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二章 记忆重构计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香山红叶如火焰般铺满山谷,林萍琪扶着轮椅上的周奶奶穿行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老人戴着最新研发的神经反馈头环,目光追随着林间跳跃的松鼠,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清明:"小琪,这里......像我和老伴第一次约会的公园。"

这是"记忆重构计划"的临床测试现场。三个月前,林氏科技联合顶尖脑科医院启动项目,旨在通过神经信号刺激与AI算法结合,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唤醒沉睡的记忆。此刻,头环屏幕上跳动的脑电波图谱显示,周奶奶的海马体区域正产生异常活跃的电信号。

"成功了!"躲在灌木丛后的老张激动地压低声音,手中的平板电脑实时记录着数据。李薇举着摄像机,镜头捕捉到周奶奶颤抖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她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照片边缘被得发白。

项目的灵感源于一次意外。半年前,技术团队为养老院安装设备时,发现一位失智老人在听到旧收音机播放的《茉莉花》时,竟能完整唱出歌词。林萍琪由此联想到,或许可以通过构建"记忆锚点",用熟悉的感官刺激唤醒碎片化记忆。

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团队尝试过嗅觉、触觉等多种刺激方式,最终发现结合视觉影像与特定脑电波频率的"记忆胶囊"效果最佳。为了收集足够的个人化数据,林萍琪带着团队走访了上百位患者家属,整理出数万条关于"最珍贵记忆"的描述。

在上海的试点病房,一位退休钢琴教师通过系统"重返"了自己的演奏会现场。当虚拟场景中响起《月光奏鸣曲》,他枯瘦的手指在空气里弹奏出准确的旋律。他的女儿在监控室泣不成声:"这是爸爸三年来第一次有这样的反应。"

项目的争议随之而来。有专家质疑"人为干预记忆"是否违背自然规律,星耀科技更是借机发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记忆篡改"的惊悚短片。林萍琪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发布会——让患者家属亲自讲述系统带来的改变。

发布会上,周奶奶的儿子捧着母亲重新开始绘制的油画,声音哽咽:"这幅《香山红叶》,是她失忆后第一次完整画完的作品。"屏幕上播放着老人绘画时的影像,她边画边喃喃自语:"他说过,红叶落满地时,就来接我。"

争议声渐渐平息,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申请加入项目。林萍琪带着团队深入全国各大医院,常常在病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她记得在武汉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一位肺癌晚期的老人通过系统"回到"了儿子的婚礼现场,在虚拟场景中完成了对新人的祝福。

冬至那天,"记忆重构计划"迎来了第1000位受益者。林萍琪站在病房外,看着老人与虚拟影像中的老伴"重逢",两人隔着屏幕牵手的画面让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老张递来热咖啡,镜片上蒙着一层水雾:"林总,我们好像真的在创造奇迹。"

手机震动,母亲发来西胞胎的视频。西个孩子正在排练圣诞节的家庭剧,向暖扮演"记忆小卫士",举着玩具头环大喊:"我要帮所有爷爷奶奶找回回忆!"林萍琪笑着保存视频,抬头看见沈曼云站在走廊尽头,朝她竖起大拇指——星耀科技刚刚宣布将相关专利无偿开放,支持项目推广。

深夜的实验室,林萍琪看着最新的脑电波研究报告,突然想起周奶奶在香山说的话。科技发展到今天,早己不再是冰冷的参数比拼,而是要回答那个最本质的问题:如何让有限的生命,在时光的冲刷下,依然能保有温度与尊严。

窗外,初雪飘落,将城市染成一片洁白。林萍琪知道,"记忆重构计划"只是开始。当科技能够触碰人类情感最柔软的角落,那些关于爱、关于回忆的故事,便有了跨越时空的力量,而这,或许就是科技最动人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