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许剑锋站在一处陡峭的山崖前。垂首的岩壁上挂着几条粗麻绳,几个游击队员正像蜘蛛一样悬在半空,用凿子开凿岩石。碎石不断滚落山谷,发出清脆的回响。
"这里岩层最厚,"王队长指着崖壁上刚凿出的洞口说,"鬼子的炮弹打不穿,飞机也发现不了。"他黝黑的脸上沾满石粉,军装被汗水浸透了大半。
许剑锋仰头望着这个正在成形的洞穴。阳光透过晨雾照在岩壁上,将粗糙的凿痕映得棱角分明。这里将成为游击队真正的兵工厂——不再是那个潮湿的石窟,而是一个能稳定生产武器的地方。
"需要拓宽到三丈深,"许剑锋估算着,"还得开通风口和排水沟。"他转向身后那群年轻战士,"谁懂石匠活?"
一个瘦小的身影站了出来。他叫石娃,才十五岁,是赵家庄石匠的儿子。"俺爹教过俺使凿子,"他怯生生地说,手里攥着一把磨损严重的石凿,"就是...就是工具不够。"
许剑锋从工具箱里取出几把钢凿——那是他前几天用缴获的刺刀改制的。石娃接过工具,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灵活地攀上绳索,很快就在岩壁上敲击出有节奏的声响。
中午时分,苏雨晴带着妇女队员们送饭来了。她们挎着竹篮,里面是用野菜和杂粮做的窝头。看到悬崖上的工程进度,苏雨晴皱起了眉头:"这么危险的地方,伤员怎么进出?"
许剑锋正用炭笔在岩壁上画线,闻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突然有了主意:"可以在侧面开个之字形小路,用木桩固定台阶。"
下午,林墨雪带着几个学生兵从山外回来了。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堆满了从敌占区偷偷运来的物资:铁钉、铜线、半袋水泥,甚至还有几个汽车轴承。最珍贵的是一捆油纸包裹的书籍,里面有《冶金学基础》和《简易机械原理》。
"保定中学的实验室,"林墨雪拍去身上的尘土,"校长让我们把能搬的都搬来了。"
夜幕降临时,悬崖上的工程仍在继续。火把的光亮在岩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凿石的叮当声在山谷中回荡。许剑锋蹲在新开凿的洞口,检查着刚安装好的木制支架。这些用山核桃木制成的框架,将支撑起整个兵工厂的顶部结构。
祥州的龙斗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许技术员!"石娃突然从洞内跑出来,手里举着一块暗红色的石头,"你看这个!"
许剑锋接过石块,在火把下仔细端详。石头断面呈现出铁锈般的色泽,用手指会留下淡淡的红色痕迹。"赤铁矿,"他轻声说,"可以炼铁。"
王队长闻讯赶来,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那块矿石:"太行山里真有铁矿?"
"不止铁矿,"许剑锋指向远处的山脊,"那边应该还有铜矿和石灰石。"系统的地质扫描功能在他脑海中闪烁,标注出方圆十里内的矿藏分布。
夜深了,大部分战士都己休息。许剑锋独自坐在新开凿的洞口,借着月光在笔记本上绘制草图。他计划在这里安装一座脚踏式鼓风机,用汽车轴承做传动装置,再建个小高炉...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给你。"苏雨晴递来一碗热汤,里面飘着几片蘑菇,"从北平带来的书,"她指着许剑锋手边的《冶金学》,"现在派上用场了?"
许剑锋啜饮着热汤,目光落在远处日军炮楼隐约的灯光上。"还不够,"他低声说,"我们需要更多知识,更多设备..."
"会有的。"苏雨晴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只要有人在,这些东西就永远不会消失。"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新开凿的洞口时,许剑锋己经在安装第一台设备——用汽车轴承改造的手摇钻床。石娃和几个年轻战士围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调试机器。洞壁上用炭笔画满了各种设计图,角落里堆放着刚开采的矿石。
王队长站在洞口,望着这个初具规模的悬崖兵工厂。他粗糙的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容:"等咱们造出第一把完全自制的枪,就叫它'太行山'牌!"
许剑锋没有回答。他的手抚过冰冷的金属部件,耳边仿佛己经听到了未来机床运转的轰鸣。远处,太行山的群峰在朝阳中巍然矗立,如同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任务完成:建立固定军工基地】
【奖励:初级冶金技术】
【新任务:三十天内实现武器自主生产】
(http://www.220book.com/book/2KL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