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漫过窗棂的午后,裴家厨房的铜壶正咕嘟冒着热气,壶嘴腾起的白雾在檐下织出朦胧的暖意。
母女俩倚着廊柱坐定,裴如意指尖的绣针在绢布上起落,西府海棠的花瓣正顺着丝线洇开绯红;
裴母的银针穿透灯芯绒鞋底,纳出细密的经纬纹路,针尖偶尔在阳光下闪过碎钻般的光。
日头晒得人骨节松软,连廊下的青石板都浸着懒洋洋的温意,唯有绣线抽拉的簌簌声、鞋底与竹篾碰撞的轻响,在静默里织就一脉相承的温柔。
裴母将最后一针鞋底穿妥,抬手捶了捶微酸的后腰,千层布鞋底刚搁在膝头,便首起身子伸了个懒腰。
檐角漏下的阳光正落在她鬓边的银簪上,忽明忽暗间她忽然扭头看向女儿,指尖还捻着没剪完的麻线:"如意啊,"
针尖在发间抿了抿,声音带着闲适的慵懒,"前一阵子儿,隔三岔五见你经常给柳文清那小子炖汤,亲自往柳家送去的,这段时日怎不见你往柳家走动了?"
裴如意指尖微顿,喉间的话转了个弯又咽回肚里。
裴如意不想母亲担心操劳,便没将那日在柳文清房外听到的话告诉裴母。
只是继续拿着银针在红绸上灵活穿梭,她垂眸掩住眼底的暗潮,嘴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
低声说道:"柳文清的伤既己大好,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总往人家府上跑,到底不成体统。"
裴母指尖顿了顿,眼角漾起狡黠笑意:"依我看,小年轻家的多走动些,相处多了,情分才能变得浓稠。"
绣绷上的西府海棠即将成形,裴如意将丝线咬断,声音像檐角风铃般清泠:"娘可知?有些人即便相隔千里,思念也会在心底生芽;可有些人即便日日相对,情意却好像蒙了层纱——似有若无。"
窗外的玉兰簌簌落了几片,作者“锦绣芷兰”推荐阅读《如意春事深》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正巧覆在她绣到一半的海棠花瓣上。
裴母听完有点怔怔的想着什么,纳着鞋底的绣针悬在半空,眼底泛起一丝怔忪,像是被女儿的话勾住了心神。
良久才回过神来,她轻轻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你这丫头,年纪轻轻的尽说些有的没的话。”
裴如意抿嘴一笑,将绣绷搁在膝头,伸手挽住母亲的胳膊:"娘,有您陪着我才是最自在的。等过几年我出了阁,再想这般清闲地说说话,可就难喽。"
听到裴如意这番话,倒让裴母笑出声来,眼角的细纹弯成月牙:"合着在你眼里,嫁人就是进了牢笼?"
裴母起身将自己秘制的茉莉花茶轻轻推到女儿面前,茶香袅袅升腾。
裴如意放下手中的绣绷,双手捧起茶杯,轻抿一口,清甜的茶香在口中散开。
裴母慈爱地看着裴如意,伸手替女儿挽好散落的鬓发,动作轻柔得像抚平一朵轻卷着的花朵。
语气柔和地说道,"你这孩子,娘自然也希望你能多陪着我。日后有什么心事可别自己藏着掖着,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和母亲说说。"
裴如意笑着将头靠在母亲肩上,"哪有什么心事,就是觉得这样陪着娘说说话,心里特别踏实。"
暖阳透过窗棂,在母女俩互相贴近的身影上镀了层柔光,絮语如丝线般缠绕。
将满室温馨织成细密的锦缎。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明日要裁的新衣裳,聊到后山新冒的野笋;从隔壁王家新添的孙儿,谈到县上即将开锣的社戏;从春日的花事谈到秋日的收成。
裴如意指尖捻着半块梅花酥,正绘声绘色讲着前日遇着的趣事。母女俩相视而笑,银铃般的笑声撞碎在雕花木窗上,惊得梁间双燕扑棱棱掠过树枝头。
檐角残雪尚未融尽,新柳己怯生生探出鹅黄嫩芽,将春意悄染窗棂。
(http://www.220book.com/book/2V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