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的清晨笼罩在薄雾之中,泗水亭长刘邦斜倚在驿站门口,手中把玩着半块冷硬的麦饼,望着官道上来往的行人。粗布短褐上补丁摞着补丁,腰间那把锈迹斑斑的铁剑却总在不经意间露出锋芒。几个过往的百姓见了他,纷纷笑着打招呼:“刘亭长又在偷懒?”
“这叫体察民情!”刘邦咧嘴大笑,露出一口白牙,将麦饼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笑声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驿卒疾驰而来,腰间的铜铃叮当作响。
“刘亭长!加急文书!”驿卒甩下一卷竹简,扬尘而去。刘邦掸了掸竹简上的灰尘,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上面赫然写着陈胜身死、张楚覆灭的消息,墨迹未干的文字仿佛还带着血腥气。
“陈胜死了……”刘邦喃喃自语,目光望向咸阳的方向。想起数月前,大泽乡起义的消息如惊雷般炸开时,他在沛县街头与萧何、曹参饮酒畅谈的场景。那时的他们,虽心怀壮志,却也只能在这沛县一隅,做着小小的官吏。
“大哥!”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樊哙扛着半扇猪肉闯了进来,虎背熊腰的身躯带起一阵风,“县吏们正在商议,说是要响应陈胜,举兵反秦!”
刘邦心中一动,握紧了手中的竹简。沛县县令此时召集众人,怕是另有盘算。他拍了拍樊哙的肩膀:“走,去瞧瞧!”
县衙内,气氛凝重。沛县县令坐在主位上,眼神闪烁不定:“陈胜虽死,但天下反秦之势己成。我等若不早做打算……”他的话音未落,萧何便上前一步:“大人,要举事,需得有个领头之人。依在下之见,刘亭长素来仗义,深得民心,可担此重任!”
刘邦心中暗喜,面上却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我刘邦不过一介亭长,哪有这般能耐……”
县令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本想借此机会掌控沛县,怎料萧何等人竟推举刘邦。思忖片刻,他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将刘邦拿下,以免他勾结反贼!”话音刚落,几名衙役便拔刀上前。
刘邦瞳孔骤缩,腰间铁剑出鞘。樊哙见状,大吼一声,抄起案几上的铜鼎,挡在刘邦身前。县衙内顿时乱作一团,桌椅翻倒的声响混着喊杀声。混乱中,刘邦瞅准时机,一剑刺向县令,利刃穿透胸膛。
“反了反了!”幸存的衙役惊叫着逃窜。刘邦望着县令的尸体,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暴秦无道,今日我等杀了县令,便是反了!若想活下去,唯有举兵!”
“愿听刘大哥号令!”萧何、曹参齐声高呼,樊哙更是振臂一呼,声震屋瓦。沛县百姓听闻消息,纷纷拿起农具、棍棒,聚集在县衙外。望着眼前群情激奋的众人,刘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当夜,沛县城头升起了反秦的大旗。刘邦站在城楼上,望着漫天繁星。陈胜的失败犹在眼前,但他却隐隐觉得,属于自己的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萧何,”他转头问道,“下一步,我们该如何?”
萧何展开地图,手指落在丰邑:“丰邑乃沛县屏障,若能拿下,进可攻,退可守。只是……”他顿了顿,“雍齿此人颇得民心,若不能说服他,恐生变故。”
刘邦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先礼后兵!明日我便亲自去一趟丰邑!”他握紧腰间的剑柄,想起陈胜的结局,暗暗发誓:同样的错误,他绝不会再犯。
沛县的夜色渐深,新立的义军营地内灯火通明。刘邦站在篝火旁,听着士兵们的议论声,心中思绪万千。从小小的泗水亭长到反秦义军的首领,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突然。而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更加残酷的乱世之争。
(http://www.220book.com/book/2O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