让虎娃他们从小闻着这味儿长大。”

晨雾又漫进青山村时,林奶奶正在教城里来的学徒锁边,银顶针在晨光里划出亮弧;顾明带着孩子们在竹林里找“会染色的野果”,虎娃的竹篓里滚着颗刚摘下的、能染出朱砂红的野莓;顾辰则在调试新做的竹制染缸,缸壁上刻着太姥姥画的辣油壶,壶嘴处的纹路正好能漏下染布的汁水。

林小溪站在土灶前揉面,新学的“辣椒花卷”里卷进了顾辰晒的花椒碎,蒸笼掀开时,热气裹着桂花香飘出院落。她忽然看见顾辰从溪边走来,深蓝布衫的前襟别着枚新刻的竹针,针尾系着截红布,正是昨晚她染废的边角料,上面用白线绣着个歪歪扭扭的“溪”字。

“县中学的劳技课想来咱们这儿开课。”顾辰把刚劈好的竹篾放进筐里,竹篾上还沾着晨露,“王主任说,城里孩子最想学的,是怎么把辣油渣子染成布。”他说话时,林小溪注意到他脚边的竹匾里,躺着块新织的布,上面用辣油染的线织着幅画:老灶台前,绣娘飞针,竹匠劈篾,灶膛里的火正把日子熬得香喷喷。

远处的竹林里,传来虎娃的嚷嚷:“顾大哥!溪姐!我找到能染金红色的野柿子了!”林小溪望着晨雾中晃动的竹影,忽然想起太姥姥食谱里的那句话,“手艺要像灶火,得有人往里头添松针,添辣油渣,添带着露水的新想法”。而此刻的青山村,正像个巨大的绣绷,每个人都用双手把日子绣成了会冒热气的纹样,针脚里藏着太姥姥的辣油香,竹纹中浸着顾辰的汗水味,一步一步,把老手艺走成了新的路。

灶膛里的火又旺了些,林小溪往蒸锅里添了把新摘的桂花,蒸汽氤氲中,顾辰的影子与太姥姥的绣样叠在一起,在灶台上投下会呼吸的图案。而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永不熄灭的灶火,在青山村的晨雾里,在每道针脚与竹纹中,滋滋地煎着生活的香,等着下一个天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锦绣田园:团宠小厨娘的年代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2JL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