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镇的冬雪覆盖铸币坊时,郑辰正用镗刀校准冲压模具的齿纹。熟铁制成的阴模上刻着"永乐通宝"字样,阳模的边缘还留着刚铣出的防伪斜纹。王二狗抱着新熔的银锭蹲在一旁,银锭上的"辰"字钢印被炉火映得发亮:"师父,老银匠说这'铁模子'会压坏俺们的纹银!"
"压不坏。"郑辰扳动蒸汽冲压机的杠杆,五十斤重的银锭在模具中发出闷响。李猛扛着刚锻好的冲杆撞开门,铁甲上的雪粒落在冷却的银币上,惊得币面上的谷穗纹络颤动——这是用蒸汽动力改造的铸币机,每冲压一次就能产出十枚标准银币,重量误差不超过半分。老银匠拄着验银锤跪地,锤头的凹痕里还嵌着十年前验过的杂银。
柳如眉的九节鞭突然甩在冲压机的传动杆上,玄色斗篷扫过飞速转动的齿轮:"郑辰!你把俺家银矿塞进了铁疙瘩?"镜中,银锭通过传送带精准送入模具,每个环节都由机械控制。苏璃的商船刚靠岸,盐商女踩着银币边角料进来,赤金算盘在冲压声中响得急促:"先生!这铸币机若用在盐引兑换,假币能少九成!"
"看这个。"他指向银币边缘的滚花装置,蒸汽驱动的滚筒在币缘压出细密纹路,"边齿防伪,杜绝剪边盗银。"田婉的马车停在坊外,地主千金捧着新制的银锭精炼剂:"用草木灰和土豆汁调的,银锭纯度能提三成。"郑辰接过陶罐倒入熔银炉,沸腾的银液中立刻浮起杂质泡沫。
三日后的清晨,首批机制银币在铸币坊量产。郑辰按下自动送料开关,铸币机的冲压头精准落下,王二狗举着刻有防伪纹的模具图纸:"师父,我给模具加了微缩暗记,十倍镜下才能看清!"柳如眉的鞭梢卷起枚新铸银币,银币在阳光下映出矿洞的剪影:"郑辰,这银币能算出俺家矿洞的储量?"
"能定天下币值。"郑辰将标准砝码递给苏璃,砝码上的刻度与银币重量严格对应。盐商女的算珠突然卡住,赤金算盘映着银币的光泽:"若用机制银币统一度量,商税核算能快七成!"田婉递过油纸包的银币防锈粉:"用石墨和土豆灰配的,银币三年不发黑。"
深夜的铸币坊里,王二狗调试着自动计数装置。郑辰用刻刀在冲压模具上凿出夜光点,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电报房的磁针声——三短一长,是中央铸币局的密函。李猛擦着镗刀凑过来,刀光映着传送带上排列的银币:"兄弟,这玩意儿要是冲压铜钱......"
"先统一北疆币制。"郑辰抚摸着银币上的谷穗纹,想起现代造币厂的精密设备。他知道,这台铸币机不仅是货币制造的革新,更在六美联姻的版图上,落下了关乎「金融秩序」的关键一子。当苏璃计算着银币在商道的收益,田婉改良着精炼技术,柳如眉规划着银矿首供生产线时,这些银光闪闪的机制币,正成为稳定经济、整合势力的金融基石。
铸币坊的冲压声在夜空中回荡,惊起的飞鸟掠过刚铸好的"辰"字银币。郑辰望着窗外被铸币机灯光照亮的雪地,突然觉得,在这个依靠手工铸币的时代,能用技术实现货币的标准化生产,或许比制造先进兵器更能巩固统治、凝聚人心。而这枚枚带着精确刻度的银币,正如一把把衡量价值的标尺,在历史的长河中,即将为新的经济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www.220book.com/book/2K3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