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殿前风雷动紫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陈恪在辽东镇衙的火盆边看完最后一页密报时,炭块突然“噼啪”炸开,火星子溅在羊皮纸上,将“沈玉堂”三个字烧出个焦黑的洞。火光映在他冷峻的脸上,仿佛某种预兆。他捏着纸角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收紧——这封从京城飞骑送来的信,比他预想中晚了两日。

“赵廷玉。”他抬眼喊了声,声音里浸着辽东的雪气,低沉如寒铁。

随从掀开棉帘进来时,热气与冷风交错,一缕白雾缠绕在他肩头。陈恪己将残纸投进火盆,看那点暗红在灰烬里蜷成一团,才道:“备三匹快马,我今夜启程回京。”

赵廷玉一怔,眉心微蹙,却未多言,只低声应了一句:“是。”转身时脚步略重,似有几分迟疑。

腊月的官道上结着冰碴,陈恪的马蹄踏碎薄霜时,京城的雪正落在城南客栈的青瓦上。檐角积雪簌簌滑落,压断枯枝般发出一声轻响。

沈玉堂裹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袍缩在床角,指尖触到被褥上的粗线,粗糙的布料摩擦皮肤,更显寒意彻骨。他盯着地上那截带血的匕首——方才他借着月光,亲眼看见黑影撬窗而入,手里攥着个用油纸包着的纸卷,动作利落如猫。

“公子别怕。”隔壁厢房突然传来响动,两个穿青布短打的汉子破窗而入,一人制住黑影,另一人捡起那纸卷,声音低沉,“陈大人早让我们候着了。”

沈玉堂浑身发抖,指甲掐进掌心,盯着汉子展开纸卷。窗外风声呜咽,屋内烛火晃动,照见纸上字迹——分明与他昨夜誊抄的答卷一般无二,可墨色发乌,纸纹也比贡院专用的竹纸粗了半分。

“这是假的。”其中一个汉子摸了摸纸背,指尖间传来细微的颗粒感,“真卷子该有‘文渊阁’暗印,您看这儿……”他指尖点在纸角,“没印子,还掺了草屑。”

黑影突然嘶吼着扑过来,被另一人反手扣住手腕,“咔嚓”一声卸了关节,惨叫声刺破寂静,惊飞檐下宿鸟。

沈玉堂这才看清,那黑影脸上有道刀疤,右耳缺了半块——正是前日在贡院外盯着他的“卖糖葫芦的”。

陈恪快马加鞭进朝阳门时,正是卯初。天还未亮,城门吱呀开启,寒风夹着雪粒扑面而来。他在城门口换了官服,腰间的金鱼袋撞在佩刀上,叮当作响,如金属碰撞的冷冽之音。

刚进礼部衙门,就见李延龄抱着一摞试卷从东暖阁出来,见了他慌忙作揖:“陈大人回来了?这是今科会试的誊录卷,学生正打算呈给黄大人过目。”

陈恪扫了眼他怀里的卷子,最上面一张的卷头被墨迹糊了大半,墨香混着纸浆味扑鼻而来。他不动声色地伸手抽走中间一沓,指腹擦过某张的卷尾——那处的墨痕比其他地方重了三分,明显是被重新描过。

“李侍读倒是勤勉。”他话音未落,淡笑浮于唇角,“这几卷的封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哦,是黄大人说要先看江南士子的卷子。”李延龄额头渗出细汗,话语急促,“说是……说是要照顾些清贵门第。”

三日后殿试开考,陈恪早朝时捧着奏疏跪在丹墀下,衣袖沾满晨露。他抬头朗声道:“陛下,臣请试行糊名易书之制。考生姓名封于卷首,另派誊录官重抄试卷,如此方无辨认笔迹之弊。”

金殿上一片抽气声。黄子澄率先出列,朝珠撞得叮当响:“陛下!此制前所未有,若坏了祖宗规矩,让天下士子寒心……”

“寒心的该是那些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陈恪首视御座,目光如炬,“臣前日收到密报,有考生在客栈遇袭,试卷被换。若不用糊名,这舞弊之风如何止?”他从袖中取出沈玉堂的原稿与伪卷,纸页相碰,沙沙作响,“请陛下过目,此二卷字迹虽似,墨色、纸纹皆不同。”

建文帝接过卷子,目光在两张纸上来回扫了三遍,指节叩在龙案上,沉声下令:“准了。着礼部今日便设誊录所,所有试卷由翰林院官监督重抄。”

放榜那日,礼部门前挤得水泄不通。陈恪站在檐下,望着红榜上“沈玉堂”三个字端端正正排在第三,嘴角刚要勾,就听人群里炸开一声喊:“不公!我等江南士子的卷子全被压了分!”

黄子澄从人群后转出来,手中试卷迎风展开,纸角翻飞如蝶:“陛下,陈恪妄改祖制,如今寒门子弟占了前十,我等士族子弟倒成了陪衬!这是要断我大明朝的文脉!”

“黄大人说的是这张卷子?”陈恪挥了挥手,随从捧着个檀木匣上前,木盖开启,幽香弥漫,“臣让人查了誊录所的底本,发现李侍读在誊抄时动了手脚——”他抽出两张纸,纸张摩擦声清晰可闻,“这是原卷,策论写的是‘轻徭薄赋’;这是誊录卷,被改成了‘废农重商’。”

人群里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李延龄脸色煞白,后退两步撞在拴马桩上:“你……你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陈恪将沈玉堂的原稿与那日截获的伪卷并排展开,纸页铺展如画卷,“这伪卷的纸是江南顾家的私产,墨是杭州松雪斋的‘落金笺’——李侍读上月刚去杭州公干,对吧?”

李延龄的嘴唇哆嗦着,突然转身要跑。建文帝拍案而起:“锦衣卫!”几个带刀的校尉从街角冲出,铁索“哗啦”套住李延龄的脖子。

他被按在地上时,怀里掉出个油纸包,露出半截带朱砂印的信笺——正是江南士族的家徽。

陈恪望着那信笺被校尉捡起,目光微沉。他知道,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押去诏狱。”建文帝的声音冷得像腊月的风,“着锦衣卫抄李延龄的家,凡与本案相关的……”他顿了顿,看向陈恪,“一概从严。”

人群渐渐散去,陈恪望着红榜上的名字,指尖轻轻抚过“沈玉堂”三个字。风卷起地上的残纸,露出李延龄掉落的信笺一角,隐约能看见“燕王府”三个字。

他弯腰捡起,在掌心里揉成一团——有些火,该烧得更旺些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