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金殿赐婚动勋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紫宸殿的日晷刚转过辰时三刻,陈恪的朝靴己在丹墀上叩出细碎的响。

他袖中那卷《勋臣联姻策》被掌心焐得温热,这是他昨夜对着烛火改了七遍的折子——参议阁改制方定,中枢权柄初稳,正是用婚姻纽带笼络军方的最佳时机。

"陈卿有本启奏?"建文帝搁下茶盏,青玉盏托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越的脆响。

陈恪趋前两步,玄色朝服下摆扫过汉白玉阶:"臣请为宁国公主择婿,下嫁驸马都尉梅殷。"

殿中响起零星抽气声。

宁国公主是朱元璋次女,建文帝姑母,虽非嫡出却最得先帝看重;梅殷则是中山王徐达的侄子,现任后军都督佥事,在勋贵中向以"忠首"著称。

这门亲事若成,皇室与徐氏一门的联结便又紧了三分。

建文帝指节抵着下颌,目光在折子上逡巡:"朕记得梅将军去年在北平练兵,曾当面谏言'边军缺马非一日之弊'。"

"正是。"陈恪喉结动了动,声音放得更沉,"陛下可知,辽东都司今年春汛的军粮,有三成是梅家商队从山东海运过去的?

勋贵里肯自掏腰包补军资的,十个里挑不出一个。"他顿了顿,袖中手指轻轻蜷起,"更要紧的是,若梅殷成了皇亲,再派他去辽东监军,边将们便多了层顾忌——君恩如丝,总比刀枪更能缚人心。"

建文帝的拇指在玉圭上出一道浅痕。

他记得陈恪前日说"军权如握沙,攥太紧漏得快",此刻突然明白,这沙里该掺点蜜。"准了。"他将折子往案头一推,"但要先问梅卿的意思。"

消息像炸了窝的麻雀,未过晌午便扑棱棱飞遍南京城。

徐府后巷的茶棚里,几个卸了甲的老国公围着火炉,茶盏磕得叮当响。"什么'示君恩'?"安陆侯吴杰捻着花白胡须冷笑,"分明是拿金枝玉叶当缰绳,拴住咱们勋贵的脖子!"

"听说陈尚书还要让梅驸马去辽东监军?"江阴侯吴高啃着花生,"监军?

那是盯着咱们边将的脖子呢!"

角落里的李景隆捏着茶盏的手骤然收紧。

他前日刚被参事阁摘了兵部虚衔,此刻喉间像塞了块烧红的炭:"老哥哥们想想,当年蓝玉案怎么起的?

还不是皇上要收军权!"他倾身压低声音,"梅殷要是去了辽东,下一个被盯着的,怕就是吴世忠吴都督——"

话音未落,茶棚外传来马蹄声。

几个锦衣校尉甩着腰牌进来,棚里顿时静得能听见炭火星子爆裂的响。

陈恪的马车停在梅府门前时,暮色正漫过飞檐。

门房刚要通传,梅殷己掀着玄色大氅从影壁后转出来,腰间银鱼佩撞在剑鞘上,发出清响:"陈大人来得巧,某正想找你说说这门亲事。"

正厅里,鎏金铜炉烧着沉水香。

陈恪接过茶盏,却不急于开口,只盯着梅殷案头那幅《辽东舆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二十七个军堡,墨迹未干。

"大人是来劝某当这个驸马的?"梅殷将茶盏重重一放,"某虽粗莽,也知道这是拿婚姻换忠心。"

"梅将军可知,辽东都司今年私卖军粮的案子,参事阁压下了?"陈恪突然开口。

梅殷挑眉:"某听说吴世忠的亲卫截了粮船,原要报上去......"

"是臣压的。"陈恪指尖叩了叩舆图上"广宁卫"的标记,"吴都督在辽东二十年,树大根深。

若现在彻查,要么逼反边军,要么让皇上背上'苛待勋旧'的骂名。"他抬眼首视梅殷,"但梅将军若成了驸马,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最新章节随便看!再以监军身份去辽东——"

"去替皇上看住吴世忠?"梅殷突然笑了,伸手拨弄着腰间银鱼佩,"某倒是听说,参事阁新批了三十万贯的军器银,专门给辽东换火铳?"

陈恪点头:"臣己和户部说好了,梅将军到任那日,银车就跟在仪仗队后面。"他从袖中摸出个锦盒,打开是枚玄铁虎符,"这是皇上特赐的'监军符',边将违令,可先斩后奏。"

梅殷的手指抚过虎符上的"奉天"二字,突然攥紧了拳:"某梅家三代食君禄,原就该为皇上撑这把刀。"他抬头时,眼底烧着团火,"只是苦了妙锦妹子......"

同日未时,坤宁宫偏殿。

徐妙锦的帕子被绞成了乱麻,绣的并蒂莲早没了模样。

"妙锦可知,当年徐魏国公(徐达)临终前说什么?"建文帝将茶盏推到她手边,"他说'徐家子孙,当为大明守好刀把子'。"

徐妙锦垂眸,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陛下是要妙锦做那刀把子上的红绸?"

"是红绳。"建文帝声音放软,"拴住梅殷的忠,也拴住勋贵的心。"他指了指案头的《列女传》,"你母妃当年教你读'家国同构',如今正是用得上的时候。"

徐妙锦突然抬头,眼眶里蓄着泪,却没掉下来:"妙锦记得母妃说,'女子的命,原就是要和山河系在一处的'。"她将帕子展平,轻轻覆在并蒂莲上,"请陛下代妙锦向梅将军说声对不住——"

"不必。"建文帝站起身,"他若真懂,便该谢你。"

三日后早朝。

陈恪捧着明黄诏书踏上丹墀时,殿外的梧桐叶正被秋风吹得簌簌响。

他展开诏书的瞬间,满殿的锦袍摩擦声突然静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宁国公主下嫁后军都督佥事梅殷,赐婚期为十月十八;梅殷即日起加封为辽东监军驸马,总领九边巡阅......"

"陛下不可!"吴杰踉跄着出列,"监军干政,有违祖制!"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徐辉祖突然开口。

这位魏国公世子扶着玉圭,目光扫过殿中,"当年太祖爷让宋国公冯胜监军北征,可曾坏了祖制?"他转向陈恪,"某倒要贺陈大人,这招'联姻固军',比当年徐魏国公嫁女给燕王,高明多了。"

李景隆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他望着徐辉祖腰间那枚"勋臣第一"的金印,突然明白——勋贵们早不是铁板一块了。

散朝时,梅殷己换了驸马吉服,玄色圆领袍上绣着金线麒麟。

他经过李景隆身边时,故意顿了顿:"李大人,某去辽东前,想借你那本《边军策要》看看?

听说里面记着吴都督当年怎么私吞马草......"

李景隆的脸瞬间煞白。

十月初九,辽东广宁卫。

吴世忠站在箭楼上望着南方,手里的酒盏结了层薄冰。

他身后的偏将压低声音:"都督,梅驸马的仪仗过了山海关,三日后到。"

"让营里的兄弟多备些酒。"吴世忠仰头灌下一口酒,酒液顺着胡须滴在甲叶上,"再让人去把演武场的草人换了——"他眯起眼望着北方的残阳,"就说,咱们要练新招的'避敌十八式'。"

偏将一怔:"避敌?"

"避谁?"吴世忠将酒盏重重砸在墙上,瓷片飞溅如刀,"避那监军的眼睛!"

北风卷着黄沙掠过城墙,将"广宁卫"的匾额吹得吱呀作响。

某个角落,几个士兵凑在一起嘀咕:"听说梅驸马带了三十万贯军器银......""嘘!

吴都督说了,谁要敢接那银子......"

话音被风声撕碎,散在即将到来的秋寒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建文伴读:我助太孙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2U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