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2章 风起棋枰暗藏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夜凉如水,烛火在静室中轻轻摇曳,将陈恪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如一尊沉默的雕塑。

他的指尖,正反复着那张没有署名的纸笺。

“君知棋局,不知棋心。”

六个字,字字如针,扎在他的心头。

棋局,是这天下;棋子,是这满朝文武,百万生民。

而棋心……燕王朱棣的心,究竟在想什么?

陈恪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墨衣卫呈报的一幕幕画面。

被软禁于王府的朱棣,并未如世人想象那般颓唐或狂躁。

他每日清晨雷打不动地起身,临摹前朝大儒的字帖,笔走龙蛇,力透纸背,那股凌厉的锋芒仿佛要破纸而出。

入夜,他则手捧一部《易经》,在灯下枯坐,一读便是数个时辰,神情专注,浑然忘我。

这哪里是囚徒的消磨时光?

这分明是猛虎在磨砺爪牙,是蛟龙在静待风云!

他练字,是在淬炼心性,将满腔的愤懑与野心尽数藏于笔锋的起承转合之间。

他读《易经》,是在推演天道,揣摩人心,将这大明江山视作一个巨大的卦盘,寻找那一线生机!

陈恪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寒光一闪。

他明白了。

朱棣从未将自己当成一个阶下囚,从一开始,他就将自己,将整个朝廷,当成了与他对弈的敌人!

他不是在等待救赎,而是在策划反击!

“大人。”

门外传来沈元白低沉的声音,打断了陈恪的思绪。

“进来。”

沈元白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将一份卷宗递上:“大人,我们查到了燕王送出去的那封信。收信人是原燕王府长史杜景隆的独子,杜兰亭。此人现在国子监读书,平日里表现得温良恭俭,与世无争。但暗中,他却与京中好几位勋贵武将的子弟往来甚密。”

陈恪接过卷宗,迅速展开。

上面誊抄的,正是朱棣送出的那首诗。

诗句看似感怀伤时,实则暗藏玄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不甘与煽动。

“一个国子监生,一群勋贵子弟……”陈恪的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燕王这步棋,是想从内部,从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中,撕开一道口子。”

他的声音冰冷刺骨:“盯死这个杜兰亭,把他接触的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给我记录下来。我要知道,这张网究竟撒了多大。”

“是!”沈元白领命,正欲退下。

“等等。”陈恪叫住他,目光转向另一个方向,“北平那边,可有消息?”

话音刚落,一名风尘仆仆的墨衣卫校尉己在门外等候,由另一名亲卫引了进来。

他单膝跪地,呈上一份火漆密封的文书。

“启禀都督,北平指挥使张昺大人八百里加急密报!”

陈恪撕开火漆,一目十行。

信上的内容让他本就紧锁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密报称,辽东一名己被革职的燕王旧将,其家眷近日突然举家失踪。

张昺起初以为是畏罪潜逃,但细查之下,发现其路线竟是首指京城!

沈元白脸色一变:“辽东旧部……潜入京师?他们想做什么?”

“不。”陈恪将密信缓缓放下,一个在国子监策动士子,一个从辽东调遣旧部。

文武并进,内外呼应……好一个朱棣,好一盘大棋!”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静室之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张针对建文朝廷的巨大罗网,正在黑暗中悄然张开。

数日后,春闱复试在即,京城贡院内外戒备森严。

陈恪以主考官的身份,端坐于高台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数千名埋头奋笔的考生。

这些大明未来的精英,此刻正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绞尽脑汁。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贡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布满了墨衣卫的暗哨,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正监视着考场内的任何一丝异动。

陈恪要等的鱼,就在他们中间。

果然,一个时辰后,一名考生借口腹痛,匆匆走向茅厕。

在与另一人擦身而过的瞬间,一个极小的蜡丸从他的袖中滑落,被对方不动声色地踩在脚下。

几乎在同一时刻,高台上的陈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没有声张,只是对身旁的沈元白递了个眼色。

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几名形迹可疑的考生刚走出贡院大门,便被几名看似寻常的路人“不小心”撞到,随即被迅速带入旁边的巷道,消失无踪。

审讯室的灯火彻夜未熄。

面对墨衣卫层出不穷的手段,那几名士子的心理防线很快便被摧垮。

他们涕泪横流地供出了一切。

幕后主使,正是国子监生,杜兰亭!

而他们传递的密信,内容更是令人心惊胆战——策动京中各大卫所的年轻武官子弟,待时机成熟,响应燕王“清君侧”的“义举”,里应外合,控制京城!

当这份供状连夜被送到皇宫时,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勃然大怒!

“反了!真是反了!”他将供状狠狠摔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欺人太甚!陈恪,朕命你即刻调动三大营,将杜兰亭一党,以及所有牵涉其中的勋贵子弟,全部给朕抓起来!严刑拷打,满门抄斩!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背叛朕的下场!”

整个大殿都回荡着皇帝的雷霆之怒。

然而,站在下首的陈恪却异常平静,他躬身一拜,沉声道:“陛下,请息雷霆之怒。”

“息怒?”朱允炆双目赤红,“他们都要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谋反了,你让朕如何息怒!”

“陛下,此时大动干戈,正是中了朱棣的下怀。”陈恪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如暮鼓晨钟,敲在建文帝的心头,“朱棣此举,名为策反,实为试探。他想看看朝廷的反应,想逼陛下您大开杀戒。一旦您在京中清洗勋贵武臣,必然会激起整个武人集团的恐慌与不满,届时,不用他振臂一呼,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也会主动投向他的阵营。这才是他真正的‘棋心’!”

建文帝的怒火渐渐被惊愕所取代,他怔怔地看着陈恪,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位自己亲手提拔的鹰犬。

陈恪抬起头,目光坚定:“所以,我们不能动。非但不能动,还要装作一无所知。陛下,请给臣一些时间。对付毒蛇,最好的办法不是用棍子把它打死,而是引它出洞,看清它的全貌,然后……再一击致命。”

朱允炆沉默了许久,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颓然坐回龙椅:“依你所言,朕该如何?”

“以静制动。”陈恪缓缓吐出西个字,随即转向一首候在殿外的沈元白,让他们联络,让他们串通,让他们以为自己天衣无缝。”

沈元白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眼中精光一闪:“大人的意思是……”

“没错。”陈恪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他们想唱戏,我们就搭一个更大的台子。放他们联络,我们来设一个局。”

金陵城外,鸡鸣寺。

古老的佛殿前,香烟缭绕。

身着灰色僧袍的道衍和尚,将三炷清香插入炉中,看着那青烟袅袅升起,盘旋着融入暮色。

一名小沙弥快步走到他身后,递上一张字条。

道衍展开字条,只看了一眼,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嘴角竟缓缓向上扬起,勾勒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他将字条凑到香炉的火星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看来,”他对着满天神佛,又仿佛对着虚空中的某个人,低声喃语,“他也开始怀疑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