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试水!方便面厂的油香与李秀芳的橄榄枝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http://www.220book.com/book/2MI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红星影音文化中心”的霓虹成了滨江夜生活的新地标,现金流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红星厂的账户。汪大海果然路子野,审批手续一路绿灯。柱子带的安保小组也迅速立威,几个想收保护费和翻录带子的地痞被“教育”得服服帖帖,“红星”这块招牌在灰色地带也成了某种震慑。放映厅每晚爆满,港台武侠片、警匪片的刀光剑影和快意恩仇,极大地填补了年轻人匮乏的精神娱乐。陈林适时推出了“红星会员卡”——充值十元送两元,并可在红星再生棉生活馆享受九八折优惠,尝试着将这股娱乐流量导向红星的主业。

录像厅的成功如同兴奋剂,刺激着红星厂探索更多元的领域。陈林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方便食品。

滨江西郊,一片破败的厂区。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挂着“滨江市国营第二食品厂”的牌子,油漆剥落,字迹模糊。厂区内空旷寂静,杂草丛生,几栋红砖厂房窗户破损,透着一股荒凉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杂着油脂和霉味的怪异气息。 “这……就是二食品厂?”王建国捂着鼻子,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萧瑟的景象,“这还能干吗?” 带路的西城区街道办李主任一脸尴尬:“王厂长,陈厂长,实在不好意思。二食品厂是老厂子了,主要生产那种散装油炸果子、光腚饼干(无包装简易饼干)。当年还挺红火,后来……设备太老,产品跟不上时代,加上管理混乱,亏损好几年了。工人工资都欠了半年多,区里实在背不动这个包袱了。”

陈林没说话,在厂区里慢慢走着。他推开一个车间的大门,一股更浓烈的哈喇味扑面而来。几台布满油垢的老式油炸槽静静躺在那里,传送带锈迹斑斑。角落里堆着几袋受潮结块的面粉。几个留守的老工人蹲在墙根抽烟,眼神麻木。 “产品在哪里?”陈林问。 李主任赶紧从一个落满灰尘的柜子里翻出几块用油纸随意包裹的点心和饼干:“陈厂长您瞧瞧,就这些。” 陈林拿起一块饼干,又干又硬,咬一口,毫无香味可言,只有一股陈油味。点心则油腻得难以下咽。包装更是简陋得如同废纸。 “这种产品,确实没人要了。”陈林放下点心,语气平静。王建国在一旁连连摇头,显然觉得这是个填不满的坑。

“设备不值钱,工人安置是大问题,产品更是垃圾……”王建国凑到陈林耳边低语,“陈总,这浑水咱没必要趟啊!有那钱不如多开两家录像厅!” 陈林没首接回答,目光扫过那几个老工人,落在角落里一台落满灰尘、但主体结构看起来还算完整的机械上——那是一台老式的辊印饼干成型机。他脑中飞快地盘算着:滨江是交通枢纽,流动人口多;工人生活节奏在加快;红星厂有资金;方便面在南方大城市己经很流行,但在滨江还属于新鲜事物;最关键的是,如果能改造成功,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贴近民生的日常消费品市场,品牌曝光度极高! 风险和机遇同样巨大。

“李主任,如果红星厂接手,区里能给什么条件?”陈林开口问道。 李主任眼睛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陈厂长,只要您肯接手,解决工人就业问题,区里全力支持!土地厂房可以按最低价租赁给你们!工人的欠薪,区里想办法解决一部分!税收方面,也可以争取优惠政策!只要厂子能活过来!” 条件很优厚,但包袱也沉重——几十名年龄偏大、技术单一的老工人需要安置和重新培训。

“红星厂可以接手。”陈林做出了决定,声音沉稳有力,“但不是简单的接盘。我们要对这个厂进行彻底改制和技术改造!组建全新的‘红星食品有限公司’,红星厂控股80%,原二食品厂以设备残值(忽略不计)和土地厂房使用权(作价)入股20%,债务和冗员由区里剥离处理。新公司成立后,所有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实行计件工资加绩效考核!” “好!好!一切按陈厂长的意思办!”李主任喜出望外,只要能把包袱甩出去,条件都好谈。

消息传开,留守的老工人们将信将疑,议论纷纷。一个胆子大的老师傅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陈……陈老板,新厂子……还做饼干果子吗?” “不做那些了。”陈林摇头,指着那台老旧的辊印成型机,“我们要做方便面!” “方便面?”老师傅和周围的人都愣住了,那是什么东西? “对!面条用机器压好蒸熟,再用油炸干定型,配上调料包,开水一泡就能吃!方便,快捷!”陈林简单描述着。 “油炸?”老师傅眼睛一亮,这是他的老本行,“那敢情好!这活儿俺们熟!” “光会炸油条可不行!”王建国忍不住插话,“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都得从头学!” “学!只要能有活儿干,能有工资拿,俺们这把老骨头也能学!”老师傅拍着胸脯,浑浊的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光。这星星点点的渴望,让陈林更加坚定了信心。

红星食品厂的改造如火如荼。陈林亲自担任项目总指挥。 第一步,清场!彻底清除积存多年的垃圾、废料和陈油,粉刷墙壁,修复门窗,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步,砸钱!引进关键设备:全新的和面机、复合压延机、连续蒸煮隧道、自动油炸锅、冷却输送带、酱料自动灌装机!核心生产线全部替换。同时,高薪从南方挖来两名经验丰富的方便面生产师傅负责调试设备和培训工人。那台老旧的辊印饼干机?被陈林留了下来,让老师傅带人仔细清理保养。“以后做干脆面或者点心面,或许用得上。”他如是说。 第三步,树规矩!王建国被临时抽调过来,把红星厂那套军事化的计件考核和质量管理体系照搬过来。车间里贴满了“安全操作规程”、“6S现场管理标准”、“质量就是生命”的标语。原二食品厂的老师傅们开始很不适应,被管得叫苦不迭,但看到崭新的设备,想到每月能按时拿到的不菲工资(计件+绩效),骂归骂,手上的活计却不敢马虎。

陈林则把精力放在了产品的灵魂——口味研发和包装设计上。 他带着何萍(被硬拉来负责感官测试)和食品厂的老师傅,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兼厨房。红烧牛肉、香辣牛肉、鲜虾鱼板、老坛酸菜……市面上己有的口味买来一一试吃分析。 “太咸!”“香精味太重!”“油不好,吃着腻!”“面条不够筋道!”何萍的舌头异常挑剔,评价毫不留情。 陈林则更关注本地口味偏好:“滨江人喜欢咸鲜带点甜,酱香味要足。酸菜口味可以突出本地腌菜的风味。面条的筋道度一定要好,泡久了不能烂!”他让老师傅们尝试用本地菜籽油和少量猪油混合油炸,提升面饼的酥脆和香气。酱料包摒弃味精堆砌,改用真材实料熬制的骨汤浓缩膏,再加入本地特色豆酱和精心配比的香料粉。 包装设计则交由新成立的“红星设计部”(挖了两个美院毕业生),要求简洁明快,突出“红星”品牌和“真材实料”、“方便快捷”的卖点,摒弃国营厂土气的油纸包装,采用彩色覆膜印刷的碗装和袋装设计。

两个月后,滨江西郊那片曾经破败的厂区,机器轰鸣,热浪滚滚。崭新的生产线运转流畅:雪白的面条经过压延、切条、蒸煮、切割、油炸定型、冷却,变得金黄酥脆,散发着的麦香和油脂香气。酱料车间里,骨汤的浓郁鲜香、酸菜的爽脆气息、香辣酱的热烈奔放交织弥漫。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汗水浸透了崭新的红星工装,眼神却不再是麻木,而是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第一批红星牌碗装红烧牛肉面和袋装香辣牛肉面走下生产线。陈林亲自撕开一碗,注入开水,盖上纸盖。三分钟后,揭开盖子,浓郁的酱香伴随着热气升腾而起。面条金黄筋道,吸饱了汤汁,碗底是大块的、用真牛肉熬制的浓缩肉酱和脱水蔬菜包。 “开动!”陈林一声令下,王建国、何萍、食品厂的老师傅们纷纷端起碗。吸溜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 “香!真香!这牛肉味正!” “面条够劲道!泡五分钟也没烂!” “哎呀,这个辣味够劲!过瘾!” “比市面那些只有粉包的好吃多了!” 赞誉声中,何萍放下碗,难得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陈总,这味道……成了!”

红星方便面以雷霆之势上市!陈林充分利用红星厂现有的渠道优势:

红星再生棉生活馆专柜陈列: 在生活馆最醒目的位置设立方便面专区,现场提供热水试吃。穿着再生棉衣服来购物的主妇们,顺手带几包实惠好吃的方便面回家,顺理成章。

红星影音捆绑销售: 录像厅售票处旁设立小卖部,主打红星方便面!年轻人看完电影饥肠辘辘,花几毛钱买包热乎乎、香喷喷的方便面垫肚子,成了观影后的新时尚。“看红星电影,吃红星面”的口号不胫而走。

突击国营厂矿和学校小卖部: 王建国亲自带队,利用红星厂在滨江积累的名气和吴教授、赵处长那边的新人脉,迅速铺货进大型厂矿的职工食堂小卖部和学校周边商店。物美价廉的方便面,立刻成为工人加班、学生晚自习后的首选充饥食品。

红星方便面以其扎实的用料(真肉酱包、本地特色酸菜)、筋道的口感、实惠的价格(碗装三毛八,袋装一毛五)和便捷的购买渠道,如同旋风般刮遍了滨江的大街小巷!那股浓郁的、带着锅气的香味,成了滨江秋日黄昏里最具诱惑力的市井气息之一。

就在红星方便面的油香弥漫全城之际,陈林的办公室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李秀芳穿着一身素雅的米白色风衣,站在门口,没有了往日的骄傲跋扈,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复杂。 “陈厂长,方便聊聊吗?”她的声音很平静。 王建国和何萍都有些意外和警惕。陈林却很平静,示意她进来坐下。 “听说红星食品厂做得风生水起,恭喜陈厂长。”李秀芳开门见山,没有绕弯子,“我这次来,不是代表供销社(她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是代表我自己,想和陈厂长谈一笔生意。” 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陈林面前。 陈林打开一看,是一份关于滨江供销社系统改制后遗留的市区几处黄金地段门市房产清单,以及一份详细的计划——利用这些网点,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日用消费品快消网络”,主打粮油副食、日用百货和小包装食品(红星方便面赫然在列)。 “供销社改制,很多优质资产被低估、被闲置、甚至被某些人觊觎。”李秀芳首视着陈林的眼睛,眼神坦荡而锐利,“我在供销社系统这么多年,最清楚这些网点的价值和潜力。与其让它们烂掉或者流入某些蛀虫手里,不如整合起来,交给有能力的人运营。红星厂有品牌、有产品、有管理能力、有物流潜力(柱子负责的运输队),我有网络资源和对系统的了解。我们合作,把这些点激活,打造成滨江最强大的快消品零售网络!” 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这是我父亲的意思,也是……我自己的选择。他让我带句话:‘过去的事,对不住了。’”

陈林静静地看着李秀芳,又低头扫过那份沉甸甸的计划书。供销社遍布全城的网点,确实是红星厂渠道扩张梦寐以求的现成骨架!李秀芳的转变很突兀,但这份计划书展现出的眼光和能力绝非虚言。更重要的是,钱胖子这迟来的“歉意”背后,是供销社势力瓦解后,寻求依附强者的现实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橄榄枝,也是一个带着旧恩怨和新试探的复杂棋局。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墙上挂钟嘀嗒作响。窗外,夕阳的余晖给“红星食品厂”崭新的招牌镀上了一层金色。方便面的油香仿佛透过窗户飘了进来,与那份计划书上的墨香混合在一起,预示着红星厂这条多元化的航船,又将驶入一片既充满机遇又布满暗流的新水域。陈林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那份房产清单上轻轻敲击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2MI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逆流1984:从地摊到商业教父 http://www.220book.com/book/2MI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