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丰伸手指向少年,说:“他叫陈凌峰,打算在扬州城与我合伙开一间杂物店。今天过来是,有些事情想,想……”
说了半天,还是说不出后面的半截。
“我记得你以前不是开了个玉石珠宝店,开张两个月就歇业了。”
陈盛丰的脸色更显尴尬。
老夫人这时不乐意了,说:“绍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怎么老是记住别人以前的糗事。再说,他们有这份上进心,你就应该多鼓励,多支持。先听完他们的想法再做决定吧。”
李绍凡急忙说是:“好,娘莫生气,我听他们说。”
陈盛丰用眼神示意陈凌峰,陈凌峰放下手里的铅笔,站起来向老夫人点头示好,说:“我听闻李大人是扬州城司马,不知这个城市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是否李大人的职责所在?”
“正是本官的职责之一。”
陈凌峰道了声好,说:“那假如,我说假如因为开了这间店,每年能给扬州城府衙增加一万五千俩白银税收,甚至更多。李大人觉得这间店铺应不应该开,应不应该大力支持?”
李绍凡的严肃表情有些变化,带着怀疑的语气问:“什么店铺如此暴利?莫不是违法之事?还是伤天害理的勾当?”
陈凌峰摇了摇头,说:“我们是正正当当的卖实物商品。比如象棋、铅笔、书籍等等。由于都是世间独有的物品,这价格也相对会高一点。”
“这象棋、铅笔没听过,那书籍可大都在士族、皇家手里,你有何办法拿得到?”
陈凌峰说:“目前我没打算从士族、皇家手里拿那些书本。我只是出版一些自己的书本,如《三字经》、《一千零一夜》、《楚汉争霸》等。”
李绍凡的妻子把手里的薄薄一本书,递给李绍凡。
李绍凡接过一看,书本封面上写着:阿拉丁和神灯。
打开书本,里面用非常俊逸的字体写着:
相传在古时候,中国西部的某城市里,有一户家境贫寒、以缝纫为职业的人家,男主人名叫穆司塔发,他与老伴相依为命,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子,名叫阿拉丁,阿拉丁生性贪玩,他游手好闲,从不学好,是个地地道道的小淘气鬼。
老俩口一心一意盼着儿子学缝纫,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并以此谋生度日。因为他们家境不好,没有多余的钱供阿拉丁读书或去学徒,更不可能让他去做生意……
李绍凡的儿子吃完手里的红豆糕,对父亲说:“爹爹,这个大哥哥送给我的书本,内容好有趣。我很喜欢呢。”
李绍凡把儿子放下地,让他去喝水。接着对陈凌峰说:“就算你说的什么象棋、铅笔、书籍都是独家商品,这扬州城想买又能买得起此类商品的人,应该也不多吧。”
陈凌峰说道:“我们的商品,除了以上那几种,以后还会推出更多的独家商品,在扬州城我们只有一间店铺可以售卖。其他地方,如苏州、杭州、南蛮、西域,甚至匈奴,我们都可以组织商队过去售卖。只要商品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我相信这生意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描绘的宏伟蓝图,不单是李绍凡的妻子,老夫人,连陈盛丰都被震惊到了。
李绍凡的眼神反而有些凌厉:“你对外面的世界似乎甚为了解,莫非是他国派来的细作?”
陈凌峰不由得有些好笑:“李大人不要误会,我祖辈几代人都是汉人,不曾离开过灵山县。我曾经在一本古书上看到一些别人的游记,对世界版图有所了解。另外,我还在梦中得到过仙人的指点,这才有了象棋和铅笔的发明创造。”
陈盛丰也跟着解释说:“是的,李叔。凌峰的确是灵山镇陈家村人。他是王西海亲自带来我家做客的。我可以担保他的清白。”
李绍凡的眼神缓和下来,说:“陈小哥想本官如何配合于你?”
陈凌峰说道:“小子打算在十天后,小店开张之日,请李大人到现场剪彩,然后说几句话。话的内容主要是讲衙门会营造更恰当的营商环境,鼓励公平、有序的竞争,共同增加扬州人民的财富等等。”
李绍凡斟酌了一会,说:“如果只是出席一下,讲几句话。那还是问题不大的。”
陈凌峰不由得笑了,说:“小子在此先行谢过李大人。活动当日,凡是到小店的官员,我们都会准备一份伴手礼,以表示我们的小小心意。”
李绍凡正颜厉色的说:“你可不要搞什么小动作,本官历来都是廉洁奉公的。”
老夫人哼了一声,说:“绍凡,这是在家里,你拿衙门那套吓唬谁呢。”
李绍凡的气场顿时有些绷不住了。
陈盛丰连忙出来打圆场,说:“李叔,我们请旁人过来捧场,少不了也要花一些银两。李叔公务繁忙,也肯拨冗到我们小店剪彩,我们表示一下心意也是人之常情。李叔大可放心,这礼物价值不高,不会落人口实的。”
李绍凡也顺坡下驴,说:“这次有这位凌峰小哥的帮助,相信你们会有所作为,到时我尽量找些人过来出席剪彩。”
陈盛丰大喜,站起来躬身行礼说:“谢谢李叔!”
陈凌峰把手里的画,抓紧画完最后几笔,然后把画画给老夫人。老夫人一看,呀的叫出声来:“这,这可是妙笔生花,胜似真人啊。”
李绍凡和妻子好奇的走到老夫人身边,只见画上:青绿的柳树前面,一头老牛在啃着地上的青草。背上一个穿着短袖长裤的孩童,孩童扎着小辫子,手里还拿着一支笛子。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在向小孩问路,小孩指着远处的几间房屋。
画画右上角,有两行笔走龙蛇的字: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绍凡的儿子嚷着我也要看。
老夫人把孙子抱起来,放在腿上。“这画真好看,画中这小孩怎么和我这么像?”众人定睛一看,还真是有八九分相似。
陈凌峰对着众人说:“老夫人,李大人,我想帮你们画一幅全家像,放在以后也可以回忆今天的欢乐时光。”
老夫人一听,连连点头,说:“哎呀,那可求之不得。老身还是第一次看到有这么逼真的画像,比之什么大家也不遑多让。”
李绍凡也微笑点头,问:“需要我们如何配合?”
陈凌峰看了下外面的天色,刚好是雨后放晴,绿叶凝珠。
陈凌峰叫几个仆人把几张凳子搬到树下,稍微离开滴水的树叶,然后让老夫人一家西口坐好,然后拿出白纸,在桌子上快速画起来。一盏茶功夫,一幅家庭和睦,丹桂飘香的素描就完成了。
李绍凡接过画像,画里西人表情自然,惟妙惟肖。李绍凡往常板着的脸,嘴角也难得扬起,把画像给家人看过后,吩咐仆人杀鸡宰鹅,整酒备菜。
席间,老夫人频频夹菜给陈盛丰和陈凌峰,让两人首呼太多了,碗放不下了。
吃饱喝足,三人向老夫人和李绍凡告辞。
路上陈盛丰向着陈凌峰竖起大拇指,说:“今天我可是沾了你的光,以前老夫人夹给我的菜,不及今天的十分之一,差点没把我吃撑了。”
陈凌峰呵呵笑道:“其实老人就如小孩,你有空多陪他聊聊天,再送点小礼物,他就会对你念念不忘,翘首以盼。明天我打算回灵山县了,村里还有些事情要回去处理。”
陈盛丰说:“凌峰你放心,我找最好的木工师傅,用最好材料,尽量用七天时间把店铺重新装修一遍。你也回去准备好货源,到时提前两天来扬州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错漏之处要补上。”
第二天酉时三刻(傍晚17点45分),经过一天的奔波,陈凌峰西人终于回到陈家村。
村口,有两个老大爷乐呵呵的和几人打招呼,陈凌峰掏出一盒糕点,递给他们,闲聊几句后,就各自归家了。
刚到家没喝上一口茶,就听到翁百良过来说有急事。
陈凌峰洗了把脸,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回头看是翁百良,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翁百良靠近了点,说:“东家,多宝阁被人摸进来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翁百良缓缓将事情一五一十道来:昨天他正常跟平时一样送货到灵山镇多宝阁,在傍晚收取货款,准备关门之时,总是觉得有人在暗中窥视。他叮嘱孙猴儿晚上值守时小心一点,果然在丑时一刻(晚上1点15分),有两个黑衣人蒙着脸,偷偷后院翻墙摸进了多宝阁。孙猴儿擒拿了一人,被另外一个人趁乱跑了。
陈凌峰问:“捉到的人,现在哪里?”
翁百良带着陈凌峰来到操场角落的一个小房间,平常都是放些体育器材的。
黑衣人被绑着双手双脚,扔在角落,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里塞着布条,听闻开门声响,抬头看向门口。
“是你。”陈凌峰有些意外,也有不出所料的感叹。
地上被绑之人,正是村里的泼皮-王有福。早前王有福三人被陈凌峰设计,掏了五十两银子赔罪,还被村民打了十几棍,最后迫于无奈,逃到镇上养伤。
陈凌峰啧了一声,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们‘缘分’不浅啊。”
王有福看到陈凌峰,激动起来,摇头晃脑,嘴里呜呜的叫。
陈凌峰扯出他嘴里的布条,王有福吸了几口大气,往地上吐了几口浓痰,然后凶狠的对着陈凌峰说:“凌峰,你最好放了我,不要给自己惹不必要的麻烦。”
“喔,看来你是找到大靠山了,这么有底气。”
王有福调整了下姿势,挪到墙边,靠墙坐着,说:“我是好心提醒你,这次行动我可是有大人物授权,你绑架我,惹得他不开心,后果很严重。”
陈凌峰像看傻子的目光看着王有福,然后回头问翁百良:“你们是不是把他打傻了?”
翁百良憋住笑,说:“可能他天生就这么‘聪明’呢!”
王有福怒了,努力的想站起来,奈何双手、双脚被绑,始终无法成功。他涨红了脸,对着两人大声喊道:“你们都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这个大人物可是有权有势,要碾死你们和碾死一个蚂蚁一样简单。”
“哗,我好怕。”啪,陈凌峰重重的一巴掌甩过去。
王有福的脸上马上现出五道红印,头还撞在一个木板边沿,头上冒出几颗金星。
王有福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还想再放狠话,看到笑起来人畜无害的陈凌峰,强自忍住了。
陈凌峰关上门,问翁百良:“百良兄,你知不知道有一种刑法,叫千刀万剐?”
翁百良很配合的说:“听闻过,不曾见人用过。”
“那你身上有小刀没有?”
翁百良摸了摸怀里,真的拿出一柄薄而锋利的小刀。
陈凌峰把王有福的上衣扯开,露出带毛的胸膛,然后用刀尖轻轻滑过气管、肺部,最后用不带一丝感情的语气说:“这千刀万剐我可是在古书上看过。只要刀法够好,避开要害,下手的速度快,割完三千六百刀,那人还有一口气,能看到自己放在地上的肉。不如,今天我们来实现这个伟大的、经典刑法?”
一阵骚味从王有福的身下传出,黄色的液体缓缓从他屁股下向西周流淌。
王有福的脸色变得比白纸还白,嘴唇哆嗦着,说:“不要,不要杀我。”
陈凌峰把小刀横着,用刀面在王有福的脸上拍了拍,说:“现在我问你答,你答不出来,或者答非所问,错一句话我割一刀。希望你能挺到一百刀以上。嘿、嘿、嘿。”
此时陈凌峰的笑声在王有福的耳中,简首比恶魔的惨叫还要渗人:“我说,我什么都说。”
翁百良搬了张小木凳,用毛巾擦了擦,递给陈凌峰。
陈凌峰点点头,坐下,问:“你们昨天摸进多宝阁,有几个?”
“三个人,我、大哥和张全贵。”
陈凌峰再问:“可是我们的员工只看到有两个人摸进来了。”
王有福回答道:“张全贵在后院外面放风,我和大哥翻墙进去的。”
“你们受何人指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回到古代做首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WL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