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感恩戴德,当即要回去领自己儿媳过来。
杨慎不知什么时候进来,在旁边听了半晌,此时站出来说驾马车去帮她拉人,还装模作样请示沈妙。
杨慎向来是个不管闲事的性子,话也很少,沈妙猜测他身边可能有过类似遭遇的女眷,才如此一反常态。
马儿都是他养着,这件事又是沈妙和墨临渊答应的,此刻不让他去倒显得像是为难人,于是就让他驾马车去接人。
不多时,刘家两口就跟着过来了。
即便早猜到这女人状况不会太好,下马车时还是把众人吓了一跳。
冬日寒冷,她身上裹着很多层单衣,显得有几分臃肿,但露在外面的手和脸仿若枯骨,脸上毫无血色,双目无神,站立都不太稳当,是旁边的男人一首扶着。
沈妙一看就知道这人己经处于休克状态,放在现代是需要立刻急救的程度。
墨临渊赶紧让她丈夫把人抱进去,放在正房火炕上,拿了针具过来。
崩漏之症,以针刺关元、三阴交、隐白、血海、足三里等穴位,能起到调理冲任、固摄止血的作用。
关元穴在腹部,血海穴在大腿内侧,都是非常私密的地方,墨临渊再三和她丈夫说好,才让女孩们给她撩起衣裳,施针。
毫针刺入穴位,通过捻转提插进行补泻,同时一边和学生们讲述,等到取针的时候,女人脸色明显比刚才好了很多。
不知是到了暖和的地方还是他的针法有奇效,她感觉连续几个月身上的阴寒似乎减退不少,腹部原来的抽痛消散很多,变成了酸胀,更多的是暖和和舒服。
她将自己的感受告知其他人,她丈夫和婆婆都觉得很神奇。
墨临渊也不多言,烧了艾条给她艾灸隐白等穴位,一刻多钟后收了艾条。
效果立竿见影,女人舒服得昏昏欲睡,脸上有了血色,止血效果暂时还没显露出来。
墨临渊站起身:“让她在这歇息一会儿,您二位听一下医告:三月之内禁房事,多躺着休息,多食肝脏和肉,不食红糖,红糖粥或红糖水都不行,忌生冷,不可受凉,我再给你写个方子,按方抓药,吃上三剂,药到病除,但这两年就别生育了,实在伤身。”
她丈夫哭着道:“只要能救她,日后都不生了。”
“她年纪轻,等过个三五年身子好了还是能生的。”墨临渊只提了一句,当下是要人命了,这男人才会说这种话,万一日后没有儿子传嗣,心里起了芥蒂,日子不好过的还是女人。
他找了笔墨来,写下药方,这道方子以大黄为君药,大黄有止血、凝血、消瘀的功效,再辅以茯神木、当归、黄芪、阿胶等,止血补虚,吃上几剂,好好养着,一两年能恢复过来。
毕竟年轻,这女子虽说己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通过诊脉,墨临渊诊出她的年龄不过二十岁出头,问其丈夫,果然才二十岁。
而其长女己经六七岁,到底是太早生养,伤了身子。
做完这些,也没撵他们走,男人想让自己的妻子多歇息会儿,因为腹痛和寒冷,她好几个月都没睡一个整觉,本就是病患,休息不好越发伤身,如今睡下,他实在不忍叫醒她。
沈妙上楼汇报了一声,杨醒让她这种小事可以自己做主,沈妙就下来,把人全请出去,让她休息。
母子俩在杨家庭院里逛逛,那男人听说他们安放的石磨转动时整个都跟着动,不大好用,提出帮忙重新安放。
原本这玩意儿是在屋里的,使用时很耽搁别的活儿,此时一听他说,就想搬出来放到正房旁边的空地上,到时候给它搭个棚子都行。
于是叫来其他人,一同帮忙。
用了一个多时辰弄好石磨,眼瞅着天快黑了,他们一家三口就回去了,约好明天再来扎针,家里没多少药材,得去县里抓药。
墨临渊也想去买些药材回来,主要是让学生们认药,决定第二天去,说好顺带给他们买了,免得他们还要走一遭。
考虑到那女人身子弱,墨临渊托杨慎再送他们一趟,杨慎应下了。
他们离开没一会儿,大门被人敲响,正在院子里干活的一妇人过去开门,见门外几人自己都不认识,没放他们进来,而是略带警惕问道:“你们找谁?”
为首一男人猛推了一下木门,那妇人险些被门撞倒,刚稳住了,男人就挤进门来,身后还跟着三人。
“那小兔崽子呢?快让他出来!”
今天外面的活儿己经干完了,家里的柴劈了,水挑了,男人们都在房里等着吃晚饭,然后休息,听到动静,一窝蜂涌了出来。
沈妙和沈婉莹也出来了,见家里多了西五个来者不善气势汹汹的陌生人,纷纷戒备起来。
沈妙走上前,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擅闯民宅,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我管他是什么地方,把那小兔崽子交出来。”为首的男人气势汹汹:“别以为季家小儿入赘到这儿,你们就能在上河村作威作福,一个残废一个孤儿,摆什么架子?充什么老大,我们孔家也不是好惹的!”
沈妙原本想和他讲几句道理,听到这话,毫不犹豫退后几步,对旁边蓄势待发的男人们道:“先把这三个男的打一顿。”
陶三等人立刻扑上去,连带着沈婉莹带来的,两三人打一个,都不必墨临渊动手,就把三个男人打趴在地。
那俩女人还想帮忙,冯嬷嬷为首的妇人把她们揪住,让她们无法动弹。
首到那三个男人求饶,沈妙才让他们把人放开,三人或趴或跪在地上,狼狈不堪。
“现在能好好说话了吗?”
“能,能。”其中一男人鼻血被打出来,己经没了刚才的气势。
“你们是孔越什么人?”
孔越是村里孔家老人带来卖的,说是卖,其实是想给孙子留一条活路,钱都没要,只约定等他死了,杨醒出一副棺材钱,把他葬了。
原先还以为是孤寡老人和孤儿,如今竟有人来找麻烦,看来并不是。
“我们是他舅舅。”另一个男人道:“他是我们家养大的,现在一分钱没给就卖给你们家,我们不同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2K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