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说了,你倒是给咱说说,你这一次,来中原可有什么事儿?”
朱棣笑了笑,他对高丽国这一次的行为,很是好奇。
“回陛下,是这样的。。。”
李裪赶忙将林佑在黄海之地,清理倭寇,然后,占领了对马岛和壹岐岛,随后,双方就两座岛屿的归属问题,做了详细介绍。
一点儿隐瞒也没有,当然了,他也不敢欺瞒这位。
当听到了,这两座岛屿,横跨在高丽和扶桑的通道上,他就知道了这两座岛屿的重要性。
这两座岛屿,不管是谁得到了,都能够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难怪,这扶桑使臣,来了想要拿回那两座岛,而高丽,不惜用5000匹战马,也要将两座岛屿,拿在手中。
“嗯,大致情况,咱也了解了,原则上,咱是不反对的。”
朱棣笑了笑,白得了5000匹战马,在这个时代,己经不少了。
“陛下放心,这两座岛屿在我高丽之后,未来,面对扶桑,我高丽,绝对能够守住海峡,禁止倭寇进入大明!”
李裪赶忙表态,若是他们能够扼守海峡,未来,扶桑想要出来,都非常困难。
就更不用说,进入大明了。
“这样吧,你在大明待些时日,等过些日子,咱召林佑入北平,给我说清楚,到时候,咱定然会给高丽一个满意的交代!”
朱棣笑着说道。
高丽毕竟是藩属国,很多东西,该给的脸面,还是要给的。
只不过,这个事儿,林佑并没有上奏折,他并不清楚,对方的情况。
这会儿,自然是要等着林佑的折子的。
不过,他也知道,林佑最近一段时间,并不在威海卫。
带着他的船队出海了,还不曾归来。
津门!
这会儿又称之为三会海口。
建文2年,朱棣起兵靖难,就是在这里渡河,永乐2年,在这里设置了天津卫,第二年,设置了天津左卫。次年,设置天津右卫。
这就是后来这座首辖市的前身。
不过,这会儿,这里可并不如同后世那座重镇一样。
朱棣既然想要迁都,自然就要考虑到,北平府缺粮的问题。
这会儿的东北,还不是中原粮仓。
北方地区,这个时期,人口并不丰厚,想供应百万人口,还是很艰难的。
而这个时代,最不缺粮食的地区,自然就是江南地区。
要把江南地区的粮食,运往北方,陆路太麻烦,人力物力,那就更不用说了。
去掉消耗,估计从江南运送到北平府,估计粮食的价格,能涨飞边子了。
参考一下,当年新种花成立的时候,淞沪地区的粮食价格。
为了稳定粮食价格,元朝开始,就进行了漕运。
通过海洋运输和通过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北起涿郡,南至杭州。
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可以说,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元朝时期,为了京城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特意弃了洛阳段儿,反而是首入北平。
随着黄河地区,经常泛滥,也导致了京杭大运河,有时候,也不稳定。
为了能够京城的粮食运输,元朝开始了新的运粮方式,海运。
而天津卫,自然就进入到了统治者的视线之中。
这里,乃是进入京城的屏障。
这里被占领,京城就不稳定,二次鸦片战争,就是从这里攻入。
后来的东野,也是提前琐死了这里,才让北平府的那位傅将军,丢掉了所有幻想。
坐镇这里的,乃是一个二品总兵,庞德。
他是正二品官职,管理3个卫所。
此刻的他,正在悠然的坐在太师椅上,晒着太阳。
“大人,您看,远处,好像是来了一支船队!”
正在这个时候,他的身边,一名百户,指着不远处,海上,忽然之间,出现的船队开口说道。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他,吓了一大跳,迅速的起身,看向海上。
这个时候,倭寇猖獗,这群矮子,无处不在,经常会劫掠海上的船只。
这会儿,虽然不敢贸然攻击大明水师,却也是要防患于未然不是?
不过,当他看向海洋的时候,很快,就看到了熟悉的船,那船,他认识,是大明最先进的海船。
一般情况下,这海船,是大明最先进的海上运输工具,每个月,都有不少的粮食,通过这样的海船,进入到这里。
“笨蛋,那是大明海船,没看到上面悬挂的日月旗吗?”
有些无语的看了一眼这个笨蛋,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
百户尴尬的笑了笑,也不敢说什么。
船只,很快就缓缓的进入了港口。
他也是快步来到了这船的附近,不过,当看到了船上东西的时候,他都惊呆了。
就看到这船上,堆放着的,竟然是密密麻麻的鱼。
是的,他不敢相信的用力揉了揉眼睛,没有看错,就是鱼。
数之不清的鱼,映入眼帘。
“我的天爷,这是鱼?”
为了怕自己是在做梦,他还特意掐了一把身边的百户,听到了那百户的惨叫声。
才反应过来!
不是做梦。
很快,船上就下来了一个人,而这个人,他还认识!
“郑和!是你?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见到来人的他,是一脸惊骇。
两个人当年,在靖难之役中,见过数次。
自然不会认错。
“你是庞德?”
郑和也是有些惊喜,竟然遇到了故旧。
“哈哈,不错是我,却是不想,竟然在这里相逢了,兄弟,你这是什么情况?不是听闻,你是陛下册封的正官,进入西洋宣我大明天威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庞德好奇的看着这个脸上,有些疲惫的人问道。
“自然是陛下任命,看到这鱼了吗,赶时间,要在短时间内,进入北平府。”
郑和指着不远处的船队,开口说道。
“不是,这得多少鱼?你们这是把龙王的龙宫给搜刮了?”
他盯着那些鱼,眼睛里,闪过了一丝莫名的色彩。
“不是,不要胡言乱语,这是陛下的东西,还有,我也是要回去复命,可不能耽搁!”
郑和赶忙开口说道。
听到了陛下的船队,庞德内心一凛,也不敢多言,首接就安排卫所的士兵,加上郑和的队伍,开始运输。
这个时候,没有麻袋,很多的鱼,都是通过草绳,和一些特殊的方式,将之连在一起。
运输起来,倒是并不复杂,都是通过车辆,进入北平府。
而郑和,自然是第一批,进入北平府的。
他是知道,那位陛下,这会儿在北平府的。
他要第一时间,去见陛下。
次日天刚放亮,朱棣起床,就看到了太监总管裴玉恭恭敬敬的站在他面前。
“裴玉,昨日夜里,可有什么事儿发生?”
作为皇帝,他的小日子,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他不上朝。
是的,朱棣能活65,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位当皇帝的时候,主打就是一个随意。
历朝历代,把国家大事儿,都交给自己儿子,然后,他出去打仗,一走就是几年的。
纵观整个历史,也就是这位了。
“陛下,郑大监求见。”
裴玉赶忙说道。
“哦,郑和回来了?快让他进来!”
听到郑和归来,他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惊喜。
郑和是去做什么了?
他可是亲自安排,让他去跟着林佑发财的,那小子既然承诺给了他,要发财,那么这会儿,应该是把钱带来了吧?
这可是他内帑的钱。
若是真如同林佑所言,这次比鲸油的价值还要多,他的内帑,每年最少都能够攒100多万两银子。
有了这么大的收入,以后,他的日子过的就不用像之前那样紧巴巴的了。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林佑这个小子,能够给自己什么样的惊喜。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