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妈那场闹剧过后,秦凤英和顾长河的小日子,像是被雨水冲刷过的青石板路,清爽了不少,两人间的气氛也松快许多。
顾长河厂里的技术革新项目告一段落,他并未就此松懈。
这天,他从外面回来,手里多了一张薄薄的报名表。
“我去报了个夜校。”晚饭时,他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不经意般提起。
秦凤英正夹起一块油汪汪的红烧茄子,闻言,筷子顿在半空:“夜校?学啥?”
“英语,还有企业管理。”顾长河说得平淡。
秦凤英“哦”了一声,心里却翻腾起来。
英语,那是洋码子,她一个字都不认得。
企业管理,听着就高深,肯定是了不得的学问。
这书呆子,可真能耐,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去学这些。
她低头扒饭,嘴里的茄子忽然觉得不那么香了。
自己呢?除了会做几道菜,摆个小摊,大字不识几个。
跟顾长河一比,简首就是泥地里的土坷垃,人家是书架上擦得锃亮的书。
一股说不清是羡慕还是自卑的滋味,在她心头悄悄漫开。
顾长河的夜校生活很快开始了。
每周有三个晚上,他吃过饭,就会换上一件干净的衬衫,夹着几本书,匆匆出门。
他一走,这被隔开的小屋子,顿时显得空落落的。
秦凤英一个人守着自己那半边,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喧闹,心里头也空了一块。
往常,即便两人不说话,隔着那道薄板墙,能听到对方翻书的沙沙声,或是轻微的咳嗽声,也觉得这屋里还有个人气儿。
现在,顾长河那边一片死寂,她这边也安静得可怕。
秦凤英百无聊赖,收拾完摊子带回来的家伙什,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顾长河那边。
他的书桌上,总是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摞摞的书。
那些书,封面大多是些她看不懂的方块字,还有些鬼画符似的洋文。
以前她觉得那些书枯燥乏味,现在,却生出几分好奇。
这些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能让顾长河看得那么入迷,还能让他变得那么有学问?
一个念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她蹑手蹑脚地走到隔断墙边,侧耳听了听,确定顾长河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她悄悄推开那扇属于顾长河的门,探头进去。
他的小床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书桌擦得一尘不染。
秦凤英走到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
封面是硬壳的,印着几个她勉强认得的字“高等数学”。
翻开一看,里面全是些弯弯绕绕的符号和数字,看得她头晕眼花。
她赶紧放下,又拿起一本,这本更离谱,全是些蝌蚪似的洋码子。
“这都写的啥玩意儿啊……”她小声嘀咕,却没舍得放下。
她一页一页地翻着,虽然一个字都看不懂,但那白纸黑字,透着一股她从未接触过的神秘。
一连几天,只要顾长河去上夜校,秦凤英就会偷偷溜到他那边,翻看他的书。
她像个初入宝山的小贼,对每一本书都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这天,顾长河提前从夜校回来了,老师临时有事,课上了一半就结束了。
他推开门,就看见秦凤英正趴在他的书桌上,手里捧着一本他的《现代汉语词典》,看得聚精会神,眉头微微蹙着,嘴里还念念有词。
秦凤英看得太投入,压根没察觉到身后有人。
顾长河站在门口,看着灯光下她专注的侧影,心里有些意外。
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
首到秦凤英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下意识地抬头想找人问,才猛地发现顾长河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
“啊!”她吓了一跳,手里的词典“啪嗒”一声掉在地上,脸瞬间红到了耳根,像是做贼被当场抓住。
“我……我就是……随便看看……”她语无伦次地解释,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顾长河的脸上,并没有她预想中的责备或嘲笑。
他走过去,弯腰捡起地上的词典,拍了拍上面的灰。
“想认字?”他问,声音平和。
秦凤英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蚋:“嗯……就是觉得……不认字,跟个睁眼瞎似的。”
顾长河沉默片刻,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了几本薄薄的小册子。
一本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一本是带着插图的《看图识字》,还有一本是《新华字典》。
“这些,或许适合你。”他把书递给秦凤英。
秦凤英愣愣地看着他手里的书,又抬头看看他。
灯光下,他镜片后的目光温和,没有一丝嘲弄。
一股热流涌上秦凤英的心头,鼻子也有些发酸。
她接过那几本书,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得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谢……谢谢你。”她低声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不客气。”顾长河说完,便转身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从那天起,秦凤英的生活里,除了摆摊做生意,又多了一项重要内容——认字。
每天收摊回来,她就拿出那本小学语文课本,一个字一个字地啃。
遇到不认识的,就查《新华字典》,或者在顾长河在家的时候,壮着胆子去问他。
顾长河倒也耐心,秦凤英问他,他便会放下手里的书,告诉她那个字怎么念,是什么意思。
有时,他看秦凤英为一个字的笔顺愁眉苦脸,还会拿起笔,在纸上写给她看。
秦凤英学得很用心,也很刻苦。
她把生字写在小纸片上,贴在墙上,贴在床头,甚至贴在自己做饭的灶台边。
走路的时候背,和面的时候也背。
有时候做梦,都是一个个方块字在眼前跳来跳去。
作为回报,秦凤英在做饭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她知道顾长河口味清淡,不喜油腻,便特意学着做些爽口的菜。
清蒸鱼、白灼虾、冬瓜丸子汤……
她还偷偷观察顾长河吃饭的习惯,发现他似乎偏爱带点汤水的菜,而且对菌菇类的东西情有独钟。
于是,香菇滑鸡、草菇豆腐、各种菌菇汤,便时常出现在两人的小饭桌上。
这天,秦凤英做了一道新学的菜——茶树菇炒腊肉。
茶树菇是她特地从一个老乡那里买来的干货,泡发后带着一股独特的山野清香,配上自家腌制的腊肉,用猛火快炒,香气扑鼻。
顾长河尝了一口,眼睛微微亮了亮。
“这道菜,味道不错。”他难得地夸奖了一句。
秦凤英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故作不经意:“哦,随便做的,也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
顾长河又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尝着,忽然抬头看了她一眼,唇边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你这厨艺,进步神速啊。是不是偷偷学了我的口味,专门做给我吃的?”
秦凤英的脸颊微微一热,嗔道:“胡说八道!我做什么菜,难道还要看你的脸色不成?我这是……这是为了我自己研究新菜品!”
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甜丝丝的。
这书呆子,嘴巴也开始不那么木讷了。
灯光下,小屋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一个在灯下刻苦认字,一个在一旁安静看书,偶尔指点一二。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伴随着两人之间日渐熟稔的谈笑。
这被一分为二的小屋,因为这学习的灯光和美食的香气,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家”。
只是,秦凤英这股学习的劲头,能坚持多久?她真的能靠着这几本启蒙读物,摆脱“睁眼瞎”的困境吗?
而他们两人这般朝夕相对,又在邻居们眼中,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王大妈那双精明的小眼睛,会不会又在暗中盘算着什么?
新的涟漪,似乎又在悄悄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2O7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