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黄叶飘零。贾家小院里却依旧热气蒸腾,生机勃勃。石磨“吱呀”转动,雪白的豆浆汩汩流淌。新收获的辣椒被林晓和栓子串成串,挂在屋檐下、灶台旁,红艳艳一片,如同燃烧的火焰,释放着霸道的辛香。新做的几大缸腐乳和豆干正在阴凉处静静发酵、烟熏,酝酿着更醇厚的风味。
堂屋里,气氛却有些不同寻常。油灯下,贾玉正襟危坐,清俊的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他面前摊开着一封盖有县衙火漆印的信函——是刘师爷的亲笔信。信中言简意赅:县令周大人对其才干颇为赏识,尤其赞其字迹工整、算学精通、做事严谨,己破格将其名字列入今年“明算科”举荐名录,不日将随同县衙公文上报州府!信中更暗示,若州府复核无误,以其之才,或可外放至邻县一处土地贫瘠、民风闭塞的下县,任“县丞”或“主簿”之职,主理钱粮赋税、民生庶务!
县丞!主簿!虽只是正八品、正九品的小官,但那是朝廷命官!是真正的官身!与他这临时书吏副手,有着云泥之别!
巨大的冲击让贾玉握着信笺的手指微微颤抖。多年寒窗苦读,屡试不第的挫败与绝望,仿佛在这一纸信函面前被彻底击碎!一条他从未奢望过的、截然不同的“仕途”,竟以如此突兀的方式展现在眼前!不再是空谈诗文的清客,而是真正执掌一方庶务、关乎民生疾苦的实职!
激动、狂喜、难以置信…种种情绪如同沸水般在他胸中翻滚。然而,仅仅片刻,一股冰冷的现实感便兜头浇下。邻县?下县?土地贫瘠?民风闭塞?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的是一幅何等艰难困苦的图景!赋税难收,民生凋敝,积弊丛生…周大人将他这个毫无根基、毫无资历的“新人”派去那里,是赏识?还是…一种变相的考验?甚至是丢进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想起了陈主簿倒台时那怨毒的眼神,想起了县衙里无声的潜流,想起了刘师爷那句意味深长的“水至清则无鱼”。这看似光明的仕途起点,底下暗藏着多少凶险的漩涡?他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在那穷山恶水之地立足吗?
更让他心头沉甸甸的是…这个家。林晓一手打理的“贾记豆腐坊”刚刚挂牌立户,生意红火,孩子们也渐渐安定下来。若他外放,是携家带口前往那未知的苦寒之地?还是留他们在此地?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巨大的动荡和未知的风险!
“看啥子看?魂儿都飞了?”林晓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红油豆腐脑走进来,一眼就看到贾玉对着封信笺发呆,脸色变幻不定。她放下碗,凑过去瞄了一眼,看到“明算科”、“举荐”、“外放”几个字眼,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哟!秀才公这是要发达了?当大官了?”林晓挑眉,语气带着惯常的揶揄,眼神却锐利地捕捉着他脸上的每一丝情绪。
贾玉猛地回神,下意识地将信笺往怀里藏,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尚未定论,只是…只是刘师爷提了一句。”
“提一句?”林晓拉过凳子坐下,端起一碗豆腐脑,吹了吹,“提一句能让你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说说呗,是去哪个富得流油的好地方当县太爷啊?”她故意逗他。
贾玉看着林晓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知道瞒不过,只得低声将信中内容大致说了一遍,包括那“邻县下县”、“土地贫瘠”、“民风闭塞”的关键词,以及他心中的顾虑。
“邻县?下县?穷地方?”林晓听完,非但没有担忧,反而眼睛一亮!她放下碗,一巴掌拍在贾玉肩膀上(拍得他龇牙咧嘴),“好事啊!秀才公!天大的好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