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很快,郑和,就被带到了他身边。
郑和见到了朱棣的第一时间,就给他行礼。
“见过陛下!”
“行了,不用跟咱来这个虚的,快给咱说说,这一次,你回来,可是给咱带来了银子?”
他急切的看向了郑和,脑子里,还想着,这个时候,郑和能够给他带来多少好处。
“陛下,臣这一次带来的东西并不是钱!”
郑和赶忙说道。
“嗯?不是钱?那是什么?”
朱棣愕然,本来还以为,这个小子,能够给他带来不少的宝贝,然后用宝贝换钱呢,就像是上一次的鲸油。
“这个,陛下,臣不敢说!”
郑和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紧张,事实上,说出来鱼的时候,他倒是无所谓。
但是,这鱼是怎么来的,他就有那么一丝不敢了。
眼前这位,乃是这个时候天下正统的皇帝。
“嗯?是林佑那小子,惹了什么大祸了?你放心说,与你无关!”
朱棣皱了皱眉头,听着这小子的话,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呢?
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不成?
“陛下,臣这一次,带回来了咸鱼2000万斤!“
郑和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咸鱼,两千万斤!
当听到了这两个词的时候,朱棣也是呆愣了一下!
“你是说2000万斤鱼?”
朱棣再次确认一下,不怪这位陛下,不要说他,在这个时代,别说两千万斤鱼,就是2000万斤粮食。
都是非常恐怖的事儿。
他北伐蒙元,50万精锐部队,一个月的人吃马嚼,有300万斤粮食,就差不多了。
还得说是敞开肚皮吃。
结果,这一次郑和,跟着林佑出去一趟,带来了2000万斤咸鱼。
这特么,难不成是从谁家的国库里抢来的不成?
可是,谁会这样无聊,国库里不放钱,放鱼?
“你给咱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他严肃的问道。
“陛下,那日,臣随林佑大人离开威海卫,进入高丽海域,随后,遇到风暴,等到风暴过去不久,林大人,就带着我等,进入鲸海。
在进入被称为土门江的海口,那位林佑大人,就命令船队张网而待,却是见到鱼群,自海上铺天盖地而来!不过顷刻,就能够捕捞万斤以上,随着船队越来越熟悉,每日捕捞大鱼数以百万斤。”
郑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在颤抖,听到了这话,朱棣也是目瞪口呆!
他么,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是什么恐怖故事?
命令你们张开网,然后,就是无数的鱼群,铺天盖地的冲进来,一天能捕捞上百万斤。
这特么,是捕鱼?
你确定你没跟咱开玩笑?
“你确定,没跟咱开玩笑?”
他严肃的问道,作为天子,如果这个事儿,发生在他朱棣身上,那就是他天子有道,感动上苍,到时候,还能够让他的皇位,名正言顺。
毕竟,他不是顺位继承,整日里,看什么,都要用一些奇特的角度。
就像是他将自己老爹的死亡时间,改成了洪武35年,建文就是个伪帝。
他的好大孙,当初就是因为,他做梦的时候,梦到了老爹给了他一个大圭,也正是因为这个孙子,他才起兵靖难。
可是,这些东西,都是在正常的范畴之内,但是,刚刚郑和说的这个,他么压根就不是在合理范畴啊。
只是将网扔到海里,一天就能够捡起来上百万斤鱼,这特么,跟捡钱有什么区别?
怎么听都不太像是真的啊!
若是真的那样,岂不是说,那小子,受命于天?
想到了这西个字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嗡的一下。
这种事儿,在这个时代,太恐怖了。
哪怕是,那个是自己儿子的私生子,他的眼睛里,都是带着杀意。
皇权,可不是谁都能沾染的,这个时候,就算是老二朱高煦,敢弄这么一出,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杀了,或者是首接囚禁至死!
历史上的皇帝,做这样事儿的太多了。
汉武帝的唳太子,唐太宗的太子承乾。
这两个人有错吗?汉武帝的那位唳太子,就因为巫蛊之祸,首接被灭了一族。
就跑出去个刘病己,李承乾的结果,就更惨了,贬为庶人,然后,首接病死,一家子,后来到底是什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都是亲生的儿子。
所以说,皇权面前,儿子,还真无所谓。
大不了再生一个。
“臣不敢说谎,那位林大人,跟臣说过,这种鱼,叫什么寻回鱼,每年都要通过大海,进入河中产卵!
所以,方有数以千万的的鱼群,成群结队!”
郑和赶忙开口说道。
“嗯,你的意思是,那小子有解释,这种情况?”
听到这话,朱棣倒是松了口气。
若是这小子,能够说出来个一二三来,那么,他也愿意听听,这小子给自己的解释。
“是,陛下,林大人解释过,这种现象,他的意思是,鱼群的这种行动,就如同是大雁冬天的时候,进入南方避寒,夏天的时候,再从南方飞回北方一般!”
郑和小心的解释着。
这种事儿,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这位陛下才是那位敲锤的人。
“嗯,你且起来吧,这个事儿,等到那小子回来再说,对了,那鱼肉的味道怎么样?”
朱棣忽然想到,鱼肉,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鱼肉。
就像是大黄鱼,大黄鱼以前,因为它们的颜色,是金黄色,一度被当成是皇室专用的贡品。
毕竟中原的古代,金黄色,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拥有的。
民国时期,政府造黄金,就被称之为大黄鱼和小黄鱼。
只不过,产量不会太高,这也是为何到了新中原时期,海洋开发,过度捕捞,还能够坚持那么多年的原因。
“陛下,这鱼肉质鲜美,口感非常好,林佑大人,还特意命臣,给陛下带来一些鲜嫩的鱼肉!”
郑和赶忙说道。
“什么?你们在海上漂泊了这么久,是怎么做到保鲜的?”
听到了郑和的话,朱棣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个家伙,不会是跟他开玩笑吧?
这鱼肉,能放的住?
古代可没有冷鲜柜,海鲜想要保存,那也是非常艰难的,就像是大黄鱼,被捞上来之后,用密封的厚毡,将海鲜放在马上,通过骑手,日行120-500公里的方式,送到宫中。
至于用冰,古代并没有发展出来做冰技术,窖藏的那么点儿冰,都不够皇室自己用的,自然也就不会用到其他地方了。
后世,很多人都口嗨,说中原没有奢侈品。
事实上,中原的奢侈品,玩儿的时候,西方世界的那群傻吊,还在玩儿泥巴呢。
打开中原史书,中原奢侈品,可以用语言文字形容的,太多了。
只不过,后世寻常人,根本就玩不起罢了。
“陛下,这是臣,准备给您说的第二个消息!”
郑和从兜里,拿出来一个小瓶子,看到了这个东西的时候,朱棣也是一愣。
“这是什么东西?”
“回陛下,这是硝石!“
朱棣:硝石?若是咱记得不错的话,这东西应该有毒吧?
郑和:回陛下,是有毒,不过,臣有办法!
说完,他拍了拍手,就见到两个士兵,将两个铁盆,带了进来,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将两个盆里,装上了水,把小盆子,放在了大盆子上面。
然后,将硝石扔进了大盆子里,很快,就看到水中,开始快速的冷冻。
朱棣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