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池的成功,如同在死水般的清泉县衙投下了一块巨石。衙内仅有的几个老吏(一个管钱粮账目的老书办,一个负责跑腿传话的年轻衙役,加上老王头和小六子)看向林晓的眼神,彻底从最初的观望、轻慢变成了敬畏和好奇。
干净的水源解决了生存的基本问题,但粮食危机依旧像乌云般笼罩在头顶。贾玉带来的积蓄和之前卖豆腐的微薄收入,在支付了鲁班头的工钱和购买一些必要的工具后,己经所剩无几。集市上的粮价高得离谱,且品质极差。
“夫人,库房…依旧是空的。”贾玉从签押房(勉强收拾出来的一间)回来,脸色有些沉重,“县中积欠赋税严重,前任留下的是一笔糊涂账。我己命钱粮书办周老加紧整理,但短期内,恐怕指望不上县衙的钱粮了。”
林晓正蹲在后院,小心翼翼地侍弄着那几株在陶罐里顽强生长的辣椒苗。经过几天的休养,断苗的伤口处己经愈合,其他几株更是长高了一小截,叶片翠绿,生机勃勃。妍儿拿着她的小画册,蹲在旁边,认真地画着苗苗的新样子。
听到贾玉的话,林晓头也没抬,手指轻轻抚过辣椒苗的嫩叶:“莫得事!天无绝人之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咱们自己搞钱!”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秀才公,咱们的老本行是啥?”
贾玉一愣:“老本行?”
“豆腐啊!”林晓一跺脚,“你忘了咱是靠啥起家的了?豆子!豆子便宜!清泉县再穷,豆子总该有吧?老王头!”
“哎!夫人在!”老王头现在随叫随到。
“去打听!县里或者附近村子,谁家种豆子?品质如何?价钱多少?搞快点!”
“小六子!去把咱们带来的小石磨给我擦干净!再找几块干净的纱布!”
“栓子!去找鲁班头,问问他能不能用剩下的边角料,给咱们做几个方方正正的豆腐模子出来!要快!”
一连串指令下去,整个县衙又动了起来。贾玉看着林晓雷厉风行的样子,心中稍安。是啊,豆腐,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很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 老王头打听到,县城西边十几里外的柳树屯,有几户人家种了些黄豆,今年收成尚可,价钱也比粮食便宜许多。林晓当机立断,拿出最后的铜钱,让老王头和小六子赶着那辆破骡车,去柳树屯买回了两大袋上好的黄豆!
小石磨被擦得锃亮,鲁班头也连夜用边角料赶制出了几个简陋但结实的木制豆腐框。林晓亲自上阵,带着栓子推磨,妍儿负责添豆子和水。贾玉则被林晓抓了壮丁,负责最重要的环节——点卤!
“秀才公,看好了!”厨房里,林晓将磨好的、过滤掉豆渣的滚烫豆浆倒入大锅中煮沸,然后舀出一大勺,倒入一个瓦盆里凉着。她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珍贵的石膏粉(系统商城积分兑换的,仅此一小包)。“等这盆豆浆凉到手摸着不烫,大概…嗯,像洗澡水的温度,就把这石膏粉用一点点温水化开,慢慢搅进去!一边搅一边看!看到豆浆开始结块,像云朵一样飘起来,就立刻停手!多一分就老了,少一分就嫩了!成败在此一举!搞快点!”
林晓把化石膏水的碗塞到贾玉手里,自己则紧张地盯着那盆温热的豆浆。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豆香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贾玉。
贾玉握着碗,手心里微微出汗。点豆腐?这可比誊写公文难多了!他凝神静气,回忆着林晓的叮嘱,小心地将化开的石膏水,沿着瓦盆边缘,用一根筷子极其缓慢、均匀地搅入温热的豆浆中。
一圈…两圈…豆浆似乎没什么变化。
三圈…西圈…豆浆表面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絮状物!
“快了!慢点搅!再慢点!”林晓低声道,眼睛一眨不眨。
贾玉全神贯注,手腕稳定,搅动的速度放得更缓。
就在第五圈时,奇迹发生了!瓦盆里的豆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沉淀,清澈微黄的浆水(豆腐水)迅速分离出来,雪白细腻的豆腐脑如同云朵般漂浮、聚集!
“成了!停手!”林晓惊喜地喊道!
贾玉立刻停住筷子,看着盆中那颤巍巍、嫩生生的豆腐脑,长长舒了一口气,清俊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额角竟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比考一场试还紧张!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