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宴上惊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最新章节随便看!

腊月廿三,李景隆府里的演武场被红灯笼照得透亮。火光映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像是跳动的血。

陈恪站在廊下,看仆役们将最后几坛烧刀子搬上酒桌,哈出的白雾里浮着松木香——这是李景隆特意从福建运来的,说要镇住勋贵们的酒气。空气中还混杂着炭火燃烧时轻微的爆裂声和远处厨房飘来的油炸香气。

"小先生,您看这座位——"李景隆搓着手凑过来,锦缎团花大氅被穿得皱巴巴,声音带着几分紧张与兴奋,"东边是京营参将,南边坐勋贵子弟,西边......"他压低声音,"黄子澄派来的王侍郎,我给挪到最末席了。"

陈恪目光扫过演武场中央的青铜火盆。火舌舔着劈柴,“噼啪”作响,映得挂在墙上的弓刀泛着冷光,仿佛随时会跃起杀敌。

他摸了摸袖中那份用薄棉纸誊写的《裁勋策》,指尖触到边缘被故意揉皱的毛边——这是昨日夜里,他让书童小福子把墨汁掺了水,在“削减世袭军职”那行字上洇出个深墨团,看着像仓促间抄错了又急着改的模样。纸张微凉而粗糙,像是藏着一场风暴。

"好。"他收回手,"等会开席,你多给王侍郎敬两杯,他醉得越透,说得越多。"

李景隆眼睛一亮,拍着胸脯往酒坛方向去了,靴底踩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脚步声。

陈恪转身时,正撞上进门的傅家二公子。这小子前两日刚被派去沈阳中卫当百户,晒得黝黑的脸膛还带着北疆的风,此刻却捧着个锦盒首往陈恪怀里塞:"小先生,我娘让我带的,说是苏州的蜜饯,您尝尝——"

"收着。"陈恪笑着推开,"等会酒喝多了,这蜜饯能压酸水。"他瞥见傅二公子腰间挂着的巡察使腰牌,铜牌在火光下泛着暗黄,像块烧红的炭,烫人眼眶。

戌时三刻,演武场坐得满满当当。陈恪坐在主位右侧,听着底下的喧哗——东边京营参将们正掰着腕子比力气,笑声粗犷如铁器相击;西边文官们端着酒盏小声议论“整训成效”,语气轻缓,却透着试探;南边傅家、吴家的小子们勾着脖子灌酒,酒坛碰得叮当响,像敲着战鼓。

"诸位!"李景隆突然跳上石案,大氅一甩露出里面的箭衣,声音洪亮如钟,"今日请大家来,不为旁的——"他指着傅二公子,"就为庆贺我京营新出的虎崽子!上月沈阳中卫打退朵颜三卫,傅兄弟带着二十个兵追出三十里,砍了七个鞑子脑袋!"

底下轰然叫好,酒碗相碰之声此起彼伏。

傅二公子涨红了脸,端着酒碗站起来:"我那算什么?吴大哥在永平卫,上个月带着兵修了二十里城墙,冻掉两根脚趾头都没吭一声!"

陈恪看着这幕,手指轻轻叩了叩桌沿。火候差不多了。

"啪"的一声,西边突然有人拍桌。

王侍郎扶着酒盏站起来,脸上红得像涂了胭脂,脚步踉跄:"各位将军的勇武,王某自然佩服。只是听说......"他从袖中抖出张纸,语气陡然拔高,"最近有份《裁勋策》在市面上传,说要削咱们勋贵的俸禄,收世袭的军职——"他眯着眼看向陈恪,"陈伴读,这可是你们文官的主意?"

演武场霎时安静,连火盆中的柴火爆裂声都显得刺耳。陈恪感觉后颈的寒毛竖起来,却仍是端着茶盏慢慢喝了口。热茶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温热的安定。

他能看见徐辉祖坐在东边首座,手指正轻轻敲着剑柄;能听见傅二公子“哐当”一声放下酒碗;能闻到西边文官堆里飘来的冷汗味,混着酒气,令人作呕。

"王大人这是从哪听来的?"他放下茶盏,指节在案上叩出清脆的响,"若真有这等策论,陈某人第一个要参他祸国!"他突然站起来,袖中那份伪造的《裁勋策》“刷”地抖开,纸页在火光下泛着微光,"可诸位请看——"他举起纸页,让火光映出上面的字迹,"这策论说'勋贵占田千顷,却不肯出一兵一粮',可傅家二公子上月刚捐了三百石军粮;说'世袭军职者多是纨绔',可吴璟将军的嫡子现在还在宣府卫当马夫!"

"放屁!"傅二公子拍案而起,腰间的巡察使腰牌撞在桌角,金属撞击声清脆刺耳,"我爹说了,这策论要是真的,我傅家第一个拆了写策的人的骨头!"

"陈伴读说得对。"徐辉祖突然开口,声音沉稳如锤敲青铜,"这策论来得蹊跷——圣主刚提了整军,这东西就冒出来;咱们勋贵刚说要配合巡察使,这东西就传开来。"他按剑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分明是有人想挑咱们和圣主的关系!"

"魏国公说得是!"吴璟的侄子"腾"地站起来,声音激昂,"我在顺天府当差,昨日还见周学士的书童往黄尚书府跑——"

"住嘴!"陈恪突然提高声音,目光扫过那少年,"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猜谁写的,是让圣主知道,咱们勋贵和文官,都是大明朝的柱子!"他端起酒碗,"来,我敬诸位——敬圣主,敬大明朝的江山!"

"敬圣主!"

"敬江山!"

演武场炸响一片吆喝。酒碗相碰,回荡着豪迈与愤怒交织的余音。

陈恪看着徐辉祖第一个端起酒碗,看着傅二公子把那纸《裁勋策》扔进火盆,看着王侍郎缩在角落里首擦汗,喉结动了动——成了。

子时三刻,陈恪踩着满地酒坛往府外走。寒风卷着残雪扑在脸上,冰凉刺骨,他摸了摸内襟的金牌,那是朱允炆昨日赐的“伴读参政”令牌,边角还带着龙纹的毛刺,硌得胸口发疼。

"小先生!"小福子从巷口跑过来,怀里揣着个烫婆子,热气蒸腾,"徐国公的暗卫刚送来信——黄尚书府的灯盏,刚灭了又亮,亮了又灭。"

陈恪笑了。他知道黄子澄此刻定是在书房里摔茶盏,定是在骂“竖子误我”,定是在想怎么补救。

但没关系了,等明日早朝,他要带着徐辉祖递的《勋贵同心疏》,要带着李景隆记的《京营整训录》,要......

他突然停住脚步,望着东边渐亮的天色。东华门的角楼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座未完成的棋局。

他摸了摸袖中草拟的奏疏,“军务司”三个字被体温焐得发烫——有些棋,该摆到台面上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