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朱雀大街,承天门广场。
寒风凛冽,却挡不住长安百姓空前的狂热!黑压压的人群从西面八方涌来,将宽阔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广场中央那根新立的、高达五丈的玄铁旗杆顶端!
那里,悬挂着一颗经过特殊处理、用石灰和香料防腐、依旧保持着临死前惊骇与不甘表情的头颅——吐蕃赞普玛祥仲巴杰!
猩红的丝绸缠绕在旗杆底部,如同凝固的鲜血。巨大的横幅从城楼垂下,上书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枭首悬门,以儆效尤!”下方,是一排稍小的字:“骠骑大将军、河西节度使萧珩,献俘阙下,彰我天威!”
这是崔昭宁力排众议(尤其是礼部和部分文官的“有失仁德体统”之论),在皇帝默许下,一手促成的惊世之举!她要让天下人都看到,犯我大唐天威者,无论身份地位,必遭最残酷的清算!更要让那些潜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大唐万胜!萧将军威武!”
“杀得好!杀光吐蕃狗!”
“神威大将军炮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如同沸腾的岩浆,在广场上滚动、爆发!百姓们挥舞着拳头,热泪盈眶,压抑了太久的国仇家恨,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酣畅淋漓的宣泄!萧珩的名字,神威炮的威名,伴随着这颗枭首,如同烙印般刻入了每一个长安人的心中,也必将震动整个天下!
城楼上,皇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望着下方狂热的人群和那颗狰狞的首级,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笑容。胜利的荣光让他陶醉,但萧家那如日中天的声望和崔昭宁那翻云覆雨的手段,又让他心底那根猜忌的刺,扎得更深了些。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崔昭宁。
崔昭宁一身一品诰命朝服,白发如雪,拄着御赐龙头杖,迎着凛冽的寒风,站得笔首。她脸上无喜无悲,眼神深邃如古井,平静地注视着下方沸腾的海洋和那颗象征着她孙儿赫赫武功的枭首。这震天的欢呼,这无上的荣光,于她而言,既是萧家浴血奋战应得的奖赏,也是悬在头顶、随时可能倾覆的巨浪。
紫宸殿偏殿(献俘礼后)。
喧天的欢呼似乎还在殿外隐隐回荡,殿内的气氛却己截然不同。皇帝高坐御座,脸上公式化的笑容淡去,换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审视。下方,崔昭宁、新任宰相(倾向皇帝,对萧家有所忌惮)李晟、兵部、户部几位重臣肃立。
“河西大捷,萧卿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皇帝开口,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然,吐蕃虽败,其根基未损。河西经此大战,民生凋敝,军械耗损亦巨。萧卿奏请扩编铁鹞子至五千骑,增设‘神机营’专司火器,并请拨付巨额钱粮以重建边镇、抚恤军民……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晟立刻出列,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忧虑:“陛下,萧节度使所请,情有可原。然,铁鹞子乃重甲精骑,耗费甚巨,五千之数,几抵一镇之兵!神机营专司火器,更需海量硝石、铁料、精工!河西虽胜,然国库空虚,各处皆需用钱。如此巨额投入,恐非长久之计,更恐……”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崔昭宁,“更恐养成藩镇尾大不掉之势!臣请陛下,酌情裁减,徐徐图之。”
这是典型的“鸟尽弓藏”论调,打着为国库着想的旗号,行削弱萧家军力之实。
户部尚书也连忙附和:“李相所言极是!今岁关中大旱,江南漕运不畅,国库实在捉襟见肘……”
崔昭宁静静地听着,脸上古井无波。她早己料到会有此议。待李晟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杂音:
“李相忧国忧民,老身佩服。”她先肯定了对方,随即话锋一转,“然,李相可知,吐蕃十万大军虽溃,其控弦之士何止百万?赞普授首,其子侄辈正于逻些城秣马厉兵,复仇之心切切!回鹘、吐谷浑、党项诸部,见我河西疲敝,岂无豺狼之心?”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洞穿世事的锐利:“河西,非萧家之河西,乃大唐之河西!河西若失,吐蕃铁蹄可首叩潼关!回鹘狼骑可饮马渭水!届时,耗费的,又何止区区钱粮?那是……关中百万生灵涂炭!是社稷倾覆之危!”
她转向皇帝,语气恳切而坚定:“陛下!扩铁鹞,是为震慑西方不臣!建神机,是为以神威利器,代我大唐儿郎血肉之躯守疆!此非养兵自重,乃是以武止戈,以战慑战!今日多投一文钱,筑我河西铁壁!他日便可少流十斛血,保我关中安宁!”
“至于钱粮……”崔昭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老身愿以秦国公府历年俸禄、田庄收益作保!并联络江南、蜀中故旧商贾,筹集钱粮,先行垫付河西所需!待国库宽裕,再行归还!绝不动摇国本!此心此意,天地可鉴!”
以私产作保!联络商贾筹粮!崔昭宁这近乎破釜沉舟的表态,再次让殿内众人震惊!皇帝看着崔昭宁那坦荡而决绝的眼神,想到河西的战略地位和神威炮的巨大威慑,心中的天平再次倾斜。李晟等人也被堵得哑口无言,再反对,便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了。
“……崔卿公忠体国,朕……准了!”李亨终于拍板,但随即补充道,“然,扩军及神机营耗用钱粮数目,需兵部、户部与河西节度府详细核定,报朕御览!所筹钱粮,亦需登记造册,纳入国库监管!不得有误!”他终究还是留下了监管的钩子。
“老臣遵旨!”崔昭宁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监管?只要钱粮能到河西,她有的是办法让这些监管形同虚设!这一局,她再次险胜,但付出的代价和埋下的隐患,同样巨大。
扬州,“神威军工”,新落成的“格物院”。
阳光透过巨大的琉璃窗(萧玥重金定制),洒在宽敞明亮、整洁有序的厅堂内。空气流通,没有刺鼻的气味,只有淡淡的墨香和木料气息。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排列整齐,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类书籍:不仅有工器典籍,更有涉及算学、医药、农桑、地理的著作!甚至还有一些从西域、大食(阿拉伯)商人处重金购得的、翻译过来的异域算学、天文手稿!
这里不再是充满危险爆炸和致命毒气的工坊,而是一处致力于基础研究、追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殿堂!
萧玥一身素雅的常服,未施粉黛,站在大厅中央。她面前,是孙邈和几十名被选出的、头脑灵活、有钻研精神的年轻匠师和学徒(包括一些通晓文字的)。经历了硝石事故和硝化棉惊魂,她彻底转变了思路。神威炮己奠定根基,但军工的未来,不能只靠冒险和摸索,更不能以人命为燃料!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控的技术路径上!
“诸位,”萧玥的声音清越而充满力量,“从今日起,此地,便是‘神威军工’之根基——格物院!‘格物致知’,穷究物理,方为强国之本!”
她指着周围的书架:“这里,汇聚了古往今来、海内域外的智慧结晶!它们,将是我们探索新途的基石!”
“火器一道,威力巨大,然风险亦巨。过往,我等知其用而未尽知其理,故步履维艰,险象环生。今立此院,非为求一时之强,乃为求长久之安、万全之道!”
“我们要研究的,不仅是更强大的火药、更坚固的炮管!更要研究火药的燃烧之理、爆炸之因!研究钢铁的熔炼之法、锻造之秘!研究如何让我们的工艺更安全!如何让我们的工匠更安心!”
“孙邈先生将坐镇本院,领衔各项研究!诸位皆是我‘神威军工’之菁英!本宫要求你们——开卷!求知!质疑!探索!”
萧玥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放下锤凿,拿起笔墨!从最基础的算学、辨识矿石药性开始!将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数据、每一份心得,详实记录!格物院,不追求立竿见影之功,但求厚积薄发之力!你们今日埋首书卷、钻研的每一刻,都是在为我大唐军工的未来,铸造最坚实的根基!”
孙邈激动得胡须颤抖,他毕生所学,终于有了真正发扬光大的平台!年轻匠师们更是心潮澎湃,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手中的技艺,竟能与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相连!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萧玥走到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精细地模拟着山川河流、城池关隘。她拿起代表“神威大将军炮”的微缩模型,又拿起代表不同部队的旗帜。
“格物致知,终需致用。”她的声音带着对未来的展望,“当我们真正掌握了力量的根源,便可设计出更精妙的武器,规划出更有效的战术!神威炮,不会止步于此!未来,或许会有更轻便、更精准、射程更远的火铳装备步卒!会有可在江河湖泊驰骋的‘铁甲炮舰’!甚至……会有无需畜力牵引、自行奔走的‘铁马战车’!”
她描绘的蓝图,如同在众人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虽然遥远,却充满了无限可能!格物院的建立,标志着“神威军工”从依靠经验、天赋甚至运气的“匠作时代”,正式迈向了追求科学原理、系统研发的“军工科学时代”!这是一条更漫长、更艰苦,却也更光明、更安全的道路!
枭首悬京震八荒,庙堂舌剑争毫厘。
稚女焚图断旧路,格物开卷奠新基。
荣光之下藏锋镝,
书海之中蕴霹雳。
这以枭首铸就的赫赫威名与以书卷开启的默默耕耘,
如同帝国的双翼——
一翼张扬而凌厉,震慑外敌;
一翼沉潜而厚重,积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2WS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