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三章 量子护老时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春分时节的乌镇细雨如丝,林萍琪站在水阁乌镇国际未来科技峰会的演讲台上,身后的全息投影正演示着最新研发的量子纠缠护老系统。当她轻触讲台,数千公里外的北京养老院里,一位老人的实时生理数据便以量子态投影在会场中央,粒子流组成的心电图忽明忽暗,仿佛跳动的生命韵律。

"传统技术的延迟在量子通信中被彻底颠覆。"林萍琪的声音透过骨传导麦克风传遍会场,"我们实现了0.0001秒级的跨地域生理指标同步监测,这意味着当高原牧区的老人突发心悸时,上海的专家团队能同步获取数据并启动急救。"

台下,沈曼云转动着手中的量子计算模型,嘴角露出难得的赞叹。星耀科技曾斥资二十亿布局量子通信,但林氏科技联合中科大团队研发的"墨子号"量子中继器,竟比他们提前半年实现民用化突破。更让她意外的是,林萍琪在发布会上宣布将核心技术开源,共享给全球养老机构。

项目的起源带着几分戏剧性。去年冬天,林萍琪在西藏考察时遭遇暴风雪,卫星电话中断的三小时里,她眼睁睁看着随行的藏族老人因突发高原反应而错失最佳救治时间。那一刻,她深刻体会到传统通信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力,也埋下了量子护脑的研发种子。

研发过程堪比攻坚。量子纠缠态的保持需要近乎绝对零度的环境,团队在黄山深处建立了地下实验室;为解决设备微型化难题,老张带着技术骨干在无尘车间待了整整一百天,最终将量子模块缩小至U盘大小。最关键的突破发生在冬至夜,当林萍琪将西胞胎的脑电波信号作为量子密钥源时,系统稳定性突然提升了47%。

"为什么选择开源?"会后的采访环节,有记者尖锐提问。林萍琪指向会场外的水幕投影——那是全国各地养老院通过量子系统同步举行的"云茶话会",新疆的老人正隔着量子网络教海南的老人跳民族舞。"当技术能挽救生命时,商业壁垒就变成了枷锁。"她举起手腕上的量子手环,"这个设备里,有三千位老人参与测试提供的数据。"

量子护老系统的落地改写了行业规则。在西川凉山,悬崖村的老人首次通过量子网络获得北京专家的问诊;在南极科考站,随队医生能实时监测国内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最令人动容的案例发生在汶川地震遗址,一位失去双腿的老人通过量子触觉反馈设备,"触摸"到了远在广州的孙子的脸颊。

林海在董事会上展示项目财报时,股东们起初因巨额研发投入而脸色凝重,但当屏幕切换到玉树地震中被量子系统挽救的17位老人名单时,会议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心儿带着西胞胎参加系统的公益宣传,西个孩子举着写有"量子爷爷"的标语牌,奶声奶气地讲解着"纠缠"的原理,萌翻了全场观众。

盛夏的夜晚,林萍琪站在实验室的量子纠缠态演示仪前。当她移动一枚纠缠粒子,与之配对的另一枚在千里之外的青海湖畔同步做出反应,微弱的蓝光在黑暗中闪烁,宛如跨越时空的心跳。手机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西胞胎正在观看量子物理的动画教程,向暖指着屏幕大喊:"姑姑的设备比闪电还快!"

沈曼云发来消息,邀请林萍琪共同起草量子护老的国际标准。林萍琪笑着回复同意,目光投向窗外。城市的灯火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她知道,量子护老时代的开启,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人类对生命关怀的升级——当科技能以量子级的速度传递守护,距离与时空,便不再是爱的阻碍。

而在林家别墅的庭院里,林海正带着西胞胎观察夜空中的星星,用激光笔指着北斗七星讲解量子通信卫星的轨迹。知夏突然问:"爷爷,是不是很远的星星也能收到奶奶的心跳?"林海抱起孙女,望着深邃的夜空,郑重地点头:"是啊,爱和量子一样,从来都不会被距离分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家三口齐穿越,全家金手指 http://www.220book.com/book/2ML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