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一章 拆迁中的煤炉往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柳家女儿们的黄金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2P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柳家女儿们的黄金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2000年秋,砖塔胡同的老槐树开始落叶,拆迁队的测量旗插在煤炉台边。柳建国蹲在炉前捅煤球,工装口袋里的断发换成了星禾从上海寄来的照片——她站在培训基地门口,手里攥着铁皮青蛙。“桂兰,”他用工具钳夹起通红的煤球,“新煤炉台该砌在哪儿?”张桂兰擦着搪瓷缸抬头,银镯子在阳光里晃了晃:“随丫头们吧,老槐树挪到哪儿,咱的心就在哪儿。”

“爸!”招弟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工装裤兜别着林大为新改良的扳手。她手里攥着拆迁补偿协议,裤脚还沾着车间的铁屑:“文创园的煤炉体验区批下来了,老槐树要当镇园之宝呢。”柳建国点头,工装口袋里的工具钳硌着腿,那是给老槐树做支撑支架用的。

柳奶奶拄着拐杖挪到槐树下,银簪子换成了星禾送的树叶形状,三寸金莲碾过煤渣发出细碎的响:“当年日本人炸胡同,这棵树都没倒......”老人用拐杖敲了敲树干,树皮上的刻痕“女性能顶半边天”被迎弟描成了金色,“现在要给它盖玻璃房了,多金贵。”

林大为的帆布工具包靠在墙上,里面掉出张深圳机械展的门票。“给老槐树设计了防腐支架,”他推了推眼镜,裤脚沾着木屑,“用的是废旧铁轨。”支架上刻着七朵向日葵,迎弟摸了摸说:“像七个丫头围着树呢。”陈瑞阳跟着进来,西装口袋露出BP机,屏幕显示“柳姐,拆迁协议己公证”:“胡同里的违建我们帮忙梳理过了,柳叔放心。”

念弟突然从煤棚后钻出来,皮夹克换成了牛仔背带裤,手里挥着星禾的最新磁带:“老七在上海拿了新人奖!”她眼尾的胎记在秋风里跳动,吉他弦上挂着八个铁皮青蛙,“陈瑞阳!把你的破BP机摘了,帮我给青蛙们编个挂饰!”

午后的阳光漫过煤炉台,张桂兰在供桌下摸出个铁皮盒,里面是七姐妹的胎发和星禾的参赛磁带。“该搬家了,”她对柳建国笑,眼角的皱纹盛着阳光,“老槐树的年轮里,可藏着咱们七个丫头的故事呢。”柳建国伸手想帮她擦汗,却触到她鬓角的白发,忽然想起1984年那个雪夜,她蹲在煤炉前补工装上的血迹——那是生念弟时被柳奶奶推倒的疤。

“妈!”来弟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腰间的商务通换成了新款手机,“服装店要搬去文创园了,老七的巡演海报能当装饰吗?”她往小夏兜里塞了颗巧克力,却被小家伙摇头拒绝:“小姨说要像煤炉台一样朴实!”众人笑起来,招弟摸了摸小夏的虎头帽,帽檐上的齿轮挂饰轻轻转动,那是林大为用拆迁废料做的。

接弟穿着法院制服进门,公文包里掉出本《文物保护法》:“陈瑞阳说老槐树属于古树名木,”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映着窗外的测量旗,“谁敢动它一根枝桠,我跟他打官司。”盼弟穿着军装跟在后面,军功章在胸前闪闪发亮,她偷偷把边疆寄来的雪莲花种子埋在树根旁:“等明年春天,老槐树该有新伴儿了。”

柳建国忽然站起来,工装口袋里的铁皮青蛙掉在地上。他弯腰捡拾时,看见煤炉台上的搪瓷缸——那是1970年招弟出生时,他用三个月工资买的双喜搪瓷缸,缸沿的缺口是给来弟温奶时磕的。“桂兰,”他轻声说,“把供桌下的冻柿子拿出来吧,搬家前甜甜蜜蜜。”

暮色浸透胡同时,柳家的25寸彩电正在播放星禾的采访。她穿着白衬衫,蓝布裙角别着铁皮青蛙挂件,身后是上海培训基地的落地窗。“我的灵感来自砖塔胡同的煤炉台,”星禾对着镜头笑,眼里映着千里之外的老槐树,“那里有八个铁皮青蛙,每个都装着姐姐们的故事。”

念弟忽然指着电视欢呼:“看!老槐树!”屏幕上闪过胡同拆迁的画面,老槐树被围上红绸,树干上的刻痕清晰可见。林大为正在给树洞安装玻璃展柜,阳光穿过齿轮状的镂空铁皮青蛙,在地面投出一圈圈光斑。陈瑞阳举着摄像机跑前跑后,西装裤脚沾着煤渣——那是他帮柳建国搬煤球时蹭的。

煤炉台上的羊肉萝卜汤咕嘟冒泡,张桂兰往柳奶奶碗里添了块胡萝卜:“您尝尝,这锅汤熬了三十年。”老人用拐杖敲了敲桌沿:“1969年生招弟那年,我还骂桂兰是‘不下蛋的鸡’......”她忽然哽咽,银簪子在灯光下晃着,“现在才知道,七个丫头比十个孙子都暖。”招弟握住奶奶的手,触到她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打煤球留下的。

深夜的胡同飘着烤红薯香。念弟的乐队在老槐树下弹唱《送别》,吉他弦是用陈瑞阳送的钛合金线做的。接弟给街坊发《拆迁普法手册》,粉笔字写着“老槐树永远在”;盼弟教小夏用机械零件拼老槐树模型;来弟在摊位前给街坊分电子烟花,手机屏幕映着“七仙女文创店即将开业”。

招弟坐在煤炉前给星禾织围巾,毛线是用柳奶奶的旧毛衣拆的。林大为帮她递剪刀时,指尖碰到她腕间的齿轮手链:“深圳的分厂需要机械设计师......”“小夏该去看看科技展。”招弟头也不抬,毛线在机油味的手指间穿梭,“老七说上海的冬天湿冷,这条围巾该够长了。”陈瑞阳靠在煤棚上听着,BP机突然震动,屏幕显示“柳姐,文创园合同己盖章”。

柳建国独自蹲在老槐树下,用扳手刻下最后一道痕迹:“2000.10.15”。树皮上的刻痕从“女性能顶半边天”到“千禧之星”,被夕阳染成金色。他摸出个铁皮青蛙,用拆迁公告的铁皮做的,青蛙肚子刻着“砖塔胡同9号”。“老伙计,”他对着树洞轻声说,“当年没让老七掐了,是我这辈子最对的事。”树洞里的青蛙们轻轻碰撞,像在应和。

张桂兰摸着供桌下的胎发本,最新一页贴着星禾的获奖证书,旁边是招弟的高级技师聘书、来弟的“非遗传承人”申请表、迎弟的个人画展请柬。“桂兰,”柳建国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工装口袋里的断发混着银白,“等文创园开了,咱摆个煤炉台体验区,教孩子们生炉子、刻铁皮青蛙。”

零时的钟声从远处传来,煤炉烟火与落叶共舞。招弟抬头看老槐树,树干上的新刻痕“柳家七仙女”被灯光勾勒,像串正在生长的星星。小夏伸手去抓飘落的槐叶,惊飞了枝桠上的麻雀,却惊不醒这个被七个小姨、两个叔叔和满院星光守护的夜晚——煤炉台上的铁皮青蛙被小心收进木箱,最小的那只眼睛闪着光,映着胡同口的霓虹,和新千年的第一缕秋风。

星禾在上海的宿舍翻开歌词本,在《拆迁号子》里写道:“推土机的轰鸣里,老槐树的年轮在生长。父亲的工具钳刻下新的故事,姐姐们的笑闹藏进玻璃展柜。而我的铁皮青蛙,正在煤炉体验区的橱窗里,等待下一个在煤渣里找星星的人。”窗外的秋雨扑在玻璃上,映着床头的胡同合影,和老槐树洞里轻轻摇晃的蛙鸣。

(第21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2P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柳家女儿们的黄金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2P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