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银票引蛇出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恪站在杭州府库房的木梯上,指尖抚过新雕的印版。梨木的纹理在指腹下微微起伏,刻刀留下的细密沟壑中还残留着些许朱砂墨香。

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刚印好的银票边缘,细密云纹里"建文"二字若隐若现——这是他熬了七夜,让刻工在梨木板上凿出的暗记,连制纸的工匠都不知道,只有对着月光才能显影。银票上的云纹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随时会腾空飞去。

"伴读,苏州来的商户在门口候着了。"吴文渊掀帘进来,手里的铜盆撞得门框咚咚响,"说是听说这银票能抵三成商税,天没亮就从胥门出发了。"空气里顿时多了几分烟火气和铜器特有的金属冷味。

陈恪跳下来,靴底碾过散在地上的废票。碎纸屑在脚下沙沙作响,带着未干油墨的气息扑鼻而来。

他早让书吏在茶馆酒肆放了话:"持建文商税银票缴税,可抵三成现银。"江南商户精得很,一听有便宜占,保准跟闻见鱼腥的猫似的往上凑。

而赵九龄这种盯着燕王府银子的豪商......他摸了摸袖中胡濙今早送来的密报——通源钱庄这月从扬州调了十万贯现银到杭州。密信纸面粗糙,隐约能摸出字迹凸起的触感。

"开库。"陈恪甩了甩衣袖,青布衫角扫过案上的算盘,"让他们按号领票,记清楚每张的流水号。"

晌午时分,税课司门口的青石板被踩得发亮。人群喧闹声像潮水般涌来,混杂着铜钱叮当、牛皮靴底敲击石板的脆响,还有汗湿衣襟蒸腾起的热气。

陈恪站在二楼回廊往下看,赵九龄的管家王福挤在人群最前头,手里攥着三张地契当抵押,脖子上的汗把靛青首裰浸出深色:"给我来五十张!我家老爷说了,这票留着明年缴税用!"他说话时喉结急促滚动,脖颈处的汗珠在日头下泛着微光。

"王管家好气派。"吴文渊抱着账本从里间出来,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五十张要现银五千贯,您带够了?"

王福抹了把汗,从怀里掏出个牛皮袋,铜钱碰撞的声响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来。他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掌心己被汗水浸得发亮。

陈恪盯着那袋子,见袋口露出半截红绳——跟昨日在通源钱庄后巷看见的,给燕王府送密信的家丁系的红绳一个颜色。那抹刺目的红色让他心头一紧。

三日后的深夜,胡濙撞开陈恪的房门,腰间的铜牌撞在门框上,发出清脆的响。夜风裹挟着寒意涌入,烛火剧烈晃动。

他手里的账册摊开着,烛火映得纸页泛红:"伴读,查着了!通源钱庄这月收的银票,流水号全对得上北平汇来的款子。"他指着一行朱批,"还有这封密信——"

陈恪接过那张薄如蝉翼的纸,借着月光辨认出半行字:"...燕王令,速筹银十万贯,以票代银..."墨迹在"王"字上晕开,像团凝固的血。他指尖轻颤,突然意识到自己屏住了呼吸。

"赵廷玉!"陈恪推开窗,冷风卷着雪粒灌进来,"带二十个锦衣卫,去通源钱庄西院仓库!"

子时三刻,赵廷玉的佩刀劈开仓库木门的声音,惊得杭州城的更夫打错了梆子。断裂的木屑簌簌落在陈恪肩头。

陈恪举着火把进去时,看见整箱整箱的银票码在檀木架上,最上面压着封未及烧毁的信,墨迹未干:"燕藩急需铁器,着令以商税银票折抵..."火光照耀下,纸面泛着潮湿的反光。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好个赵九龄。"陈恪捏着信的手青筋首跳,"他以为用银票当幌子,就能把燕王府的赃款洗白?"

应天皇宫的奉天殿里,朱允炆把密信拍在龙案上,震得茶盏里的水溅出来,湿了陈恪的袖口:"朕登基才半年,燕王就敢暗通江南豪商!"他盯着陈恪怀里的账册,"陈伴读,你要朕如何处置?"

"查封通源钱庄全部资产,追讨漏缴商税。"陈恪跪下来,额头几乎要碰到金砖,"再将证据抄送六部,让天下人看看,是谁在阻挠新政!"

黄子澄站在班首,捋着花白胡须欲言又止。他的袖口微微颤抖,像是藏着什么不愿示人的东西。

陈恪瞥见他袖中露出半截礼单——是赵九龄上月送的珊瑚摆件清单。那珊瑚的猩红似乎透过纸背渗了出来。

可当朱允炆冷着脸把密信递过去时,老臣的手哆嗦着,到底没敢说半个"情"字。他喉结滚动,目光在密信与皇帝之间游移,最终垂下了眼睑。

"臣以为,商税银票试点成效显著。"李景隆突然出班,铠甲上的金鳞在烛火下闪着光,"不如扩大至苏州、松江,让江南豪商都知道,跟朝廷作对是何下场!"

陈恪垂着眼,嘴角微微。李景隆这老狐狸,向来见风使舵,倒省了他去拉拢的功夫。

散朝时,徐如晦在奉天殿外截住陈恪。这位江南布政使往日总端着架子,今日官服上的补子却皱巴巴的,像被人揉过。空气中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冷汗味。

"陈伴读,徐某有句话想单独说。"两人进了偏殿,徐如晦关上门,声音压得极低:"赵某的钱庄在苏州还有分号,徐某...愿带税课司的人去查。"

陈恪靠着廊柱,看着檐角冰棱坠下的水珠。水滴落在他伸出的手掌上,凉意渗入肌肤。

徐如晦原是黄子澄的人,之前新政推行时总推三阻西,如今见赵九龄倒台,怕是慌了。"徐大人若真心配合。"他转过长剑,用剑鞘轻轻敲了敲徐如晦的靴底,"明日便带杭州税课司的书吏去苏州,把近三年的商税账册都翻出来。"

徐如晦喉结动了动,到底点了头:"徐某明白。"

更深露重时,胡濙裹着件染了马汗的斗篷冲进陈恪的下处,腰间的铜牌撞得叮当响:"伴读!赵九龄被押后,燕王府的密使改道去了苏州,跟当地豪商接上了头!"

陈恪推开窗,望着天上的寒星。夜风裹挟着远处犬吠传来,吹得他睫毛轻颤。

朱棣这招"围魏救赵"他早料到了——杭州的豪商被打怕了,燕王自然要去苏州找新的棋子。

他摸出袖中那张未及烧毁的密信,指尖划过"铁器"二字,突然笑了:"胡先生,让人把苏州各乡的田契抄本送来。"

胡濙一怔:"田契?"

"江南豪商占着万亩良田,却总说没钱缴税。"陈恪望着案头堆成山的税册,烛火映得他眼底发亮,"或许该让他们知道...地契,也能当税银使。"

窗外的雪又下起来了,纷纷扬扬落在校场的旗杆上。一片雪花飘落在窗沿,慢慢化成一滴水珠。

陈恪望着那抹白色,把未写完的奏折叠好,墨迹在"税改"二字上晕开,像片待耕的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