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痛!!
这是陈明远恢复意识时的第一感受。双腿像是被千万根烧红的钢针同时穿刺,他忍不住惨叫出声,双手本能地向身下摸去——却摸到了完好的牛仔裤和运动鞋。
"陈明远!你在鬼叫什么?"历史老师愤怒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他猛地抬头,发现自己正瘫坐在教室门口的地板上,周围同学们好奇的目光透过门窗投向他。阳光依旧刺眼,知了的叫声依然烦人,教室里的风扇还在吱呀作响。
"我...我..."陈明远语无伦次地摸着自己的脸,右颊上应该有一道子弹擦痕,但指尖只触到光滑的皮肤。
"装疯卖傻也没用!"历史老师推了推眼镜,"既然醒了就进来上课,别耽误大家时间!"
陈明远踉跄着站起来,双腿完好却传来幻肢痛般的刺痛。他低头查看自己的手臂——那里应该有一道弹痕,但皮肤完好无损,只有几道新鲜的抓痕,像是刚被树枝刮过。
"现在几点了?"他抓住前桌林小胖的肩膀急切地问。
"十点西十啊,你才在外面站了五分钟。"林小胖疑惑地看着他,"你脸色好白,要不要去医务室?"
五分钟?陈明远的大脑一片混乱。他在那个世界度过了将近一年,经历了南京的屠杀、武汉的鏖战,失去了双腿和那么多战友...而这里只过了五分钟?
他恍惚地坐回座位,历史老师继续讲解着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投影仪上的照片切换到了一张长江边的难民图,陈明远突然浑身颤抖——他认出了那艘渔船,正是他和林书恒、周雨桐逃出南京时用的那艘!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7年12月的南京下关码头..."历史老师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陈明远的手无意识地伸进口袋,指尖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他悄悄掏出来一看,差点惊叫出声——那是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壳,和一张折叠得极小的纸条。
这是他在那个世界的记忆!不是幻觉,不是梦!子弹壳是赵铁柱送给他的"幸运符",而纸条...他颤抖着展开,上面是娟秀的毛笔字:
"明远:若你能看到这封信,请记住我们所有人的牺牲。书恒是我兄长,他临终前将你托付给我。无论你去往何方,请代我们看看胜利的曙光。——雨桐 民国二十七年十月"
信纸在他手中微微发颤。周雨桐,那个在武汉分别时偷偷塞给他一封信的女医生,原来她是林书恒的妹妹!而她似乎...似乎早就预感到他会"去往何方"。
"陈明远!你又走神!"历史老师的呵斥将他拉回现实,"既然你这么了解历史,不如说说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是多少?"
教室里一片寂静。过去,他会满不在乎地胡诌一个数字。但现在,那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他亲眼见过的面孔——被刺刀挑起的婴儿,宁死不屈的女学生,用身体挡子弹的老兵...
"三十万。"他声音嘶哑,"实际可能更多。长江水红了三个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时空保卫战 尸体堆得比城墙还高。"
全班鸦雀无声。历史老师惊讶地推了推眼镜:"很...很准确。请坐。"
下课铃响起,陈明远第一个冲出教室。他必须找到那间神秘的历史资料室,找到那本相册!那是连接两个时空的关键。
走廊尽头,那扇写着"历史资料室"的旧木门不见了。
陈明远不敢相信地摸着光秃秃的墙壁——就是这里,他清楚地记得位置。但现在这里只有一面刷着白漆的实墙,连门框的痕迹都没有。
"同学,你在找什么?"一个清洁工阿姨推着拖把走过来。
"这里...这里不是有一扇门吗?历史资料室?"陈明远急切地问。
阿姨摇摇头:"我在这工作十年了,这从来就是面墙。你说的资料室在图书馆三楼。"
陈明远跑到图书馆,那里的资料室窗明几净,全是新书和电脑,根本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不甘心的他找遍了整个学校,甚至溜进了地下室和阁楼,却一无所获。
放学后,他拦住校长:"请问学校以前有没有一间老的历史资料室?在一楼拐角,有扇红漆木门?"
老校长推了推老花镜:"你说的是老校舍的资料室?三十年前就封起来了。那房间在战争时期是日军审讯室,据说死过不少人,后来一首闹鬼...你问这个干什么?"
陈明远心跳加速:"能让我进去看看吗?就一眼!"
"胡闹!"校长板起脸,"那房间早就被砖墙封死了,连门都砌在墙里。现在去教学楼找找,说不定还能看到当年封门留下的痕迹。"
按照校长的提示,陈明远果然在教学楼西侧外墙发现了一处颜色略新的砖块区域,形状正是一扇门的大小。他把手贴在冰凉的砖面上,突然感到一阵微弱的脉搏般的跳动。
"不是幻觉..."他喃喃自语,口袋里的子弹壳沉甸甸的。
回到家,陈明远翻出所有能找到的抗日战争史料,特别是关于南京和武汉的部分。在一本旧书里,他找到了武汉会战的参战部队名单——赫然列着"青年军第三团七连",正是他所在的部队!
更惊人的是,在一张泛黄的合影中,他认出了赵铁柱那张满是伤疤的脸,还有...他自己!照片中的年轻士兵穿着不合身的军装,站在队伍边缘,面容稚嫩却眼神坚毅。照片下的说明文字写着:"武汉会战前夕,青年军第三团七连全体官兵合影,1938年7月"。
"这不可能..."陈明远的手指颤抖着抚过照片。如果他真的穿越回了过去,改变了历史,为什么现在的史料没有任何变化?南京大屠杀依然发生了,武汉依然沦陷了,死亡人数与课本上一模一样。
除非...他并没有改变历史,而是本就属于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念头让他彻夜难眠。第二天清晨,他做出了决定——无论那间资料室是否存在,他都要找到进去的方法。周雨桐的信中提到"代我们看看胜利的曙光",这不仅仅是嘱托,更像是一个任务。
(http://www.220book.com/book/2KN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