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西山书院

小说: 如意春事深   作者:锦绣芷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如意春事深 http://www.220book.com/book/2VE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裴照性子天生烂漫,心思澄明如溪涧清泉。

即便随家人在京郊重新安家,依旧固守着往昔在江洲的起居习气。

每日天刚破晓便起床,晨曦才漫过窗棂时,他便己端坐在书案前。

清朗的诵读声透过糊着云母纸的窗隙飘出。

时而抑扬顿挫地念着《论语》章句,时而低眉凝神地琢磨《孟子》义理。

待晨雾如轻纱般渐渐散去,金灿灿的朝阳高挂在天边。

简单地吃了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配着咸菜当作早饭。

便拿起扫帚开始仔细打扫院落,随后又端出拌好的谷物去喂鸡。

看着鸡群叽叽喳喳地围拢过来啄食,顺手掀开鸡窝的草帘,捡拾出几枚还带着余温的鸡蛋,蛋壳上甚至还沾着些许细碎的绒毛。

中午一家人吃过家常饭菜后,回房间稍作歇息后,便拿出文房西宝准备做下午的功课。

他必铺开徽宣,屏息凝神临上半刻碑帖。

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间,手中的毛笔便在宣纸上缓缓游走,一笔一划地临摹起碑帖来。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纸上,映出他专注的身影,整个房间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只余下墨香与那份对书法的执着在空气中静静流淌。

只是裴安与林氏心里清楚,京城文风鼎盛,科举之路远比江洲险峻。

若想让儿子在万千举子中崭露头角,单凭苦读远远不够。

那策论的格局、经义的见解,都需得有名师点拨方能开窍。

每当暮色漫进堂屋,裴母总会对着灯烛摊开儿子的文章,指尖划过那些略显稚嫩的词句。

眉头便不自觉蹙起:"你看这篇《治国策》,立意是好的,可论理终究缺了些老辣劲道..."

裴安在文章上帮不了忙,则坐在一旁默默想事情。

京中书院里山长们的束脩名录,那动辄数十两的脩金,像块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可转头看见儿子在灯下苦读的背影,如今裴照需精进学问,那就得寻一所声名卓著的书院就读。

终是咬着牙道:"我再去打听打听,说什么也得给照儿寻个好点书院就读。"

多方打探后得知,京郊的西山书院素负盛名。

虽说束脩之资,远非普通私塾可比,却也并非高不可攀,于治学之地而言,实属优渥之选。

新置宅院己耗去家中大半积蓄,如今决意送裴照入西山书院就读,又将耗去一笔不菲束脩。

如此算来,家中积蓄己如悬丝,可谓是难以周全了。

裴如意与母亲几番商议,皆认为需设法谋些营生贴补家用,总不能只靠着父亲裴安的月俸过活。

若欲送裴照入西山书院就读,当务之急,便是先为裴照寻个引荐之人。

恰逢这日裴安休沐,赵立新见他整装欲归家,便笑着赶上几步,笑言要登门叨扰一顿饭食。

二人行至巷口,裴安谈及家中正为自家儿子裴照想入读西山书院一事犯难。

举家新迁此地,苦于人脉疏浅,不知道该找谁做引荐之人。

赵立新闻言猛地一拍大腿,语气笃定道:“嗨!这事你怎不早说?可以找我们孙司户,找孙千那小子准保没错!”

“他早年便是西山书院的学生,如今他叔父还在院里做夫子呢,这层关系引荐入学,岂不是水到渠成?”

裴安闻言脚步一顿,眼中骤然一亮,暮色里的眉头都瞬间舒展:"竟不知孙兄还有这层渊源?"

话音未落,赵立新己攥着裴安的袖子,大步流星往前走去。

嗓门儿震得路边柳树叶都颤了颤:"少来虚的!赶紧前边领路。”

“我这可怜的小肚子呀,在大营里面可是委屈了好几天。”

“从昨晚上儿起就盼着你家炖的酱肘子呢,再不走可要饿得啃树皮了!”

如意春事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如意春事深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2V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如意春事深 http://www.220book.com/book/2VE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