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请君入瓮钓大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恪捏着茶盏的手微微发烫,窗外的雪光透过纸窗映进来,魏思远佝偻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像一尊静止的木雕,己经站了半柱香。炭盆里火星跳跃,噼啪作响,热气扑面而来,可他后颈却泛起一层细密的凉意——那不是冷,是十年前课本上“靖难”二字烙下的灼痛,至今未散。

“魏叔。”他突然开口,指节叩了叩案上那叠染着茶渍的漕运账册,瓷盏里的茶水微微晃动,泛出一圈圈涟漪,“明日去码头,跟老周头他们说,今年新粮要改道山东。”

魏思远佝偻的背猛地首起来,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仿佛被风沙侵蚀的田垄:“大人,这漕运线路是户部定的,突然改道……”

“就说李维翰的亏空案查得太严,有些老关系户想走陆路避避风头。”陈恪抽出账册里“宣府镇军饷”那页,指尖划过“缺银三万两”的批注,纸面粗糙,像是经年累月沾了油墨和汗渍,“您再补一句——‘要是有信得过的商队,带两船私货也不是不行’。”

魏思远浑浊的眼珠突然亮了,像被火折子点着的灯芯,瞳孔深处闪出一丝精光。

他搓了搓布满老茧的手,喉结滚动,发出轻微的吞咽声:“大人是要……”

“燕王府的哑三进了城,总得给人家递根线。”陈恪把账册推过去,墨迹未干的“漏洞”二字在烛火下泛着暗芒,跳动的光影中仿佛藏着一把刀,“他们要的是朝廷虚实,我们就给个能钻的空子。”

魏思远接过账册时,袖口蹭到了陈恪腰间的玉牌——那是朱允炆昨日赐的“伴读”信物,温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仿佛摸到了一块冰。

他低头应了声“明白”,转身时棉袄下摆扫过炭盆,火星子噼啪炸在青砖上,像极了即将点燃的引线。

第二日未时,苏州码头的风裹着雪粒子往领口钻,刺骨的寒意顺着脖颈往里爬。魏思远缩着脖子蹲在粮栈门口,看着老周头拍着船帮跟几个戴毡帽的汉子唠嗑:“改道山东?可不是嘛,如今查得严,漕运官都睁只眼闭只眼……”

那几个汉子听得专注,其中一个摸出块碎银塞给老周头,袖口闪过半片玄色暗纹——陈恪昨日说的“燕王府暗卫常用的云纹”,此刻正像根针,扎得魏思远后槽牙发酸。

消息比陈恪预料的更快。

第三日寅时三刻,值房的门被拍得山响,震得窗纸嗡嗡作响。赵廷玉裹着一身寒气冲进来,腰间绣春刀撞在门框上,发出清冽的嗡鸣:“大人!杭州城外截了个‘盐商’,身上搜出密信!”

陈恪正在核对苏州豪族补缴的税单,笔杆“咔”地断在指缝里,墨汁溅在纸上,晕开一团黑。他猛地站起来,案上的算盘“哗啦啦”撒了一地:“人呢?”

“押在锦衣卫诏狱,嘴硬得很。”赵廷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外层的雪水浸透了纸,露出里面半焦的密信,带着潮湿的霉味,“属下看了封口,是燕王府典膳所的朱砂印。”

陈恪的手指在密信上轻轻抚过,纸面微涩,墨迹未干的“联络旧部、备粮备战”八个字像把刀,割得他掌心发烫。

前世《明实录》里“燕军破城时粮仓空七成”的记载突然浮上来,他喉结动了动,声音却稳得像块铁:“连夜抄三份,一份送陛下,一份送都察院,剩下的……”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点冷笑,“烧了。”

赵廷玉一怔:“大人?”

作者“常看常赢”推荐阅读《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要让燕王知道我们截了信,又不知道我们看了多少。”陈恪抓起火折子点燃密信残页,火光映得他眼尾发红,灰烬飘落在指尖,“他越慌,尾巴露得越全。”

次日早朝,奉天殿的蟠龙柱在晨雾里若隐若现,檐角铜铃随风轻响。陈恪捧着檀木匣跪在丹墀下,匣中三份密信被黄绫裹得方方正正,沉甸甸的压着手心。

朱允炆接过时,指尖在匣盖上重重一按,青金石扳指压出道白印:“陈伴读,你可知这信若是假的……”

“陛下若不信,可着人去北平典膳所对印。”陈恪抬头,目光扫过殿下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声音不疾不徐,“若有半分不实,臣愿领欺君之罪。”

朱允炆的指节捏得发白,龙袍下的膝盖微微发抖。

他突然将匣子甩给司礼监掌印:“封锁京城所有北去驿道!胡濙,你带三法司的人去兵部,把洪武二十三年后的军籍册全翻出来!”

阶下的胡濙跪行两步,青布官服蹭过汉白玉台阶,冰冷的石面磨得膝盖生疼:“臣遵旨!”他抬头时,眼眶里泛着水光——不是害怕,是终于能撕开那层遮羞布的痛快。

与此同时,刑部大牢的霉味钻进李维翰的鼻腔,混着尿骚与血腥,令人作呕。他蜷缩在草堆里,听着狱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喉间泛起铁锈味。

当“燕王府密使被捕”的消息传入耳中时,他突然扑向墙根的碎瓷片,指甲缝里渗着血,在青砖上歪歪扭扭写着“臣愿揭发同党”。

陈恪来提审时,李维翰的血书还在滴水。他蹲下来,看着“燕、王”二字被血珠晕开,像两朵开败的红梅,血腥气扑鼻而来:“李大人这是要将功补过?”

“只要留我一条命……”李维翰抓住陈恪的官靴,指甲几乎要嵌进靴面,湿漉漉的血痕留在皮面上,“我知道燕王在应天府有十二处暗桩!”

陈恪弯腰捡起血书,指尖沾了点未干的血,在“十二处”上抹开,留下一道模糊的红痕:“您当陛下要的是十二处暗桩?”他首起身子,绣着松竹的官服扫过李维翰的脸,布料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您不过是条咬着尾巴转圈的鱼,真的大鱼……”他望着牢顶透下的天光,眯起眼睛,“还在北头游呢。”

当夜,胡濙的青布棉袍再次沾着雪水撞进值房,寒气扑面而来,发梢结着冰碴:“大人,北平周边的卫所,这月调了三千马军去通州!”

陈恪正对着地图勾画漕运路线,狼毫笔“啪”地掉在“德州”二字上,墨点溅在纸上,晕开一片。

他盯着地图上那片被红笔圈住的“北平”,忽然笑了,笑得眼尾细纹都舒展开:“朱棣等我先动?”他抄起笔,在“漕运巡察司”的官印旁画了个箭头,语气轻松却暗藏锋芒,“可惜,我己经动手了。”

窗外的雪越下越急,风掠过屋檐,吹得灯笼摇曳不止。陈恪的影子在窗纸上被拉得老长,孤寂而坚定。

他拿起案头的密令草稿,笔尖悬在“着令山东布政司”几个字上,忽然停住——明天天亮,这道以“漕运巡察司”名义下发的密令,会随着八百里加急的驿马,奔向山东、河南、首隶的各个卫所。

而此刻,值房里的炭盆“噼”地爆了个火星,飞起一点红光,在空气中一闪即逝。

陈恪望着那点红光,想起前世历史书最后一页的“靖难”二字,轻轻吐了口气:“这一回,该你们怕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